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死,如同一棵參天巨樹的轟然倒塌,其建立的南方政權也隨之土崩瓦解。金陵城頭變換了大魏的旗幟,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乘著快馬和信鴿,飛向長江以南的廣袤土地。負隅頑抗失去了意義,恐慌和迷茫在那些尚未被魏軍鐵蹄踏及的郡縣中蔓延。
劉昊並沒有沉浸在攻克金陵的勝利中,他深知,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真正的征服,是讓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心,真正臣服於大魏的秩序之下。在徹底清查曹操遺留之謎的同時,他下達了南征以來最重要的一道非軍事命令:傳檄江南,宣示天命,招撫四方!
由郭嘉主筆,經劉昊親自審定的一道慷慨激昂、又軟硬兼施的《安江南檄文》,被抄錄了數百份,蓋上皇帝的玉璽,由精乾信使分送荊州南部、交州、以及態度曖昧的江東六郡。檄文中,曆數曹操“挾持漢室、禍亂天下”的罪狀,宣揚大魏“吊民伐罪、四海歸一”的正統與仁德,承諾對歸順者“官複原職、士農工商各安其業”,同時嚴正警告“若有冥頑不靈、負隅頑抗者,天兵一到,齏粉不留”!
與此同時,軍事行動並未停止。張遼、徐晃等大將各率精兵,以金陵為中心,向周邊區域輻射掃蕩,清除小股殘敵,展示軍威,為檄文的效力提供最堅實的後盾。
檄文所至,效果立竿見影。
最先傳來消息的是荊南四郡。太守們本就不是曹操死忠,如今靠山已倒,魏軍兵威正盛,幾乎沒做太多猶豫,便紛紛派遣使者,帶著戶籍圖冊和印綬,前往金陵請降。過程順利得讓負責接待降使的官員都有些意外。
“陛下,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四郡太守降表在此。”侯吉捧著一摞絹帛,臉上笑開了花,倒不是為疆土擴大,而是盤算著,“這下好了,荊南魚米之鄉,賦稅定然可觀!得趕緊派得力乾吏去接收,清點倉廩,可不能讓原來的胥吏中飽私囊了!”他已經在心裡擬定了一份長長的“省錢攻略”,準備應用於新接收的地盤。
劉昊接過降表,粗略一看,便放在一邊。這些牆頭草,不足為慮。他更關心的是交州和江東。
交州地處嶺南,山高皇帝遠,士燮家族經營多年,形同割據。其使者數日後抵達金陵,態度恭敬中帶著試探,表示願意臣服,但希望保持相當大的自治權。
朝堂議事時,有大臣認為應暫時應允,待中原徹底穩定後再圖解決。但郭嘉卻反對:“陛下,士燮家族在交州根深蒂固,若允其自治,無異於養虎為患。當趁其猶豫之際,明示朝廷法度,派流官,駐軍隊,將其真正納入管轄。可許其家族富貴,但不可讓其掌權。”
劉昊采納了郭嘉的建議,對交州使者恩威並施,明確要求其交出軍政大權,接受朝廷派遣的刺史和軍隊。士燮使者麵色變幻,最終不敢違抗,叩首領命而去。能否順利交接,尚需後續手段,但大義名分和強勢態度已然確立。
真正的焦點,也是最大的變數,依然是江東。
孫權在收到檄文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煎熬。金陵陷落、曹操身死的消息,徹底擊碎了他隔岸觀火、待價而沽的幻想。現在,強大的魏軍已經飲馬長江,兵鋒直指他的家門。是戰?是和?
江東朝堂之上,爭論激烈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以張昭為首的文官集團,力主歸降:“魏帝勢大,天下一統乃大勢所趨。今曹氏已亡,我江東獨木難支。不如早降,尚可保全孫氏宗廟,使江東百姓免遭戰火!”
而以周瑜、程普為首的武將集團,則悲憤填膺,主張血戰到底:“江東基業,乃孫氏三代心血,豈可拱手讓人?我江東兒郎善戰,水軍精銳,更有長江天險可守!未嘗不能一戰!即便戰敗,也要轟轟烈烈,豈能搖尾乞憐?”
