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皇宮傳來的密報如同陰雲籠罩,但劉昊深知,越是局勢微妙,越不能自亂陣腳。與其被動等待那可能顛覆一切的消息確認,不如主動出擊,以一場無可爭議的勝利來穩固內部,震懾外敵,並將天下的目光暫時從南方吸引到北疆。
“北伐。”軍衙內,劉昊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方,那片代表鮮卑活躍區域的廣袤草原,“趁其新敗,內訌未平,一舉蕩平邊患,打出十年太平!”
戲誌才沉吟道:“主公所言極是。然北伐不同守城,深入草原,補給困難,需速戰速決。且需防備州牧、袁紹等趁虛而入。”
郭嘉灌了口酒,笑道:“簡單。讓影衛把水攪渾。在鄴城散播謠言,就說曹操欲聯合主公共圖冀州;在許昌則散播袁紹欲南下劫駕。再讓元紹兄的人在上黨盯緊那位種監軍,保準他們自顧不暇,沒空管咱們北伐。”
劉昊頷首:“奉孝此計甚善。誌才,後勤糧草、箭矢軍械,可能保障?”
戲誌才早已成竹在胸:“主公放心。屯田新糧已部分入庫,軍工坊存量充足,侯曹掾也已核算完畢。可支撐三萬大軍一月之需。另,嘉有一請,”他看向郭嘉,“此次北伐,請奉孝與我一同隨軍參讚軍機。”
郭嘉撇撇嘴:“草原風大,哪有城中飲酒舒服……罷了罷了,誰讓我上了這條船呢。同去同去!”
趙雲、張誠等將領更是摩拳擦掌,戰意高昂。
北伐大軍誓師出征。旌旗蔽日,刀槍如林。經過軍工坊武裝的軍隊,氣勢截然不同。弩手背著速張弩,箭囊裡是製式箭矢;精銳步兵的環首刀寒光閃閃,鐵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騎兵隊列中,甚至能看到少數試驗性質的馬鎧,引得熊山這等老行伍嘖嘖稱奇。
“昊爺,咱們這身行頭,夠鮮卑那幫孫子喝一壺的了!”熊山穿著新發的厚重劄甲,雖然行動略顯笨拙,卻安全感十足,興奮地嚷嚷。
侯吉站在送行隊伍裡,看著大軍開拔,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這一仗打下來,得燒掉多少箭鏃、磨壞多少刀口、吃空多少糧袋啊……虧,虧大了……但願能多搶些牛羊回來抵賬……”
劉昊策馬立於軍前,目光掃過這支傾注心血的雄師,豪氣頓生:“出發!”
大軍北上,依照戲誌才與郭嘉共同謀劃的方略,並不急於尋找鮮卑主力決戰,而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首先目標是清除並州境內殘餘的、依附鮮卑的小股胡族部落和馬賊,鞏固後方。
趙雲的白毦兵為先鋒,如同旋風般掃蕩。新裝備的優勢儘顯無遺。遭遇小股胡騎時,速張弩的密集齊射往往能在對方衝到近前就造成大量殺傷。即便短兵相接,改良後的刀甲也讓漢軍在肉搏中占據絕對上風。
張誠指揮中軍,沿途修複或加固前朝留下的烽燧、戍堡,建立補給點,如同在大草原上釘下一顆顆釘子,確保退路和補給線安全。
郭嘉則帶著一隊精乾影衛和斥候,活躍在大軍側翼。他並不直接參與戰鬥,而是如同幽靈般捕捉著草原上的信息流。通過抓獲的舌頭、觀察部落遷徙痕跡、甚至分析牲畜糞便,他總能神奇地判斷出附近部落的規模、動向乃至內部矛盾。
“主公,東南五十裡,有一個素利部的附屬小部落,剛被軻比能的人搶過,人心惶惶。”郭嘉懶洋洋地彙報,仿佛在說今天天氣不錯,“可派一員將領,帶些糧食布匹前去,恩威並施,或可不戰而下。”
劉昊依計而行,果然奏效。那小部落本就活不下去,見漢軍不僅沒屠殺,反而給予救濟,頭人當即率眾歸附,並提供了寶貴的情報:軻比能的主力正聚集在陰山以北的敕勒川,似乎準備秋後再次南下。
機會來了!劉昊立刻召集眾將。
“敕勒川乃水草豐美之地,鮮卑人必不設防。我軍當輕裝疾進,奇襲之!”劉昊下定決心。
戲誌才補充道:“可兵分兩路。主公親率主力騎兵,直撲敕勒川。另遣一將,率偏師,攜帶大量引火之物,迂回至其側後,待其內亂,便焚燒其草場、輜重,亂其軍心!”
