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天下城“信仰共生林”,樹上的“雙祭標簽”在風中輕輕晃動,可林部落的祭祀廣場卻格外冷清——阿林拄著祭祀杖站在空無一人的廣場上,看著遠處圍著西疆商隊的年輕人們,臉色凝重:“年輕人們都去學算賬、學織錦了!連祭祀前的‘練禮’都沒人來,再這樣,‘雙祭共生禮’就要斷在我們這代了!”
話音剛落,西疆商隊的阿錦帶著水手扛著木箱走來,箱上印著陌生的“信仰符號”:“阿林首領,我們帶來了‘祈福符’‘樹神掛墜’,都是按你們的祭祀紋樣做的,賣給大家能賺不少錢!你們要是願意合作,我們還能把祭祀禮做成‘觀賞表演’,讓外地部落來買票看——既傳信仰,又賺銀錢,多好!”
阿木長老氣得渾身發抖,從懷裡掏出祖傳的祭祀樹葉:“祭祀是為了敬樹神、護共生,不是為了賺錢!你們把信仰做成商品,是對樹神的不敬,也是對天下城‘和脈’的踐踏!”可林部落的年輕首領阿葉卻小聲說:“商隊的掛墜確實好看,外地部落都想要,賣了錢能給部落添新工具,也沒什麼不好……”
爭吵聲中,阿豆抱著“信仰記憶匣子”跑過來,匣子裡裝著林部落老人們的祭祀錄音木片、難民的沙粒祭拜記錄:“這裡麵有阿木爺爺第一次主持祭祀的聲音,有阿沙叔叔用沙粒拚樹神的樣子!年輕人們說‘這些老東西沒用’,還把匣子扔在草堆裡……”
龍弈心裡一沉——昨夜他查看“信仰記憶匣子”時,發現裡麵的木片有一半都被刮花了,年輕一代對信仰傳承的輕視,比西疆商隊的商業化滲透更可怕。更糟的是,當天下午,祭祀用的“樹紋祭祀杖”被人換成了西疆商隊做的“鍍金杖”,杖上的樹紋被改成了波浪紋;難民祭拜用的沙粒袋,也被商隊換成了裝著彩石的“祈福袋”——信仰的本真正在被悄悄篡改。
第二天清晨,“雙祭共生碑”旁的祭祀工具被人分類擺放:西疆商隊的商品擺在最前麵,林部落的傳統工具被堆在後麵;年輕人們圍著商品討論價格,老人們看著傳統工具默默流淚。阿木長老摸著被換的祭祀杖,蹲在地上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東西,現在連個擺放的地方都沒了……”
龍弈沒立刻責怪誰,隻讓阿豆把林部落的老人們、年輕人們、西疆商隊的人、“符號監督隊”的孩子都召集到祭祀廣場。他打開“信仰記憶匣子”,播放阿木長老第一次主持祭祀的錄音:“樹神護的是心,不是形;祭祀敬的是真,不是利……”錄音聲在廣場上回蕩,年輕人們慢慢低下了頭。
阿木長老顫巍巍地舉起祭祀杖:“這杖上的每道樹紋,都記著一次護林的事——這道是抗蟲災刻的,這道是防沙暴刻的,不是用來好看,是用來記初心的。西疆的掛墜再好看,也記不住這些事;鍍金杖再貴重,也護不了共生林。”
阿錦沉默了很久,突然讓人把商品木箱搬開:“是我們錯了!我們隻想著賺錢,忘了信仰是不能賣的。這些‘信仰商品’我們都收了,以後再也不做了——要是你們願意,我們可以用織錦幫你們修複祭祀工具,不收錢。”
阿豆突然舉起“信仰記憶匣子”,對年輕人們說:“我們可以辦‘雙祭傳承學院’!老人們教大家祭祀禮、護林法,西疆商隊教大家用織錦修複工具,孩子們則用記憶匣子記錄每天的學習——這樣既傳信仰,又學新本事,不好嗎?”