孫權坐在主位,麵色凝重,年僅二十餘歲的他,麵臨著人生最艱難的抉擇。戰,勝算幾何?和,能否保住孫家地位?他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一直沉默的周瑜。
周瑜身姿挺拔,麵容俊朗,但眉宇間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和決絕。他出列,聲音清晰而冷靜:“主公,戰,必敗。但降,需有條件。”
他分析道,魏軍雖強,但久戰疲憊,且重心在北,未必願意在江東陷入長期戰爭。江東可表麵臣服,但要求保留部分水軍、一定的自治權,並且……要求魏帝正式冊封孫權為吳侯,世鎮江東。
這無疑是一個極其大膽的討價還價。張昭等人認為這是癡人說夢,激怒劉昊的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就在江東爭論不休之際,劉昊的又一招棋到了。他並未派大軍壓境,而是派來了一位特殊的使者——太史享太史慈之子),帶著劉昊的親筆信和一份厚禮,直接見到了孫權。信中,劉昊肯定了孫氏保守江東的功績,讚賞了周瑜等人的才能,表示天下初定,需勠力同心,並給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優厚條件:封孫權為吳王,領揚州牧,江東軍政暫由其統領,但需接受朝廷派遣長史監督,並送質子入鄴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條件,比周瑜想象的還要好!保留了極大的體麵和實權,隻是加上了必要的羈縻手段。
劉昊的這一手,徹底擊穿了江東最後的心理防線。強硬如周瑜,也深知這已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再堅持下去,就是真正的自取滅亡了。孫權在征得母親吳國太虛擬人物,為劇情服務)同意後,終於下定決心。
這一日,金陵城外,江水滔滔。孫權身著侯爵禮服雖封王,但正式儀式需回鄴城舉行),率江東文武百官,手捧印綬圖冊,出城十裡,恭迎魏帝劉昊鑾駕,正式上表歸降。
場麵宏大而肅穆。劉昊接受了孫權的降表,親手扶起這位年輕的江東之主,當眾宣布了封賞。江東眾將,如周瑜、魯肅、黃蓋等,皆各有封賞,暫領原職。
看著曾經與自己隔江對峙的強敵如今匍匐在地,看著遼闊的江南大地儘入版圖,即便是劉昊,心中也不由生出萬丈豪情。自邊軍小卒起兵,至此,終於真正實現了天下一統!大魏的旗幟,即將插遍華夏九州的每一個角落。
受降儀式結束後,盛大的慶功宴在金陵皇宮舉行。將士們開懷暢飲,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熊山終於找到了機會,抱著酒壇子挨個找人拚酒,嚷嚷著要把在船上憋屈的日子都喝回來。侯吉則一邊心疼宴會的花費,一邊又樂嗬嗬地計算著接收江東府庫能撈回多少本錢,表情十分精彩。
劉昊坐在主位,接受著文武百官的朝賀,臉上帶著笑意,但眼神深處,卻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江南已平,但宴席之外,還有太多未解之謎和潛在的威脅。
宴至中途,郭嘉悄然來到劉昊身邊,低語道:“陛下,周瑜稱病,未曾赴宴。”
劉昊目光微凝。周瑜,這個江東最具才華和影響力的將領,在此等場合稱病,其心難測。
“還有,”郭嘉的聲音更低,“影衛剛剛截獲一份從江東發往交州的密信,雖用密語寫就,但破譯後大意是……‘事已不可為,按第二計行事,速往夷洲’。”
夷洲?那是遠在海東的大島,蠻荒未開化之地。
“第二計”?“速往夷洲”?
這密信是誰所發?發給誰?這背後,是否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與曹操遺留的黑劍、那夜東南方向的異象,又有何關聯?
劉昊手中的酒杯緩緩放下,慶功宴的喧囂仿佛瞬間遠去。天下一統的喜悅,被一層來自海外和暗處的陰雲所籠罩。
喜歡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請大家收藏:()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