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鐵柱的生活仿佛上了發條。天不亮就和母親起來煮蛋,放學鐘聲一響就揣著溫熱的布包衝向老槐樹。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幾乎每天都是“一搶而空”的局麵。
那個叫鐵蛋的小胖子果然成了他的“忠實顧客”兼“免費宣傳員”,每天雷打不動第一個來報到,還真帶來了幾個同學。孩子們口口相傳,“老槐樹下賣的香蛋”幾乎成了放學後的一項固定期待。
李鐵柱懷裡揣回來的錢,也從最初的一毛五,慢慢變成了兩毛、兩毛五…雖然依舊微薄,但每天都能見到進項,這感覺實在太好了。炕席底下的那個小布包,漸漸有了點分量。
家裡的氣氛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雖然糊糊依舊稀薄,但至少每天都能見到實實在在的棒子麵了。李母熬糊糊時,手下意識地從缸底多撈了半勺麵,看著鍋裡漸漸濃稠的粥湯,她臉上那刀刻般的愁苦皺紋,似乎都舒展了些許。
小丫的變化最明顯。或許是因為每天都能有點盼頭哥哥可能會帶回一顆糖,或者粥能稠一點),她的小臉上多了些笑容,圍著李鐵柱轉悠的時間也多了,總會嘰嘰喳喳地問:“哥,今天賣得快不快?”“哥,鐵蛋又來了沒?”
這天晚上,李鐵柱照例把當天收入——皺巴巴的兩毛三分錢——交給母親。李母數錢時,嘴角甚至牽起了一個極淡極淡的、幾乎看不見的弧度。
但李鐵柱的眉頭卻微微擰著。他看著母親將錢藏好,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娘,咱明天…得多煮幾個。”
李母藏錢的手一頓,臉上的那點微光瞬間消失了,警惕地抬起頭:“多煮?煮多少?七個還不夠?你可彆貪多!樹大招風!”
“不是貪多。”李鐵柱搖搖頭,語氣認真,“娘,您沒發現嗎?這幾天,天天都有沒買上的孩子,眼巴巴地看著。七個蛋,根本不夠賣。咱要是能煮九個,十個,就能多賺好幾份錢!”
“多賺是好…”李母下意識地附和,但立刻又回到了現實的憂慮,“可…可本錢呢?多煮兩個蛋,就得多投進去好幾分錢本錢!萬一…萬一明天運氣不好,賣不掉呢?這蛋又不能留過夜,餿了咋整?那不全賠了?”
她的擔憂永遠是具體而現實的,像一根韁繩,試圖拉住兒子那似乎越來越敢想的心思。
“娘,咱現在天天都賣光,說明娃娃們認這口兒!”李鐵柱試圖解釋,“這不是運氣,是咱的東西好!您想,多賣一個,咱就多賺差不多兩分錢!十個蛋,本錢也就一毛五左右,能賣五毛錢!淨賺三毛多呢!”
“三毛多”這個數字讓李母呼吸急促了一下,眼神閃爍,顯然被觸動了。一天三毛多,十天就是三塊多…這在那時候,簡直是一筆不敢想象的巨款!夠買多少斤糧食?夠她吃多少副止咳的草藥?
她心動了,但僅僅是一瞬。更大的難題隨即浮現。
“…就算…就算俺們敢煮…”她的聲音低了下去,帶著為難,“…雞蛋呢?咱家那兩隻老母雞,爭氣了一天也就下兩個,有時候還歇窩…這七八個蛋,已經是俺偷偷攢了好幾天,沒舍得拿去換鹽的了…上哪兒去弄更多的蛋?”
這確實是個問題。李鐵柱也皺緊了眉。原主的記憶告訴他,村裡家家戶戶雞下蛋,除了自家吃,大多也是攢起來,要麼去供銷社換點針頭線腦、油鹽醬醋,要麼就是誰家媳婦坐月子、走人情時當禮物。直接拿錢買的,少。
“娘,咱…咱能不能跟鄰居家買?”李鐵柱試探著問,“就按供銷社收的價,或者稍微高一點?比如…三分錢一個?”
