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年輕工匠正對照著他給的草圖,小心翼翼地在硬木上刻畫標尺,打磨遊標。
“大人!”見他進來,幾人連忙起身。
“做得如何?”陳啟明拿起一個半成品的木製卡尺雛形。
一個膽大些的工匠回道:“回大人,這‘卡尺’的想法極妙,比手估準了不知多少!隻是…這木質易受潮變形,刻度刻畫也難以極致精準,我等正在嘗試用薄銅片來製作,隻是鑽孔鉚接,難度更大…”
“不急,慢慢試。”陳啟明鼓勵道,“能想到用銅,已是進了一步。遇到難處,記錄下來,大家一同參詳。”
他沒有給出更具體的指導點數也無法兌換更精密技術),而是選擇讓他們自行摸索。
這種摸索本身,就是一種積累。
…
在工坊待了半個時辰,與幾位工匠聊了聊家常和手藝,陳啟明感覺心中的鬱結舒緩了不少。
他看到的是具體的人,具體的困難,以及具體的、緩慢但確實存在的進步。
這讓他從陰謀與政治的漩渦中暫時抽離,重新錨定了腳下的路——那是一條漫長而堅實的、通往工業基礎的道路。
…
回到書房,徐光啟已在等候。
“文遠,聽聞你今日有閒情去工坊巡視了?”徐光啟撚須笑道,眼中帶著一絲欣慰。
“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嘛。光啟公今日怎得空過來?”
“來看看你。前番風波雖過,但暗流洶湧,怕你心緒不寧。”徐光啟神色轉為嚴肅,“今日前來,亦是提醒你,李國楨此人…不簡單。其在京營經營多年,根深蒂固,與內廷、廠衛皆有關聯。若無十足把握,萬不可輕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啟明心中一暖,知道這是長輩的關懷與提醒。
“光啟公放心,學生明白輕重。隻是…線索指向他,總不能視而不見。”
“自然。”徐光啟點頭,“查,還是要查。但要更隱秘,更謹慎。或許…可從其周邊入手,其門客、其部將、其財物往來…徐徐圖之。”
“學生正有此意。”
…
送走徐光啟,陳啟明沉思片刻,喚來李總旗。
“暫停對榆林巷口的直接監視。李國楨久經行伍,反偵察意識必然極強,容易暴露。”
“那…”
“從他身邊人查起。查他最近一年提拔的將領、新納的門客、府中采買用度的異常、乃至其家族子弟的動向。要慢,要細,像梳頭一樣,一遍遍篦,找出那根不一樣的發絲。”
“是!屬下明白!”
…
部署完任務,陳啟明再次將目光投向係統界麵。
那孤零零的“1”點文明點數,提醒著他資源的匱乏。
但他心態已然不同。
他不再急於求成,而是開始仔細梳理已兌換的知識【標準化量具】、【瞄準具】、【光譜分析】、【戰略推演】等),思考如何更深入地消化、組合運用它們,並依靠現有的人力物力,一步步地向前推進。
技術的攀登,本就如履薄冰,步步驚心,卻又步步踏實。
而就在他沉下心來,準備應對與“影海眾”及其保護傘的長期周旋時——
數日後,一匹快馬帶著緊急軍報,狂飆入京,直送兵部!
整個京師的注意力,被瞬間引向了遙遠的北方邊關。
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危機,打斷了所有的計劃,也將陳啟明和製造局,卷入了一個更大的漩渦之中。
喜歡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請大家收藏:()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