攤主是位精神矍鑠的老者。
一邊熟練地斟茶,一邊熱情地介紹:"客人是外地來的吧?嘗嘗我們南原的柚子茶,是用去年秋天醃製的柚子蜜泡的,加入了些許生薑和蜂蜜,最是生津止渴。"
茶湯清亮澄澈,帶著淡淡的柚香和蜜香,入口甘醇,確實彆有風味。
老者見許清安氣度不凡,便主動攀談起來。
從老者的口中,許清安得知南原不僅物產豐饒,更是高麗有名的"歌謠之鄉"。
"我們南原人啊,天生就會唱歌。"
老者眼中閃著自豪的光,"田間地頭,溪邊林下,隨時都能聽見歌聲。尤其是情歌,那真是一絕。姑娘們浣衣時會唱,農夫們插秧時會唱,就連孩子們遊戲時也會哼上幾句。"
說著,他壓低聲音,仿佛在分享一個珍貴的秘密:"老輩人常說,古時候咱們南原出過一位叫春香的藝妓。”
“那姑娘不僅容貌絕世,更是才情橫溢,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她與一位兩班家的公子相愛,卻因門第之見被迫分離。”
“據說春香在等待情郎的日子裡,寫下了無數動人的詩篇,至今還在民間傳唱呢。"
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清越的歌謠聲。
許清安循聲望去,見一位身著素衣的少女正在溪邊浣衣,手中木槌起落有致,口中哼唱著當地的情歌:
"明月照溪水,流水載相思。
願君如明月,夜夜照我心......"
歌聲婉轉纏綿,帶著南原特有的柔美韻味,與方才農樂舞的雄渾形成鮮明對比。
許清安靜靜聆聽,雖覺這凡塵情愛於修行之人如過眼雲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其中蘊含的至情至性,那份超越門第、不畏艱難的執著,倒也暗合道法自然之意,與修行追求的"真"字隱隱相通。
夕陽西下,將南原的田野、屋舍與溪流染成一片溫暖的金色。
勞作一天的農人扛著鋤頭歸來,婦人呼喚著孩童回家吃飯,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不成調的柳笛。
集市漸漸散去,鄉校的讀書聲也歇了,唯有那若有若無的、帶著南原特有韻味的歌謠,不知從哪家院落飄出,繼續訴說著那些未完的愛情故事。
許清安注意到,這南原的民居建築也頗具特色。
多數房屋都建有寬大的屋簷,既可遮陽避雨,又便於通風納涼。
家家戶戶的院落裡都種著果樹花草,幾株年歲久遠的櫸樹矗立在村中廣場,粗壯的枝乾上係著祈福的紅綢,見證著村落的滄桑變遷。
暮色漸深,許清安起身放下茶錢,對老者微微頷首致謝。
漫步在歸家的農人之間,他聽見他們用柔和的當地方言互相問候,談論著今年的收成,言語間充滿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
幾個晚歸的孩童手裡拿著新編的柳條帽,追逐嬉戲著從他身邊跑過,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行至村外,許清安喚來白鶴,騰空而起。
俯瞰下方,南原的燈火如星子般點點亮起,與天際初現的星辰交相輝映。
這片土地上的農樂舞、讀書聲、集市喧囂、纏綿歌謠。
還有那流淌在民間血脈中的、關於"春香"般的深情與堅韌,共同織就了一幅生動而豐富的人文畫卷。
許清安最後望了一眼這片沉浸在溫柔夜色中的土地,駕馭白鶴向南飛去。
夜風拂麵,帶來遠方智異山特有的草木清香。
南原風情已領略,聖山異象,正待探尋。
白鶴清唳,振翅沒入雲層,隻留下月光如水,靜靜流淌在這片多情的土地上。
喜歡我,曆史唯一仙!請大家收藏:()我,曆史唯一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