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A計劃(3)_世子去哪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世子去哪了? > 第230章 A計劃(3)

第230章 A計劃(3)(1 / 1)

夜色下的玉京城,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扼住了喉嚨,呈現出一種死寂般的平靜。沒有蟲鳴,沒有風聲,連打更人的梆子聲都似乎比往日稀疏、遲緩。空氣凝滯得如同黏稠的墨汁,壓抑得讓人心慌。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令人窒息的寧靜。

宮牆之內,這種寂靜更甚。往日巡邏侍衛整齊的腳步聲消失了,燈籠的光暈在漢白玉石階上投下搖曳而拉長的影子,如同鬼魅潛行。

第二日,巳時。

烈日當空,卻驅不散籠罩在皇宮上空的沉悶。往日宮人穿梭往來的景象不見了,連知了的嘶鳴都顯得有氣無力,整個宮禁陷入一種刻意維持的、令人不安的寂靜之中。

首輔楊廷儀帶著丁顯、刑寬二人,身著莊嚴朝服,步履看似沉穩,實則每一步都踏在緊繃的心弦上,走向皇帝養病的“大理石”宮。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空曠的宮道上,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雖激起些許漣漪,卻迅速被四周厚重的壓抑感所吞沒。

禦馬監掌印太監黃大寶早已如同門神般守在寢宮門外,見他們到來,臉上堆起程式化的、卻不達眼底的笑意,上前一步攔阻道:

“楊閣老,丁次輔,刑閣老。聖上龍體違和,剛服了藥歇下,吩咐了不見外人。三位大人若有要事,不如將奏本留下,待陛下醒後,咱家再代為呈遞?”

楊廷儀麵色沉靜,對此番阻攔似乎早有預料,並未顯露半分急切,隻是依禮拱手道:“黃公公,聖上龍體欠安,臣等憂心如焚。既然陛下正在靜養,我等便在此等候片刻,以示臣子之心。”

他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達了關切,又表明了不肯輕易離去的態度。黃大寶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正欲再勸,寢宮那扇沉重的殿門卻從內悄然開啟了一道縫隙。

皇帝身邊最心腹的老太監“小鼻涕”探出身來,目光掃過三人,最終落在楊廷儀身上,用那特有的陰柔嗓音低聲道:“楊閣老,聖上宣您進去。”

楊廷儀麵色如常,與丁顯、刑寬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重新整理衣冠,低頭斂目,跟著小鼻涕悄無聲息地踏入了那間彌漫著濃鬱藥味和死亡氣息的寢殿。

殿內燭光昏暗,龍榻之上,拓跋宏奄奄一息地躺著,麵色蠟黃,雙目緊閉,胸口隻有微弱的起伏,連說話的力氣似乎都已耗儘。聽到腳步聲,他極其艱難地掀開眼皮,渾濁的目光落在楊廷儀身上。他用儘力氣,微微動了動手指,示意小鼻涕。

老太監會意,從龍榻內側的一個暗格中,取出一卷明黃色的綢緞,恭敬地雙手遞給楊廷儀。那,正是一道密旨。

楊廷儀跪下,雙手過頭,接過那仿佛有千鈞重的綢卷。拓跋宏似乎完成了最後的心事,眼皮重重合上,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整個過程,無聲無息,如同默劇,卻充滿了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楊廷儀緊握著那卷密旨,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他保持著恭敬的姿態,退出寢殿,穿過幽深漫長的宮道,一路無話。丁顯和刑寬緊跟其後,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直到走出宮門,踏上宮外的青石板路,一陣涼風吹來,楊廷儀才仿佛回過神來。他停下腳步,緩緩轉身,望向身後那片在陽光中如同巨獸蟄伏的宮殿群,目光複雜難明。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終於緩緩地、小心翼翼地展開了那卷密旨。

丁顯和刑寬迫不及待地湊上前去,迫不及待的想看清旨意上的內容。

楊廷儀的目光在聖旨上短暫地停留,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極快的、難以捕捉的失望,但隨即,那失望便被一種更為堅毅、甚至帶著幾分破釜沉舟意味的決然所取代。他輕輕合上密旨,收入袖中,聲音低沉卻異常清晰:

“走吧,按原計劃行事。”

玉京,依舊平靜得可怕,但那平靜之下,驚濤駭浪已然醞釀到了極致。

玉京城,依舊平靜得可怕。但這平靜,如同暴風雨前悶熱無風的午後,空氣凝滯,壓得人喘不過氣。在這極致的平靜之下,驚濤駭浪已然醞釀到了極致。

玉京城外,一處隱秘民宅。

一名作平民打扮的內侍氣喘籲籲地跑來,向屋內焦灼等待的慶王拓跋叡低聲稟報:“殿下,楊首輔傳話,一切就緒,今晚亥時動手!”