“買?”李母像是聽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話,眼睛都瞪大了,“拿錢買雞蛋?柱兒,你真是…真是賺了幾分錢就不知道咋花了是吧?誰家舍得拿現錢去買雞蛋吃啊?那都是拿雞蛋換錢的!咱這倒好,拿錢換雞蛋?這…這不成敗家子了嗎?”
她的語氣裡充滿了根深蒂固的觀念衝擊,仿佛李鐵柱提出了一個極其荒謬的提議。
“娘,這不是敗家!”李鐵柱耐心解釋,“咱買了雞蛋,做成茶葉蛋,賣了能賺更多的錢!這叫…這叫本錢!是投資!”
“投啥資俺不懂!”李母固執地搖頭,臉上寫滿了不認可和心疼,“那活生生的錢票子,換幾個蛋回來…俺這心裡…不踏實!空落落的!萬一…”
又是“萬一”。李鐵柱心裡歎氣,知道光靠說很難扭轉母親幾十年形成的觀念。
“娘,您看這樣行不,”他退了一步,“咱先試試。明天,您就去相熟的幾家問問,比如張嬸家,比如前院王大娘家,就說…就說我病好了嘴饞,想多吃兩個蛋補補,按三分錢一個跟她們買。先買…買五個!看看她們賣不賣。”
李母臉上顯出極度的為難和羞窘:“這…這咋開得了口啊…買蛋吃…人家背後還不知道咋笑話咱呢…再說,咱哪有那麼多現錢天天買…”
錢!又是錢!本錢不足!李鐵柱感到了掣肘。炕席底下那點錢,買了雞蛋,就可能不夠買明天的糧食,這是一個死循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李母的憂慮像是開了閘的洪水,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醬油…茶葉沫子…也快見底了。張嬸家那點碗底子,都快讓俺刮乾淨了,俺都沒臉再去借了…這要是去供銷社買…那可都是要票的!還得花錢!咱那點糧票肉票攢著過年還指不定夠不夠呢,哪能拿去打醬油?這…這又是一筆開銷啊!”
醬油、茶葉——這兩個關鍵的調料,成了橫亙在擴大生產麵前的另一座大山。去供銷社買,量少價高,還需要珍貴的票證,成本陡然增加。不去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屋子裡剛剛因為連日微薄收入而積攢起來的一點暖意,瞬間又被現實的冰冷難題吹散了。
李母看著沉默的兒子,重重地歎了口氣,那口氣裡包含了太多的無奈和辛酸:“柱兒…娘知道你想讓這個家好…可…可這咋就這麼難呢?乾啥都繞不開錢和票…咱這家底…經不起大風浪啊…要不…要不咱還是穩穩當當地,一天就煮七個…能賺幾分是幾分…行不?”
她的語氣裡幾乎帶上了哀求。安穩,哪怕窮得安穩,也比冒險讓她覺得安心。
李鐵柱看著母親那被生活壓得幾乎喘不過氣的模樣,心裡又酸又脹。他知道母親的擔憂句句在理。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但他不能停。一天七八個蛋的微薄利潤,隻能勉強糊口,根本無法改變這個家的困境,更彆提還那壓死人的巨額債務了。
他必須搞到更多的雞蛋,必須解決調料的問題。
“娘,雞蛋的事,您明天還是先去問問…”他沉吟著,沒有直接回答母親“穩當”的提議,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腦子在飛速旋轉,“…醬油和茶葉…我再想想辦法…”
辦法在哪裡?他暫時也不知道。
但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卻在他心裡越燒越旺。
原料危機,就像一道冰冷的枷鎖,套在了剛剛起步的小生意上,也套在了這個渴望溫飽的家庭脖子上。
喜歡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請大家收藏:()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