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稷城內的暗流,在劉昊的雷霆手段下被迅速斬斷。那家西域胡商旅舍被影衛連夜控製,所謂“河內商人”及其同夥儘數落網。經郭嘉親自審訊,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這一切果然是許昌方麵精心策劃的陰謀!那“商人”實為曹操麾下校事府曹操的情報機構)的密探,奉命利用種劼與河內可能的關聯為跳板,接觸西域胡商。其真正目的,並非直接加害蔡琰,而是想製造“蔡琰因不滿劉昊控製,欲借西域商隊渠道與許昌舊臣聯絡”的假象,以此汙蔑劉昊軟禁才女、欺淩漢臣之後,從而破壞他剛剛建立的“尊漢討曹”的政治形象,並伺機竊取蔡琰手中可能關於前朝重械或西域秘技的線索。
種劼對此並不完全知情,隻是被利用其名士身份和傳遞“家書”的由頭,成了校事府密探的掩護。得知真相後,這位年輕的監軍又驚又怒,深感被愚弄,也對曹操的手段產生了極大的反感。
劉昊並未過度為難種劼,隻是將審訊結果和部分證據擺在他麵前。種劼麵色鐵青,沉默良久,對著劉昊長揖到地:“將軍明察秋毫,劼……受教了。許昌之事,劼不再過問,一切但憑將軍處置。”此舉等於默認了劉昊在並北的絕對權威,監軍之職名存實亡。
而蔡琰得知整個陰謀後,後怕之餘,對劉昊的果斷相救和維護更是感激涕零。那份朦朧的情愫,悄然生根發芽。
劉昊借勢而為,將此事件巧妙轉化。他並未大肆宣揚曹操的陰謀,以免徹底撕破臉,而是通過影衛和裴元紹的渠道,將“鎮北將軍劉昊挫敗胡商與不明勢力勾結,保護蔡琰先生安全”的故事版本悄然釋放出去。
同時,他采納戲誌才之策,以“感謝蔡先生獻策助我軍大破胡虜、澄清玉宇”為名,舉行了一場極為隆重的高規格表彰儀式。不僅公開賞賜金帛田宅,更在新建的“文學館”前立碑,將蔡琰那篇《論邊鎮牧守之權宜》鐫刻其上,供士人學子瞻仰誦讀。
儀式當日,旌旗招展,甲胄生輝。劉昊親自出席,執禮甚恭,對蔡琰的才華與氣節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當場宣布,將大力支持蔡琰在美稷整理其父蔡邕遺稿,教授生徒,傳承漢家文化。
蔡琰身著莊重禮服,立於人前。她並未多言,隻是撫琴一曲,琴音平和悠遠,充滿了新生般的希望與力量,與月前的悲涼截然不同。最後,她向劉昊及全場軍民深深一禮,一切儘在不言中。
這一幕,通過各方探子、商旅之口,迅速傳遍天下。
劉昊的聲望,借此事件和北伐大捷的東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天下士人尤其是清流名士眼中,劉昊的形象變得無比光輝。他不僅是能征善戰、掃清邊患的武將軍,更是尊重文化、保護賢才、在亂世中堅守漢家文明的火種守護者!對比“挾天子”的曹操和“色厲內荏”的袁紹,劉昊的行為更符合儒家“尊王攘夷”、“保境安民”的理想。許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寒門士子、乃至一些對現狀不滿的名士,開始將目光投向並北這片新興之地。
“美稷文學館”和蔡琰坐鎮的消息,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文人學子。加之劉昊頒布的“求賢令”強調才能而非門第,一時間,北上並州的道路上,多了許多負笈前行的書生身影。
在諸侯層麵,劉昊的份量也截然不同了。此前他或許被視為一個運氣好的邊地梟雄,但現在,他是有文化號召力、有清晰政治策略尊漢討曹)、有強大軍事實力北伐大捷)的強勢諸侯。
曹操在許昌得知陰謀敗露且為劉昊作了嫁衣後,據說氣得砸碎了心愛的玉如意,卻不得不暫時按下怒火,反而假惺惺地發來詔書,表彰劉昊“護佑賢良,安定邊疆”,試圖挽回些許形象,但明眼人都知其尷尬。
