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夏初)
初夏的微風已帶上一絲暖意。在迅速穩定朝局、初步處理了祭天事件的後續後,趙禎的禦駕終於啟程,開始了意義非凡的“五嶽巡禮”。
此行聲勢浩大,儀仗威嚴,卻並非單純的帝王巡幸。每一次駐足,都是一次對天地的虔誠禮拜,一次對王朝未來的鄭重祈請。
禦駕首先抵達的是距離汴梁相對較近的中嶽嵩山。嵩山峻極峰下,帝君廟早已被朝廷派來的先行官員肅清護衛。趙禎沐浴齋戒,身著祭服,親入廟中。在那尊沐浴在香火中的中天崇聖帝神像前,他依循著腦中那幅《厚德載物圖》的微弱感應,虔誠叩拜。當他的願力與神像深處殘留的、萬衍布下的法韻真正接觸時,整座神像仿佛微微一亮,一幅並非繪製於絹帛、而是由純粹光芒和精神意念構成的《厚德載物圖》緩緩自神像心口浮現,光芒溫潤而厚重,籠罩全場。所有隨行官員皆感到心神一沉,仿佛被賦予了某種沉穩的力量。趙禎恭敬地以特製的玉匣收存此圖真身。
與此同時,他以及所有心性符合“厚德載物”之人都能清晰地感覺到,嵩山之地已被一股無形的力場籠罩,心性敦厚者在此心曠神怡,心思詭詐者則倍感壓抑,寸步難行。
中嶽,率先成為煉心聖地。
緊接著,禦駕依次前往東嶽泰山迎請《青木生發圖》)、北嶽恒山迎請《玄水潤下圖》)、南嶽衡山迎請《離火文明圖》),最後西行至西嶽華山迎請《庚金肅殺圖》)。
每一次迎請都異常順利。五嶽帝君神像似乎早已等待著這位承天命而來的天子,那光芒凝聚的觀想圖真身紛紛顯現,被恭敬請入玉匣。
而每一處嶽廟,也隨之被相應的煉心法韻徹底籠罩,光華隱隱,五色分明地分布於華夏大地之上,成為所有渴望煉心明性之人向往和考驗的聖地。
朝廷亦迅速頒布旨意,將派專員駐守五嶽,記錄登山煉心者之表現,作為日後選拔官員的重要參考。一套依托於這五大聖地的、全新的官員選拔與考察體係,已初現雛形。
趙禎此行,不僅迎回了五圖真身,更沿途考察民情,親眼見證了那日祭天異象在民間引發的巨大反響,以及人們對“五嶽煉心”的狂熱好奇與向往。他的聲望,因這“天命所歸”的巡禮而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當禦駕帶著五隻蘊含著無上奧秘的玉匣,浩浩蕩蕩返回汴梁皇宮時,已是夏末秋初。風塵仆仆的趙禎還未來得及仔細參悟那五幅齊聚的觀想圖,一份來自西北邊關的絕密軍報,便由樞密院直呈禦前。
密信來自西北主帥之一,詳細稟報了近幾個月邊軍之中發生的一件“奇事”。信中言,約半年前,有一神秘高人於軍中現身,授予一種名為《百戰煞氣鍛體訣》的奇異法門。此法竟能引動軍中煞氣乃至戰場殺伐之氣錘煉體魄,進展極速,然凶險異常,心誌不堅者極易被煞氣反噬,淪為隻知殺戮的怪物。
幸得那位高人似乎一直在暗中關注指點,更在關鍵時刻出手,助一批精銳士卒以狄青帶領的小隊及部分種家軍子弟為試點)穩定心神,抵禦反噬。
如今,這批士卒約五百人,已初步練成,稱為“百戰悍卒”,個個力大無窮,體魄強健遠超常人,於校場演武中,表現出的戰鬥力駭人聽聞,足以一當十甚至數十!且因功法特性,他們對狄青等直接帶領他們的將領極為忠誠。
密信最後,主帥語氣凝重地提到,西夏李元昊似已風聞此事,邊境小規模摩擦近期陡然增加,恐有試探之意。同時,主帥也隱晦地指出,朝廷曆來“重文輕武”,邊軍糧餉、裝備、待遇皆有待改善,若此類強悍士卒增多,而朝廷不能善加撫恤引導,恐生禍患。
看完密信,趙禎久久不語。他手指輕輕敲著桌案,目光深邃。
他想起了祭天之前與那位神秘先生寥寥數次的會麵,想起了先生所言“重文輕武之弊”,想起了那日祭壇上,太後交出權力時自己的決心。
“先生……原來早已在邊軍布下棋子。《百戰煞氣鍛體訣》……以沙場煞氣鍛體,果然是契合軍旅之路。”趙禎喃喃自語。
他並未因這支突然出現的強大力量而感到威脅,反而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以往想要整頓軍備,改革“重文輕武”的積弊,最大的阻力來自文官集團和固有的觀念,且缺乏一支真正能撕破舊格局的尖刀。
如今,內有五嶽煉心篩選文官,外有這支經曆煞氣錘煉、初步具備超凡雛形、且直接效忠於皇帝通過狄青等忠誠將領)的“百戰營”,改革的阻力已大大減小。
“三冗……三冗……冗兵之患,或可由此強軍之策,轉廢為寶!”趙禎眼中精光一閃,“冗官之患,有五嶽煉心之法可逐步解決。冗費之患,強軍、精官之後,自然減輕!”
他立刻下令:“傳呂夷簡、樞密使、三司使即刻入宮議事。另,擬密旨,嘉獎西北主帥及狄青等將,命其謹慎應對西夏試探,穩固防線。‘百戰營’之事,列為最高機密,一應糧餉物資,按最優標準,由內帑與樞密院共同負責,秘密撥付,務必使其歸心!”
趙禎深吸一口氣,走到殿外,望向西北方向。手中掌握著五嶽觀想圖,背後隱隱有了一支開始蛻變的強軍,腦中還有那浩瀚的《星穹初辟圖》指引。少年天子的心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強盛大宋的藍圖。
變革,終於不再是空談,而是真正開始踏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喜歡逆命菩提請大家收藏:()逆命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