一個大約二十六歲,步履略顯遲緩的白胖男子便是拓跋叡。他麵龐圓潤如滿月,膚色因久居室內而顯得過分白皙,甚至有些缺乏血色的虛浮。一雙眼睛不算大,在豐腴的臉頰上更顯細長,看人時常常帶著一種溫和乃至有些茫然的神色,缺乏天潢貴胄應有的銳利鋒芒。

拓跋叡眼中閃過一絲狂喜,隨即又問:“蜀王府那邊,可有動靜?”

“還……還沒有確切消息。”內侍忐忑地回答。

拓跋叡冷哼一聲,臉上露出不屑與得意交織的神情:“算了,不必管他了!隻要過了亥時,本王便是這大康的新君!屆時,就算他拓跋燾知道了,飛也飛不回這玉京城!哼,出身比本王尊貴又如何?不過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蠢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玉京城內,趙府。

趙崇明在書房中心緒難平,那日楊廷儀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語,如同在他心中投下了一塊巨石。他自己也說不清為何,雖然隻見過兩次拓跋燾,但每次他便覺莫名煩躁,更打心眼裡瞧不上眼。尤其是楊廷儀還給自己看了拓跋燾那封為自己行為不檢請罪的奏折,更是怒其不爭,覺得此子毫無擔當,德不配位。

反觀楊廷儀提議扶持的慶王,雖資質平庸,但至少看起來穩重。在趙崇明看來,一個平庸但守成的君主,遠比一個荒唐無德的繼承人要強得多!為了大康的江山社稷,他決定冒險一搏,為自己,也為天下,挑選一位“明君”。

正當他心潮澎湃之際,一名楊府的仆人被引了進來,湊到他耳邊低語:“趙大人,家主讓小的告知您,慶王殿下已提前抵達,今晚亥時行動。”

趙崇明深吸一口氣,壓下激動,沉聲道:“回去轉告楊首輔,趙某這邊已準備妥當,定當竭儘全力,助殿下成就大業,再造大康!”

那仆人領命,躬身退出。不料剛出書房門,便與前來拜訪的升任兵部侍郎的薛灝撞了個正著。薛灝近來聽聞趙崇明與楊廷儀往來頻繁,心中起疑,特來探個究竟,見此情景,心中疑雲更重。

兩人見麵,一番例行寒暄後,薛灝笑著邀請道:“元泰趙崇明的字),聽聞你近日閒暇。正好,我府上新覓得一廚子,手藝極佳,不如今晚過府一敘,小酌幾杯?”

趙崇明此刻心係大事,哪有心情飲酒,連忙推辭:“多謝薛伯父美意!隻是……今晚侄兒確有要事纏身,脫不開身。待後日,後日侄兒手頭事了,定當備上厚禮,親自登門向伯父討杯酒喝!”

薛灝見他眼神閃爍,言辭推諉,心中古怪之感愈盛。他深深看了趙崇明一眼,終是忍不住,臨彆時語重心長地告誡道:

“元泰,你年輕有為,做事一定要三思。”薛灝的聲音低沉而懇切,帶著長輩的關懷與警示,“這三思,便是要思危、思退、思變。”

薛灝說著,重重拍了拍趙崇明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與最後的期盼:

“今夜若無事,便來老夫府上喝杯薄酒,你我好好敘話。若有事……就算了。”

言罷,薛灝不再多言,轉身離去。他那略顯佝僂的背影在暮色中漸行漸遠,卻像一記重錘,敲在了趙崇明的心上。

趙崇明站在原地,薛灝那句“思危、思退、思變”在他腦中回蕩,確實在他急於事功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了一絲細微的波瀾。他下意識地撫摸著官袍的袖口,第一次對自己即將踏出的那一步,產生了一閃而過的遲疑——今夜之路,究竟是青雲梯,還是斷頭台?

然而,這絲波瀾終究太過微弱,很快便被“從龍之功”的熾熱幻想和對蜀世子的厭惡所淹沒。他深吸一口氣,將那份不安強行壓下,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起來,轉身關上了書房的門,也關上了最後回頭的可能。

喜歡世子去哪了?請大家收藏:()世子去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