袁紹在鄴城則心情複雜。既樂見曹操吃癟,又對劉昊的快速崛起深感忌憚。謀士們再次就是先打曹操還是先遏製劉昊爭論不休。
就連遠在荊州的劉表、江東的孫策,也對劉昊投來了更多關注,暗中調整著對其的策略。
並州內部,更是萬眾歸心。百姓感念其掃清胡患帶來安寧,士卒崇拜其武勇與賞罰分明,官吏敬佩其手段與魄力。劉昊“鎮北將軍”的權威,深入人心。
美稷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流民湧入墾荒,商隊絡繹不絕,文學館書聲琅琅,軍工坊爐火不熄。一座邊陲軍鎮,正迅速向一個集軍事、政治、文化於一體的區域性中心蛻變。
侯吉看著每日劇增的戶籍冊和流水般的貿易稅收,雖然依舊撥拉著算盤念叨“人多吃得多,耗費大”,但嘴角的笑意卻掩藏不住。
熊山帶著巡邏隊走在街上,享受著百姓敬畏而又愛戴的目光,胸膛挺得老高,對部下吹噓:“瞧見沒,跟著昊爺,打得了勝仗,受得了敬仰!倍兒有麵子!”
張誠、趙雲等將領忙於整訓擴編的軍隊,將北伐的經驗融入日常操練,軍隊戰力持續提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戲誌才總攬內政,將各項製度梳理得更加完善。郭嘉則指揮影衛,將網絡向外延伸得更遠,貪婪地吸收著各方情報。
劉昊本人,則坐鎮中樞,平衡各方,決策未來。他深知,聲望如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刻的巔峰,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更嚴峻的挑戰。
這一日,劉昊正與戲、郭二人商議如何利用聲望吸引更多實乾人才而非空談名士),以及進一步探查“南邊大人物”與西域古國線索時,裴元紹領著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求見。
來人風塵仆仆,卻目光炯炯,舉止間有一股乾練之氣。他自稱來自荊州,名叫伊籍,字機伯。
“久聞鎮北將軍威名,掃蕩胡塵,禮賢下士,威震華夏。籍不才,特來相投,願效犬馬之勞!”伊籍行禮如儀,言辭懇切。
劉昊聞言大喜,伊籍之名,他亦有耳聞,乃劉表麾下能吏,以機辯和外交才能著稱。其來投奔,正是聲望帶來的實際好處之一。
然而,寒暄之後,伊籍卻麵色一正,壓低了聲音:“將軍,籍此來,除投奔之外,更帶來一則緊要消息,關乎將軍未來大計。”
“哦?機伯請講。”
伊籍道:“籍離開荊州前,偶聞劉景升劉表)與麾下謀士密議,言及……言及許昌宮闈秘聞,陛下之疾恐……恐已藥石無靈,旦夕之間矣!且聽聞曹孟德已有秘令,暗中籌備……籌備‘承繼’之事!”
消息比之前的傳言更為確鑿和緊迫!
伊籍繼續道:“劉景升雖無北進之意,然亦恐天下有變,似有意遣使北上,聯絡……聯絡同樣宗親身份、且實力雄厚的諸侯,以備不測。”他意味深長地看著劉昊,“將軍以為,荊州之使,會先去往何處?是幽州劉虞?益州劉璋?還是……這並北之地?”
漢獻帝即將駕崩!曹操欲行廢立!劉表欲聯絡宗親!
每一個消息都石破天驚。這意味著,那懸於頭頂的“迎立之辯”,即將被迫做出決斷。天下的棋盤,即將被徹底掀翻!
劉昊、戲誌才、郭嘉三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無與倫比的凝重與……一絲壓抑不住的、麵對曆史機遇的興奮。
風暴,真的來了。而且比任何人預想的都要猛烈。
喜歡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請大家收藏:()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