年輕人們眼睛一亮。阿葉說:“我以前覺得祭祀禮無聊,要是能學修複工具、記護林故事,我願意學!”林部落的老人們也點頭:“隻要能傳下去,怎麼教都行,不一定要按老規矩來。”
接下來的日子,天下城忙著建“雙祭傳承學院”:學院分“三堂”——祭祀堂由老人們教祭祀禮、講護林故事;修複堂由西疆商隊教織錦修複、木刻技藝;記錄堂由孩子們教大家用記憶匣子記錄、畫護林圖譜。阿木長老每天都在祭祀堂教年輕人們念祭祀詞,阿錦則帶著商隊修複被刮花的錄音木片,阿豆領著孩子們在學院旁種“傳承樹”,每棵樹上都掛著學員的“初心卡”。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外地部落聽說“雙祭共生禮”很特彆,想派人參學,林部落的老人們擔心“人太多,會亂了祭祀規矩”;年輕人們則想“多收學員,傳得更廣”,雙方又起了爭執。阿木長老皺著眉說:“祭祀禮是祖製,不能隨便改,外人學了會亂了套!”阿葉急了:“天下城的‘天下’就是要傳得廣,隻在部落裡傳,怎麼叫‘天下’?”
龍弈沒讓矛盾升級,隻帶大家去“傳承樹”旁。孩子們在樹上掛了新的“初心卡”,上麵寫著外地部落的護林故事:“這是南方部落的‘育林卡’,他們用落葉肥育林;這是東方部落的‘祭樹卡’,他們用鮮花祭拜樹神——雖然和我們的不一樣,但都是護樹的初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木長老看著“初心卡”,突然笑了:“以前總覺得隻有我們的祭祀禮是對的,現在才知道,隻要初心是護樹、護共生,怎麼祭都行。外地部落願意學,我們就教,還能學他們的護林法——這樣共生林才能長得更好。”
春末的時候,“雙祭傳承學院”迎來了第一批外地學員。學院裡格外熱鬨:祭祀堂裡,老人們教大家念祭祀詞,外地學員跟著學;修複堂裡,西疆商隊教大家修複工具,學員們學得認真;記錄堂裡,孩子們教大家用記憶匣子記錄,笑聲不斷。阿木長老看著眼前的景象,對阿錦說:“以前我怕信仰被改,現在才知道,隻要初心不改,怎麼傳都不會錯——你們的織錦修複,也是在傳信仰,隻是方式不一樣。”
可新的挑戰又來了。共生林遭遇了罕見的“蚜蟲災”,蚜蟲啃食樹葉,要是不及時處理,會蔓延到耐沙麥。外地學員們立刻說:“我們有‘驅蟲法’!南方部落用艾草熏蟲,東方部落用石灰粉防蟲,我們一起試試!”林部落的人也說:“我們有‘引鳥法’!引來吃蚜蟲的鳥,既環保又有效!”
各部落、各學員立刻行動起來:南方學員采艾草熏蟲,東方學員撒石灰粉,林部落的人引鳥,孩子們則在記憶匣子裡記錄驅蟲過程——經過五天五夜的努力,蚜蟲災被控製住了,共生林又恢複了生機。阿木長老看著完好的樹林,對外地學員說:“以前覺得我們的護林法最好,現在才知道,大家的法子加起來,才是最好的——這就是‘天下’的好處。”
除夕夜,天下城的篝火在“雙祭傳承學院”旁點燃。老人們彈著祭祀樂器,年輕人們唱著祭祀歌謠,外地學員們跳著自己部落的護林舞,孩子們舉著“信仰記憶匣子”,在篝火旁交換裡麵的記錄。阿木長老看著眼前的景象,對龍弈說:“以前總覺得‘天下’是林部落的林子,現在才知道,‘天下’是所有護著信仰、護著共生的人——不管是老的少的、本地的外地的,都是一家人。”
龍弈點點頭,看著“傳承樹”上掛滿的“初心卡”,心裡無比堅定:天下城的“天下”,從來不是靠一樣的信仰形式、一樣的傳承規矩,是靠大家守住“護樹、護共生”的初心,願意包容不同的傳承方式,願意把信仰傳得更廣、更真。祭祀禮、護林法、記憶匣子,都是這初心的載體;而老人們、年輕人們、外地學員們,則是這初心的守護者——隻要初心在,信仰就永遠不會斷,天下就永遠不會散。
開春的時候,“雙祭傳承學院”旁立了塊“傳承初心碑”,上麵刻著“信仰傳真,初心共守”八個字。每天都有人來這裡,有的學祭祀禮,有的修工具,有的記護林故事——他們都知道,這裡不是某一個部落的學院,是所有願意守護信仰本真、傳承天下初心的人的學院,是真正“信仰傳續、天下共守”的天下。
喜歡異世謀主:亂世定鼎請大家收藏:()異世謀主:亂世定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