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帶來的消息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裡潑入一瓢冷水,瞬間在美稷高層炸開。漢帝垂危,曹操密謀,劉表觀望……天下大勢正處於劇變前夜最壓抑的瞬間。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山雨欲來的緊張氛圍,非但沒有讓美稷城陷入恐慌,反而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四方英傑如同ironfiings鐵屑)般,從各個方向紛至遝來。
劉昊“尊漢討曹”的鮮明旗幟、北伐赫赫武功、保護蔡琰贏得的文化聲望,以及對待人才的務實態度,在這混沌亂世中,勾勒出了一幅與眾不同的圖景,給予了那些不甘沉淪、尋求機遇的人們一個清晰而有力的選擇。
軍衙側廳新設的“招賢館”,一時間門庭若市。負責初步接待的裴元紹忙得腳不沾地,原本精明的臉上時常帶著既興奮又疲憊的笑容。侯吉被臨時拉來幫忙登記造冊、核算安家費用,算盤打得火星四濺,一邊肉痛著開銷,一邊又忍不住嘀咕:“乖乖,這來的都是人才啊……一個月的安家費夠俺老熊吃半年了……虧是虧點,但好像……也挺值?”
熊山被派來維持秩序,他拄著長戟,瞪著牛眼打量著形形色色的投奔者,嘴裡嘟囔:“咋都是些白麵書生和瘦猴?能扛得動刀不?俺看那個大個子還行……”他指著人群中一個沉默寡言、身材魁偉的壯漢。
投奔者來源各異,目的不同,卻都彙聚於美稷。
有像伊籍這樣從其他諸侯處轉投而來的乾才。他迅速展現了其外交與行政才能,被戲誌才委以重任,協助處理日益繁複的與外州書信往來及內部人事調度,舉止得體,心思縝密,很快成為劉昊文官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有聽聞蔡琰之名和“文學館”而來的文人學士。他們或擅長經學,或精通律法,或工於文筆。劉昊並不空談養士,而是根據戲誌才的考察,量才施用:擅律法者,補入律法署,參與修訂並北律令;工文筆者,進入新成立的“典簽房”,負責文書起草、檔案管理;即便隻是精通經義的,也可入文學館助蔡琰整理典籍,或至新開的鄉學授課。人儘其才,物儘其用。
有在北伐中投降或被俘的鮮卑、匈奴勇士。劉昊並未歧視,反而令趙雲從中挑選悍勇忠誠者,單獨編成一營,號為“歸義騎”,由一名深諳胡俗的漢將統領,許以厚餉,嚴明軍紀,竟也練成一支頗具戰鬥力的輔助騎兵。熊山起初頗不服氣,跑去“歸義騎”營地想掂量斤兩,結果被幾個胡人漢子以摔跤手法放倒後,反倒咧著嘴佩服起來,時常跑去“切磋”。
更有許多默默無聞,卻身懷絕技的底層人才。有精通水利的老匠人,被派去指導興修水渠;有善於畜牧的邊民,被安排管理新得的牛馬牧場;甚至還有幾個自稱會“堪輿探礦”的方士,被郭嘉饒有興致地要去,撥給些人手,派往西北山區搗鼓去了。
美稷城仿佛一個巨大的熔爐,海納百川,充滿了活力與機遇。
這一日,招賢館又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此人約莫三十餘歲,麵容清瘦,目光沉穩,穿著洗得發白的儒袍,卻自帶一股不容小覷的氣度。他並未像其他人那樣急於表現,隻是靜靜觀察著館內一切。
裴元紹見其氣度不凡,親自上前接待。交談之下,心中暗驚。此人不僅對經史子集頗有見解,更難得的是,對錢糧賦稅、戶籍管理、刑名律法等實務也極為了解,言談間邏輯清晰,見解深刻。
“在下梁習,字子虞,河東人士。聞鎮北將軍招賢納士,特來相投。”來人從容一揖。
裴元紹立刻想起,此人似乎是主公之前提過、曾在河內為吏、後棄官而去的那位!他不敢怠慢,連忙引其去見劉昊和戲誌才。
劉昊正在與戲誌才、郭嘉商議如何進一步利用聲望,吸引更多擅長農業、工匠技術的實乾人才,以夯實根基。見到梁習,劉昊運用“洞察之眼”,數值顯現:武力【38】,統禦【65】,智力【80】,政治【85】,忠誠度對漢室秩序)【82】。數值極佳,尤其是政治一項,堪稱內政大才!
