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三個月,我的身體開始變得虛弱。
不是因為熬夜複習——事實上,我比大多數同學睡得都早;也不是因為營養不良——母親每天變著花樣給我燉湯補身。可我就是一天天消瘦下去,臉色蒼白得像浸過水的紙。
最先出現的怪事是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
“小遠——”
那聲音很輕,像是從很遠的地方飄來,又像是有人湊在耳邊輕喚。起初我以為是母親叫我吃飯,應聲出去卻見她正在廚房忙活,說根本沒叫過我。
後來這呼喚越來越頻繁,尤其是在我埋首題海時。一聲“小遠”,讓我剛剛集中的精神頓時渙散。夜裡躺在床上,半夢半醒間,那呼喚更是清晰得讓人心悸。
“可能是壓力太大了。”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膀,“放輕鬆點,你的模擬考成績上重點沒問題。”
父母帶我去醫院做了全麵檢查,醫生隻說有點神經衰弱,開了些安神補腦的藥。藥吃了兩周,不見任何效果,反而出現了新的怪事。
那天夜裡我做完一套英語模擬卷,剛要關燈睡覺,瞥見房門角落站著個模糊的影子。我嚇得一激靈,急忙開燈,那裡卻什麼都沒有。
自那以後,我幾乎每晚都能瞥見那些影子。有時站在床邊,有時坐在書桌旁,甚至有一次,我驚醒時看見一張模糊的臉正懸在上方注視著我。它從不傷害我,隻是靜靜出現又消失,像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惡作劇。
成績開始下滑。不是因為不會,而是考試時總能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分散我的注意力。最後一次模擬考,我竟然在考場上睡了過去,被監考老師搖醒時,卷子還有大半沒答。
“再這樣下去,高考就完了。”父母急得團團轉,卻無計可施。
四月底的一個雨夜,我正複習古文,那些影子又出現了。這次它們不像往常那樣安靜,而是在房間裡飄忽移動,讓我心煩意亂。
“你們到底要乾什麼!”我忍不住喊道,將手中的《古文觀止》摔在桌上。
就在這時,最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書中飄起淡淡金光,一個穿著青衫、頭戴方巾的老者從光中顯現,袖袍一拂,那些影子頓時消散無蹤。
我目瞪口呆,掐了自己一把,確信不是做夢。
“汝勿驚。”老者向我拱手,“吾乃書魂,守護典籍千年,今見汝受困於墨影,特來相助。”
“書、書魂?”我結結巴巴地問,“那些影子是什麼?”
“墨影乃倦怠之氣所化,專擾讀書人。”老者解釋道,“汝雖勤學,卻心無真趣,徒以應試為的,故精氣日衰,墨影乘虛而入。”
我怔住了。確實,我從沒真正愛過學習,隻是被高考的壓力推著前進。
“然汝方才摔書泄憤,反倒顯露出幾分真性情。”書魂捋須微笑,“若願尋回讀書之樂,墨影自退。”
那晚,書魂教我如何欣賞文字中的美與智慧,而不是死記硬背。說來也怪,當他講解《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我眼前仿佛真的出現了那般壯美的景象。
自那以後,書魂每晚都會出現,從不同的書中飄出,教我領略讀書的真諦。他說自己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對知識的熱愛凝聚而成的精靈,隻有真心求學者才能得見。
跟著書魂,我重新發現了學習的樂趣。讀杜甫不再是為了默寫詩句,而是感受他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懷;學曆史不再是為了記住年代事件,而是理解人類文明發展的波瀾壯闊。
說來也怪,自從心態改變,我的身體竟然一天天好起來,臉色紅潤了,精力充沛了,那些呼喚和影子也再沒出現過。
高考前一天晚上,書魂最後一次現身。
“明日大考,吾不可再至,免擾汝心。”他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支毛筆,“此乃翰墨,留與汝。危急時握之,可靜心凝神。”
我接過毛筆,心中不舍:“高考後,我還能見到您嗎?”
書魂微笑:“吾本為汝心中之愛所化,若真知讀書之樂,吾自在汝心中。”
說完,他化作點點金光,消散在夜風中。
高考那天,考場異常安靜。答到語文作文時,題目是“論讀書的意義”。我思如泉湧,將書魂教我的點點滴滴化作文字,一筆一劃寫得真切動人。
就在考試即將結束時,我突然聽見遠處傳來熟悉的呼喚:“小遠——”
我心頭一緊,手中的筆差點掉落。那聲音又來了!慌亂中,我摸到了口袋裡的毛筆,緊緊握住。
一股暖流從手心傳遍全身,耳邊的呼喚消失了。我定下心神,繼續答題,直到終場鈴響。
後來,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心儀的大學。每當有人問我學習的秘訣,我總會講起書魂的故事。
大多數人以為那隻是壓力產生的幻覺,隻有我知道,那段經曆多麼真實。至今我仍保存著那支毛筆,雖然從未再用過,但它提醒著我:真正的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出於對知識最純粹的熱愛。
而那個曾經體弱多病、總是被幻聽幻視困擾的高中生,終於在書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寧靜世界。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