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口有一條河,河水又深又急,老人們都說那水連著陰間,是陰陽交界的地方。尤其是太陽落山後,河麵上會浮起一層薄霧,那時候,水裡的東西就會睜眼看人間。
村裡有個叫小石的男孩,八歲年紀,膽子比磨盤還大。大人越是告誡“彆去河邊玩,水陰氣重”,他越是不信邪,常偷偷跑到河邊扔石子、打水漂。
七月十五中元節那天,傍晚時分,小石又溜到河邊。夕陽西下,河麵果然浮起一層詭異的白霧,河水黑得像是墨汁。
“哪有什麼鬼怪,都是騙人的。”小石嘟囔著,撿起一塊扁石,側身一甩,石子在水麵上跳了四下才沉入水中。
就在這時,他聽見有人叫他的名字。
“小石...小石...”
聲音很輕,像是從水底傳來。小石蹲下身,眯眼望向河麵。黑水中,似乎有一雙眼睛正望著他——那眼睛沒有白眼仁,全是漆黑的。
“誰?”小石嚇了一跳,後退兩步。
“來玩呀...”聲音又響起來,這次帶著笑意,“水裡可好玩了...”
小石感到一陣頭暈,不由自主地向河邊走去。河水似乎不再漆黑,反而變得清澈見底,他能看見水下有發光的魚兒遊弋,還有五彩的石頭。
就在他的腳尖快要碰到水麵時,一隻粗糙的手猛地把他拽了回來。
“不要命啦!”一聲大喝如雷貫耳。
小石驚醒過來,回頭看見是村裡的老漁夫李爺爺。李爺爺臉色鐵青,死死抓著他的胳膊。
“李爺爺,水底下有人叫我...”小石結結巴巴地說。
老漁夫望向河麵,眼神凝重:“那是水鬼在找替身呢!今天是中元節,陰陽界的門開著,它們最容易把人拖下去。”
正說著,河麵的霧氣突然濃重起來,那黑色的眼睛再次浮現,這次不止一雙,而是無數雙,全都盯著岸上的兩人。
“快走!”李爺爺拉著小石就往回跑。
可是沒跑幾步,他們就發現無論怎麼跑,總是在原地打轉。周圍的景物變得模糊不清,隻有那條河始終在眼前。
“壞了,遇上鬼打牆了。”李爺爺喘著氣說,“水裡的東西不想讓咱們走。”
霧氣中,漸漸顯現出幾個模糊的人影。它們沒有腳,飄浮在離地一寸的空中,眼睛全是漆黑的。
“把小孩留下...”一個空洞的聲音說,“我們需要新鮮的靈魂...”
李爺爺把小石護在身後,從懷裡掏出一把東西猛地撒向那些影子——原來是糯米。被糯米打中的影子發出嘶嘶聲,向後退去,但更多的影子從河裡冒出來。
“沒用的,老家夥...”聲音譏笑道,“今天是我們的節日...”
小石嚇得渾身發抖,後悔沒聽大人的話。突然,他想起奶奶說過,遇到不乾淨的東西可以咬破中指,用血點額頭,因為中指血陽氣最盛。
小石狠心咬破中指,鮮紅的血珠冒了出來。他迅速在額頭畫了個簡單的符號,然後又拉起李爺爺的手,也在他額頭上點了一下。
說也奇怪,血一點上,那些影子立刻後退了幾步,鬼打牆也消失了,回村的路清晰可見。
“快跑!”李爺爺喊道,拉著小石飛奔回村。
回到村裡,兩人把經曆告訴了大家。老人們連連搖頭,說小石命大,要不是及時用了中指血,恐怕就回不來了。
從那以後,小石再也不敢傍晚去河邊了。他還主動當起了“小監督員”,看見有孩子靠近河邊,就趕緊告訴他們自己的經曆。
漸漸地,村裡孩子們都知道了:河水泥沙之下,有著另一個世界;太陽落山後,水裡的眼睛會睜開來人間尋找玩伴;那冰涼的河水,會牢牢記住每一個碰觸過它的孩子的名字,直到把他們永遠留在水下。
而那條河,至今仍在村口靜靜流淌,黑黢黢的水麵下,不知藏了多少雙等待的眼睛。隻是再沒有孩子敢在傍晚時分靠近它了,因為大人們說得好:“水是陰陽交界,陰氣太重,小孩兒最好彆去河邊湖邊。”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