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標問良策,婉轉建言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9章 標問良策,婉轉建言(1 / 2)

洪武二十四年春,寒意雖未全然褪去,但冰雪消融的濕潤氣息已悄然浸潤著應天城的每一寸磚石。翰林院庭院中那幾株老梅,花期已近尾聲,殘存的紅蕊在料峭風中微微顫抖,零落的花瓣混入泥濘,頗有幾分繁華落儘的寂寥。這與林霄此刻的心境,隱隱契合。

西山與蘇婉一晤,雖明晰了藩王策的滔天隱患,也為瓊州基業的初步穩固而稍感欣慰,但回歸到這紫禁城層層宮闕的陰影下,那股無形的、源自帝國最高權力的沉重壓力,便如影隨形,愈發清晰。蘇婉那句“諸王守邊,遺禍深遠”如同警鐘,日夜在他腦中回響。他深知,與朱標那場關於藩王策的問答,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並非簡單的學術考據,而是一次凶險的政治表態,其答案,或將直接影響他乃至瓊州那條微弱暗線的未來命運。

他愈發將自己埋入故紙堆中,仿佛隻有那些散發著黴味與墨香的陳舊字符,才能提供一絲虛假的安全感。他負責的《洪武大典》“輿地門”編纂工作,進展得“異常順利”。關於北疆地理、邊鎮沿革的文稿,他寫得四平八穩,引經據典,絕無半句涉及當下,將所有可能引發聯想的敏感點都巧妙避開,或僅以“前朝舊例”一筆帶過。他提交的文稿,質量無可挑剔,態度恭謹勤勉,完美得如同一個沒有靈魂的抄寫機器。連孫耀宗偶爾翻閱,也挑不出任何錯處,隻能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批下“知道了,存檔備查”的字樣。

然而,在這極致的沉寂與低調之下,林霄的頭腦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著。他反複推敲著可能麵對的問題,設想著朱標的態度,權衡著每一種應答的利弊得失。他將自己代入朱標的位置——一位仁厚但已初顯疲態、且深知身後之憂的儲君,他會希望聽到什麼樣的建議?是激進的削藩之論?那無異於引火燒身,且與朱標性情不符。是保守的維持現狀?那等於坐視危機發酵,非智者所為。那麼,唯有……一條看似折中,實則暗藏玄機的道路。

“強乾弱枝,徐徐圖之……”林霄在心中反複咀嚼著這八個字。這是他與蘇婉探討後,達成的共識核心。關鍵在於如何闡釋這“強乾”與“弱枝”,以及這“徐徐”的節奏該如何把握。既要展現見識,又不能過於鋒芒畢露;既要指出隱患,又不能顯得對藩王,尤其是燕王抱有敵意。這其間的分寸拿捏,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就在這種外鬆內緊的等待中,召見的旨意,終於在一個春雨綿綿的午後,悄然降臨。

來的依舊是東宮的內侍,麵色平靜,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林修撰,太子殿下於文華殿有要事相詢,請即刻隨咱家前往。”

該來的,終究來了。林霄心中凜然,麵上卻迅速浮現出恰到好處的驚愕與惶恐,連忙放下手中的筆,整理了一下略顯陳舊的青色官袍,躬身應道:“有勞公公,下官遵旨。”

再次踏入文華殿,空氣中彌漫的藥草氣息似乎比上次更濃了幾分。殿內光線因陰雨而顯得有些昏暗,朱標依舊半倚在臨窗的軟榻上,身上蓋著厚厚的錦被,臉色在晦暗的光線下,更顯蒼白憔悴。但那雙遺傳自馬皇後的溫潤眼眸,此刻卻異常清明,甚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憂思,定定地望向殿外迷蒙的雨幕。

“微臣林霄,叩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林霄上前,依禮跪拜,聲音在空曠的殿宇中顯得格外清晰。

“林卿家平身,看座。”朱標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疲憊,他微微抬手示意,目光從雨幕收回,落在林霄身上,那審視的意味,比上一次更加深刻,也更加複雜。

“謝殿下恩典。”林霄謝恩後,才在太監搬來的繡墩上欠身坐下,眼觀鼻,鼻觀心,姿態恭謹到了極點。

殿內一時陷入沉默,隻有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敲打著琉璃瓦,更添幾分壓抑。朱標似乎仍在組織語言,或是斟酌如何開口。他輕輕咳嗽了幾聲,身旁的內侍連忙遞上溫水。

