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刑偵隊辦公室的打印機“嗡嗡”作響,老王拿著剛出來的指紋比對報告,一路小跑衝進會議室:“陸隊!有結果了!蛋糕盒上的指紋,比對到了一個人——趙梅,女,42歲,是張超老婆林慧的遠房表姐,三年前因為詐騙被判過半年刑,現在無業。”
陸珩剛喝了口冷咖啡,聽到“詐騙”“林慧表姐”這兩個關鍵詞,指尖頓了頓:“查她的住址和近期行蹤,尤其是昨晚十點到淩晨一點的活動軌跡。”
“已經查了!”老王把平板遞過來,“她住在城西的老舊小區,離張超家不遠。昨晚九點多,有人看到她從小區出來,打車去了城東方向,和張超去廢棄倉庫的時間差不多。而且,她的身高體型,和買工業蠟的那個女人對得上!”
陳默在旁邊聽得眼睛發亮:“這麼說,趙梅就是凶手?她為什麼要殺張超啊?還搞這麼詭異的生日蠟燭?”
“先彆急著下定論。”陸珩手指滑動平板,看著趙梅的照片——女人留著齊肩發,眼神有點凶,嘴角向下撇著,透著股刻薄勁,“把林慧叫過來,問她和趙梅的關係,還有張超和趙梅有沒有矛盾。”
這邊剛安排完,蘇棠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份報告:“張超的血液和尿液檢測結果出來了,沒檢出鎮靜類藥物,但胃裡除了蠟燭和蛋糕殘渣,還有點安眠藥成分——劑量不大,剛好能讓人意識模糊,失去反抗力。”
她走到白板前,在“生日蠟燭”旁邊寫了“安眠藥”三個字:“凶手應該是先讓張超吃了摻安眠藥的蛋糕,等他意識模糊後,再強迫他吞下燃燒的蠟燭,最後用刀殺了他。手法很有條理,不像臨時起意。”
“蛋糕裡的安眠藥?”陸珩抬頭看她,“趙梅的可能性更大了——如果她是林慧的表姐,很容易以‘串門’為借口,在蛋糕裡動手腳。”
蘇棠點頭:“而且她有前科,反偵察意識可能比普通人強,買工業蠟的時候特意遮掩身份,還戴了口罩帽子。”
正說著,陳默領著林慧走進來。女人眼睛紅腫,手裡攥著紙巾,看到陸珩和蘇棠,腳步頓了頓,聲音哽咽:“警察同誌,是不是有我老公的消息了?”
“坐。”陸珩示意她坐下,語氣儘量溫和,“問你幾個問題,關於你表姐趙梅,你和她關係怎麼樣?”
提到趙梅,林慧的臉色變了變,擦了擦眼淚:“關係……一般吧。她三年前詐騙被抓,我沒去看她,從那以後就很少聯係了。前幾天她突然來找我,說手頭緊,想跟我借點錢,我沒借,她還挺不高興的。”
“她找你借錢的時候,有沒有提張超?”蘇棠問。
“提了。”林慧點頭,“她說知道張超在建材公司上班,認識不少老板,想讓張超幫她找個工作,張超沒同意,說她有前科,不好找。她當時還罵了張超,說張超看不起她。”
陸珩和蘇棠對視一眼——借錢被拒,找工作被拒,這可能就是趙梅的動機。
“昨晚你和張超通電話的時候,他有沒有說要見誰?或者提到趙梅?”陸珩又問。
林慧搖搖頭:“沒說要見誰,就說公司加班。不過……”她像是想起什麼,“前幾天我收拾家務,看到張超手機裡有和趙梅的聊天記錄,趙梅說有要事找他,讓他昨晚十點去城東的廢棄倉庫見麵,還讓他帶個生日蛋糕過去,說要給一個‘重要的人’過生日。”
“重要的人?”蘇棠追問,“張超有沒有說是誰?”
“沒說。”林慧的聲音更低了,“我問他,他隻說是趙梅的朋友,讓我彆多問。我當時還怪他,說趙梅不是好人,彆跟她走太近,他還跟我吵了一架……早知道這樣,我就該攔著他的。”
話說到最後,林慧又哭了起來。
陸珩讓陳默送林慧出去,轉頭對老王說:“立刻帶人去趙梅家抓人!注意安全,她可能有凶器。”
“明白!”老王抓起對講機,快步跑了出去。
辦公室裡隻剩下陸珩和蘇棠。蘇棠看著白板上的線索:趙梅借錢被拒、找工作被拒,以“給重要的人過生日”為借口約張超去倉庫,讓他帶蛋糕,在蛋糕裡摻安眠藥,最後殺人、強迫吞蠟燭。
“動機和手法都對上了,可還有個疑問。”蘇棠皺起眉,“她為什麼要讓張超吞下燃燒的生日蠟燭?隻是為了報複?還是有彆的原因?”
陸珩也在想這個問題:“趙梅三年前詐騙的是老年人的養老錢,被判了半年,會不會和‘生日’有關?比如她詐騙的時候,用了‘生日送禮’之類的借口?”
“有可能。”蘇棠點頭,“我讓人查一下趙梅當年的詐騙案細節。另外,她讓張超帶生日蛋糕,說給‘重要的人’過生日,這個‘重要的人’是誰?會不會是她自己?或者……是和她當年詐騙案有關的人?”
正說著,老王的電話打了過來,語氣急促:“陸隊!趙梅不在家!家裡亂糟糟的,像是剛收拾過東西,桌上還放著半盒沒吃完的‘甜寶貝’蛋糕,和倉庫裡的蛋糕盒是一個牌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查她的手機定位和銀行卡消費記錄!”陸珩對著電話喊,“看她有沒有買火車票、汽車票,或者訂酒店!另外,在她家門口布控,一旦她回來,立刻抓捕!”
掛了電話,陸珩看向蘇棠:“她跑了,但沒跑遠——家裡還有沒吃完的蛋糕,說明她走得很匆忙,可能沒來得及準備逃跑的東西。”
蘇棠走到窗邊,看著外麵漸漸亮起來的天:“她讓張超吞燃燒的蠟燭,會不會是在‘慶祝’什麼?比如她當年詐騙成功的日子?或者她出獄的日子?”
“查!”陸珩立刻安排,“把趙梅的入獄時間、出獄時間,還有她當年詐騙案的案發時間,都查清楚,看有沒有和‘生日’或者‘蠟燭’相關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