“梁子虞!先生昔日一言,令昊受益匪淺。今日得見,幸何如之!”劉昊大喜,親自起身相迎。他指的是當初梁習逃離河內時,對袁紹、曹操的那番分析。
梁習見劉昊不僅記得自己,而且態度如此誠懇,心中感動,卻也寵辱不驚:“將軍言重了。習乃喪家之犬,得蒙將軍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戲誌才與梁習交談片刻,更是如獲至寶。梁習在地方治理、戶籍、稅賦方麵的經驗和想法,與戲誌才的改革思路不謀而合,且更具實操細節。兩人當即深入探討起來,竟有些相見恨晚之感。
郭嘉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對劉昊低聲道:“主公,此人大才,可大用。河內之失,乃我等之得也。”
劉昊當即任命梁習為“典農都尉”,暫為戲誌才副手,主要負責清查戶籍、整頓田畝、改革稅製等最基礎也最繁瑣的工作。梁習毫無怨言,欣然領命,第二日便帶著幾個胥吏,深入鄉野田間去了,其務實作風深得戲誌才讚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才不斷湧入,使得美稷的統治機器得以更加精細、高效地運轉。政務軍務的處理速度和質量明顯提升。劉昊得以從大量繁瑣事務中進一步解脫,專注於戰略決策。
夜幕降臨,鎮北將軍府內卻燈火通明。劉昊設下豐盛宴席,款待近日來投的諸位賢才。伊籍、梁習等新晉之人與張誠、趙雲、裴元紹等舊部同席,觥籌交錯,氣氛熱烈。
熊山看著滿案酒肉,又看看周圍談笑風生的文士們,湊到侯吉耳邊:“老侯,這幫讀書人說話文縐縐的,俺聽不太懂,不過好像都挺厲害。昊爺這隊伍是越來越旺了啊!”
侯吉一邊心算著這場宴席的花費,一邊點頭:“是極是極!都是人才!就是……這酒肉錢……唉,若是每人每餐能省下十文錢,一年下來……”他的職業病又犯了。
劉昊舉杯,環視滿堂英才,心中豪情萬丈。從邊軍小卒到如今賢才景從,一路艱難,唯有自知。他朗聲道:“昊,起於微末,幸得諸位不棄,共聚大義!今日之美稷,非一人之功,乃眾誌成城!願與諸公共勉,匡扶漢室,安定天下!乾!”
“願隨將軍,匡扶漢室,安定天下!”眾人齊聲應和,聲震屋瓦。文士們看到了實現抱負的希望,武將們看到了建功立業的舞台,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向心力的集體。
蔡琰也受邀在席,她坐於稍偏靜處,看著眼前這番群賢薈萃、生機勃勃的景象,再對比昔日顛沛流離,恍如隔世。她輕撫琴弦,即興奏出一曲《鹿鳴》,寓意招賢納士,其樂融融。琴音歡快而雅致,為宴會增添了無限風雅。
宴會直至深夜方散。劉昊略有醉意,在親衛護送下回房歇息。剛至書房門口,卻見郭嘉斜倚在門框上,手裡把玩著酒杯,眼神清明,哪有半分醉態。
“奉孝?還未休息?”
郭嘉笑了笑,笑容卻有些意味深長:“主公,賓客雖好,卻莫忘了,宴席之外,尚有虎狼環伺啊。”他遞過一張小小的紙條,“影衛剛送來的。兩個消息。”
劉昊接過紙條,就著廊下燈火觀看。
第一條消息:確認劉表使者已離開襄陽,北上路線分析,其目的地極大概率是美稷。預計十日內抵達。
第二條消息:在排查西域胡商線索時,影衛在河西走廊附近,發現了一支形跡可疑的商隊,其護衛首領極其彪悍,所用刀法疑似……西涼軍中路數。且該商隊似乎也在打聽關於“飛鳥紋飾”和“古國遺物”的消息。
西涼軍!難道是馬騰、韓遂的人?他們也插手了?還是……另有一股勢力?
劉表的使者將至,代表著荊州乃至天下宗親的態度。而神秘的西涼勢力浮現,則讓本就撲朔迷離的重械之謎,更加錯綜複雜。
賢才薈萃的盛宴之下,暗流更為洶湧。美稷這座新興的勢力,在吸引四方目光的同時,也正將自己推向更廣闊、也更危險的舞台中央。
劉昊的酒意瞬間清醒,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喜歡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請大家收藏:()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