抿了一口水,緩了口氣,朱標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林卿家,近日編纂大典,於曆代典章製度、興衰得失,想必更有心得。”

“回殿下,微臣愚鈍,唯知埋頭故紙,略窺先賢智慧之萬一,不敢妄言心得。”林霄謹慎應答,將姿態放得極低。

朱標擺了擺手,似乎不想聽這些套話,直接切入主題,語氣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孤近日翻閱史書,每每思及我朝當下……尤以‘封建’一事,縈繞於心,夜不能寐。卿博聞強識,於曆代分封之製,利弊得失,有何見解?但說無妨,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必拘束。”

果然來了!林霄心臟微微一緊,但長期的準備讓他迅速冷靜下來。他略作沉吟,仿佛在謹慎措辭,隨後才恭聲回道:“殿下垂詢,微臣不敢不竭儘駑鈍。曆代分封,其本意在於藩屏皇室,拱衛中央。周行分封,而享國八百年;漢初分封異姓王,而後有七國之亂;晉室分封宗室,終致八王相爭,神州陸沉。可見,此製猶如雙刃之劍,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引述曆史,不偏不倚,先肯定其初衷,再點明其風險。朱標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

“其利在於,”林霄條分縷析,語速平穩,“以宗親守要地,可收血脈相連、同心同德之效,尤其於開國之初,四方未靖,非至親重臣,不足以鎮撫遐邇,如漢之文帝倚重梁王,唐之太宗封建諸子,皆一時之選。且藩王坐鎮一方,可有效抵禦外侮,安撫地方,使中樞無後顧之憂。”

“然其弊亦十分顯著,”林霄話鋒一轉,語氣依舊平和,但內容卻開始觸及核心,“其一,易致尾大不掉。藩王開府建衙,手握兵權民政權,經年累月,易成國中之國。朝廷政令,出於藩國,往往大打折扣。其二,天家親情,難敵權欲誘惑。至高權柄之前,父子兄弟之情,有時亦顯脆弱。若中樞強乾,尚可駕馭;若主少國疑,或朝綱不振,則強藩環伺,必生覬覦之心。漢之七國,晉之八王,乃至前宋太宗斧聲燭影之疑案,皆源於此‘強枝弱乾’之局。”

“強枝弱乾……”朱標喃喃重複著這四個字,蒼白的臉上掠過一絲陰影,他看向林霄的目光更加專注,“卿以為,我朝當下,這‘乾’與‘枝’,形勢如何?”

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問題,幾乎等同於詢問朱標自身地位的穩固性。林霄心中警鈴大作,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他絕不能直接評價當下,尤其是具體藩王,必須借助曆史這麵鏡子。

他立刻起身,躬身答道:“殿下明鑒!微臣職位卑末,安敢妄議國朝大政、評說天家親貴!我朝陛下聖文神武,殿下仁德英明,君臣一心,乾強枝榮,此乃天下共識。微臣所言,皆是泛泛史論,絕無影射當下之意!”他先堅決撇清,表明立場。

朱標似乎對他的反應並不意外,揮揮手讓他坐下,語氣緩和了些:“孤知道卿的忠心。孤問的,正是這史論。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你隻需從史實出發,談談若欲避免‘強枝弱乾’之禍,當有何未雨綢繆之策?姑且言之,姑且聽之。”

林霄心中稍定,知道朱標需要的是一個理論上的參考,而非具體的行動方案。他重新坐穩,深吸一口氣,將早已醞釀好的思路,以一種謹慎而懇切的態度娓娓道來:

“殿下既如此說,微臣便鬥膽妄言。以史為鑒,欲固國本,使社稷長安,核心在於‘強乾弱枝,徐徐圖之’八字。”

“哦?何為‘強乾’?何為‘弱枝’?又如何‘徐徐圖之’?”朱標身體微微前傾,顯然被這八個字吸引了。


最新小说: 中世紀的傳奇獵魔人 開局融合深淵的我重建深淵 逃荒種田:我的金手指是個垃圾桶 驚!滿級詭醫覺醒,神魔跪求饒命 風雲際會:楊儀傳 萬劫仙帝:腳踩星河鎮八荒 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 星辰耀九州 傀儡皇帝?開局召喚董卓當暴君! 雙穿:甩我?修仙後會來殺你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