“末將願往!”趙雲和張誠同時請命。
劉昊略一思索:“子龍隨我正麵突襲。文則張誠),你領偏師,執行火燒之計。此戰關鍵,在於一個‘快’字和一個‘狠’字!”
大軍如同離弦之箭,直射敕勒川。郭嘉沿途不斷修正著進軍路線,利用影衛和歸附胡人的指引,巧妙地避開了幾股鮮卑遊騎,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行動的隱蔽性。
敕勒川已然在望。時值秋季,草原一片金黃,無數牛羊點綴其間,軻比能的大帳赫然矗立,巡邏的騎兵疏疏落落,果然毫無防備。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劉昊拔出長刀,向前一指,“殺!”
頓時,戰鼓擂響,號角長鳴!數以萬計的漢軍騎兵,如同決堤洪流,從丘陵後洶湧而出,向著鮮卑大營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衝鋒!
軻比能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們根本沒想到漢軍敢深入草原,更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營地瞬間大亂,人馬奔走驚叫,許多鮮卑武士甚至來不及找到自己的馬匹、拿起武器,就被潮水般的漢軍鐵騎淹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雲一馬當先,白毦兵緊隨其後,如同一把燒紅的尖刀,直插營地心臟,目標直指軻比能的金狼大旗!
正麵戰場殺聲震天之時,張誠率領的偏師也如期出現在營地側後方,無數火把被投入草場和輜重車中。秋風助火勢,頃刻間便形成一片火海,濃煙滾滾,更添混亂!
軻比能眼見大勢已去,在親兵拚死護衛下,倉皇向北逃竄。
劉昊豈容他走脫,親率精銳緊追不舍。追亡逐北上百裡,斬獲無數,直至夜幕降臨,方才收兵。
敕勒川一戰,虓虎營斬首數千級,俘獲牛羊馬匹數以十萬計,軻比能部主力儘喪,僅以身免。消息傳開,草原震動,周邊大小胡族部落紛紛遣使請降,表示願臣服於“劉鎮北”。
大軍凱旋,滿載而歸。美稷城外,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歡呼聲直上雲霄。
此戰不僅徹底解決了並北邊患,更極大地提升了劉昊的威望和虓虎營的士氣。經此一役,再也無人敢小覷這支從邊陲崛起的武裝力量。劉昊“鎮北將軍”的名號,在鐵與血的淬煉下,變得實至名歸。
慶功宴上,眾將開懷暢飲。熊山抱著一個碩大的牛角杯,吹噓著自己砍翻了多少鮮卑勇士,差點把牛皮吹破。侯吉看著繳獲清單,笑得合不攏嘴,第一次覺得打仗似乎也挺“劃算”。
戲誌才和郭嘉坐在劉昊身旁,雖然疲憊,卻難掩欣慰。這場勝利,是對他們戰略和謀略的最佳肯定。
劉昊舉起酒碗,敬全軍將士,敬戲誌才、郭嘉,敬所有為這場勝利付出的人。美稷城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然而,就在慶功宴氣氛最熱烈之時,一名影衛悄然走到郭嘉身邊,低語數句,並遞上一件東西。
郭嘉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神情,混合著驚訝、玩味和一絲凝重。他揮手讓影衛退下,把玩著手中那件物品——那是一枚製作精巧的青銅臂釧,上麵刻著獨特的飛鳥紋飾,並非中原或草原常見樣式。
劉昊注意到他的異常,問道:“奉孝,何事?”
郭嘉將臂釧遞給劉昊,低聲道:“主公,打掃戰場時,影衛在軻比能潰逃路線附近的一個小山坳裡,發現了這個。那裡有短暫停留和打鬥的痕跡,還有幾具不明身份的屍體,看裝扮……不像是鮮卑人,也不像是漢人。”
劉昊接過臂釧,觸手冰涼,紋路古奧。
郭嘉湊近一步,聲音壓得更低:“更奇怪的是,據投降的鮮卑貴族透露,軻比能此次南侵,似乎並非單純為了搶掠。他曾在酒後提及,是受‘南邊一位大人物’的許諾和慫恿,那人答應提供糧草器械,並在他成功後表奏他為‘鮮卑單於’。而軻比能似乎……也在替那‘大人物’尋找什麼東西。”
劉昊的目光驟然銳利起來,手中的青銅臂釧仿佛重若千鈞。
南邊的大人物?尋找東西?聯想到之前蔡琰的警示和影衛關於前朝重械的調查,一個模糊而驚人的猜想浮現在他腦海。
這場北伐大捷的背後,似乎隱藏著更深的陰謀。草原的胡塵雖暫被掃清,但另一場源自中原的暗流,卻已悄然蔓延至這片剛剛平靜的土地。
喜歡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請大家收藏:()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