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鞘——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暮春。
含風殿內,空氣沉悶,藥香彌漫。
病榻之上,李世民已是形容枯槁,身形消瘦。
他緩緩抬手,示意內侍上前。
“衛公這幾日,可有動靜?”李世民的聲音微弱而疲憊。
內侍恭謹答道:“衛公仍是稱病在家,這幾日病得更重了,據您派過去的宮人傳信,衛公已神誌不清……”
嗬......嗬......
大唐皇帝呼吸急促,掙紮著想要起身。
侍立一旁的長孫無忌撲上前去,伏身在李世民耳邊竊語:“陛下可是擔心藥師將軍?”
“‘朕......要去看望李將軍。’”
長孫無忌想要使力將李世民安撫在塌上,可這會已經恢複了清明的大皇帝怎會如他的願,力氣大的很,他無奈隻好讓陛下枕在他的大腿上,側著身,話還未出淚水已經流下:
“陛下,您不能去啊......”
長孫無忌涕淚縱橫,聲音嘶啞:“陛下,您龍體欠安……您若再有差池,大唐江山何寄?”
李世民虛弱地推著他的手臂,那股源自帝王本能的力氣,竟讓長孫無忌一時難以抵擋。
“輔機……你……你不懂……”
李世民劇烈地喘息著,眼中卻閃動著一種清明而執拗的光。
“臣怎會不懂!”長孫無忌伏地叩首,“衛公是國之棟梁,可陛下是天啊!天若塌了,棟梁何存?”
“他不是棟梁……”李世民搖頭,目光仿佛穿透了殿頂,望向了遙遠的北方,“他是朕的……劍鞘。”
長孫無忌一怔,默然束手。
「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李靖病情急劇惡化,當時也已病重的李世民堅持親臨病榻看望。
及見李靖模樣,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您是朕平生故人,對國家有功。如今病到這種地步,朕為您感到擔憂。”」
含風殿
一名小內侍跌跌撞撞地就要往殿內闖去,被守在殿外的大宰相長孫無忌蹙眉攔下:
“何事慌慌張張?誰教你的規矩?!”
內侍連忙謝罪,連道發生了大事忘了讓人通傳。
“過來說。”
小內侍附在長孫無忌耳邊咕嘰咕嘰,直到年輕的內侍已經走遠了,殿外無人後,這位熬了二十年才出頭的大宰相依舊怔在遠處。
吱呀~
長孫無忌拉開內屋的屏風,裡麵的大唐皇帝今日氣色不錯,正悠哉的坐在軟榻上看書,聽到動靜隻是淺淺的瞥了一眼,“何事?”
“陛下......”
李世民抬眸見到大舅哥這般扭捏模樣頓時不喜,擰著眉頭直勾勾的盯著他。
長孫無忌斟酌著字句,沉吟道:“李靖將軍,他去了。”
大唐皇帝默然,抿了抿嘴後挪開了目光,怔怔的看向屏風。
“為什麼......”
“為什麼他們都走在了我的前麵?”
“李將軍呐...”大唐皇帝顫巍巍的挪動身體,麵向長安城的方向,泣聲道:
“路上珍重啊!”
「公元649年七月二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諸夏一代軍神,大唐衛國公、後世的天庭降魔大元帥托塔天王李靖溘然長逝,年七十九歲。」
「李世民親自下詔主持,冊贈他為司徒、並州都督,賜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諡號為“景武”。」
與此同時
長安城莒國公府
絲竹管弦,宴樂繽紛。
被眾人簇擁在上首、穿著華麗衣服的花白老人左右各抱著一名貌美的舞姬,身後還有年輕的小婢為他捏肩放鬆。
“好!跳的好!都有賞!哈哈哈哈......”
老者喝得醉醺醺的,看到儘興處大手一揮就是賞賜。
“爺!”
國公府的下人陡然闖入,絲竹之聲暫頓,那人行禮後急步匆匆趕到近前。
老者有些不耐煩,輕拍嬌羞的婢女後臀:“去吧美人......”
下人俯身通傳。
“什麼?你說真的?”
“爺,千真萬確!”那下人信誓旦旦道:“采買的家丁都看見他家府上掛素了,據說皇帝在郊外行宮已經知曉了,後事詔書即刻送到。”
華服老人撚須微怔,手指在揉搓著直到不小心一個用力扯下了一根胡須,吃痛後他才回神過來,整個人臉色瞬間紅暈,比剛才喝酒還要興奮。
“好事啊......不對......不不不......”
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這話不太合適,老者立馬擠出一副哭喪的表情,隻是看著很假。
“嗚嗚嗚......李將軍,你怎麼就去死了呢!”
......
「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河間郡王李孝恭在家中飲酒時突然發病去世,時年五十歲。」
「唐太宗聞訊落淚,親自為李孝恭素服舉哀,哭的十分傷心。同時下令追贈李孝恭為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諡號為“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長安城河間王府,大唐皇帝親臨葬禮,為他的堂兄送彆。
「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尚書左仆射蕭瑀因誣告房玄齡謀反再次被貶出京,這是他的第六次被罷相。」
“陛下,蕭皇後病重了。”
“著人去探望一下吧......怎麼會突然病重了?”
“蕭皇後聽聞您又貶了她弟弟,憂慮蕭相一把年紀了還不穩重,怕他路上身子熬不住,憂疾成疾。”
“這個蕭瑀啊!氣死朕了,天天找事!都怪楊廣給他慣出來的臭毛病!去去去,朕煩得很......等等......著旨意恢複蕭瑀的宋國公爵,令他即刻回京探親!”
「貞觀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在送彆了自己的親姐姐後,漢丞相蕭何之後、南梁明帝之子、大隋外戚、大唐宋國公蕭瑀病逝,終年74歲。」
“誌玄啊大聲),你不用操心家裡事了,朕給你兒子封了官。”
“陛下喘氣),犬子無能......得此大位愧對朝廷......有您賜予臣的爵位,就足夠留給子孫享不儘的富貴了。”
“陛下......臣請您將這個官位給臣的弟弟,他的能力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