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魏忠賢的崛起——客氏的影子
紫禁城的風,仿佛一夜之間就帶上了閹人特有的陰柔與粘膩。泰昌帝的棺槨尚未移入山陵,新皇朱由校的登基大典也還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但宮裡的空氣,卻悄然發生了某種微妙而致命的變化。
朱由檢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信王府,寬大粗糙的斬衰孝服還掛在身上,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香燭和紙灰味兒。方正化無聲地侍立一旁,眼神比往日更加警惕。王心之小心翼翼地端來熱水和乾淨的素色常服,大氣不敢出。
“殿下,您……節哀。”王心之看著自家殿下略顯蒼白的小臉,低聲勸慰。
朱由檢沒說話,隻是揮揮手,示意他放下東西出去。他坐在窗邊的椅子上,望著窗外庭院裡新掛上的白幡在風中無力地飄動,眼神卻異常清亮。哀?或許有一點,為一個隻見過幾麵、印象模糊的皇兄。但此刻占據他心神的,是乾清宮靈前那令人心悸的一幕幕——朱由校的茫然恐懼,客氏那精明的、帶著掌控欲的眼神,魏忠賢那如同毒蛇般蟄伏的陰冷,以及朝臣勳貴們在梓宮前就已開始的赤裸裸的權力角逐。
曆史的車輪正沿著他記憶中的軌跡,不可阻擋地向前碾壓。而他,必須在這滔天巨浪中,扮演好那個“無害”的信王。
“方正化。”朱由檢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奴婢在。”
“這幾日,宮裡宮外,有什麼特彆的風吹草動?”朱由檢端起微溫的茶杯,小口啜飲,眼神卻銳利如刀。
方正化立刻躬身,聲音壓得極低,帶著情報人員特有的精準:“回殿下,皇長子殿下……不,是新帝陛下,自靈前回宮後,便深居乾清宮偏殿,除客氏夫人及少數近侍外,幾乎不見外人。朝臣遞上的奏疏,皆由司禮監代轉。內閣幾位閣老數次求見,皆被客氏夫人以‘陛下悲痛過度,龍體欠安’為由婉拒。”
“哦?”朱由檢指尖輕輕敲擊著茶杯,“那……魏忠賢呢?”
“魏公公……”方正化的語氣帶上了一絲凝重,“其活動異常頻繁。司禮監內,原本秉筆太監王安公公尚能主事,但這兩日,奴婢聽聞,魏公公在司禮監行走,儼然已有主事之姿。他頻繁出入乾清宮偏殿,與客氏夫人密談。更關鍵的是……”他頓了頓,“東廠那邊,原提督太監病重不起,陛下……據說是客氏夫人提議,已下旨由魏忠賢暫代提督東廠事!聖旨已明發!”
啪嗒!
朱由檢手中的茶杯蓋輕輕磕在杯沿上,發出清脆的一聲響。雖然早有預料,但聽到“提督東廠”這四個字從方正化口中確認,他的心還是猛地一沉!
東廠!這個令大明百官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這個能越過刑部、大理寺,隨意偵緝、逮捕、刑訊的恐怖機器,此刻,竟然落入了魏忠賢之手!這簡直是給一頭饑腸轆轆的惡虎,遞上了最鋒利的爪牙!
“王安呢?他就沒什麼反應?”朱由檢追問。王安是宮裡少有的正直老太監,也是魏忠賢掌權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方正化搖搖頭:“王安公公……處境堪憂。奴婢聽聞,魏忠賢在陛下麵前,多次隱晦提及王安公公‘年邁昏聵’、‘辦事不力’,甚至……影射其與外朝某些大臣‘過從甚密’。客氏夫人也在旁幫腔。陛下似乎……頗為信任魏、客二人之言。”
朱由檢冷笑一聲。汙蔑、構陷,排除異己,這是閹黨起家的老套路了。王安一個無權無勢的老太監,如何能抵擋住魏忠賢和客氏這對內外勾結的組合拳?朱由校那個木匠皇帝,耳根子軟,又極度依賴客氏這個“貼心人”,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是必然的。
“還有,”方正化繼續道,“內廷二十四衙門中,一些關鍵位置,如禦馬監、尚膳監、印綬監的掌印、僉書太監,已開始悄然換人。奴婢查探到,新上任者,多與魏忠賢有舊,或是其同鄉、親信。動作極快,且……無聲無息。”
滲透!清洗!魏忠賢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將他的人安插到內廷的每一個神經末梢!掌控了皇帝的生活起居尚膳監)、兵符印信印綬監)、宮廷衛隊禦馬監),就等於掌控了整個內廷!再加上東廠這把懸在百官頭上的利劍……
朱由檢感到一股寒意順著脊椎爬上來。魏忠賢的崛起速度,比他預想的還要快,還要狠!
就在這時,王府管事王心之在門外低聲稟報:“殿下,宮裡來人了。是……魏公公派來的。”
朱由檢和方正化對視一眼。來了!
“請進來。”朱由檢立刻收斂起所有鋒芒,臉上迅速換上一種符合他年齡的、帶著些許疲憊和茫然的神色,身體也微微佝僂了些,仿佛還沒從喪兄之痛中緩過神來。
一個麵皮白淨、眉眼帶著幾分精明算計的中年太監,在兩名小太監的陪同下走了進來。他穿著光祿寺少監的服飾內官官職),臉上堆著恰到好處的、帶著諂媚和恭敬的笑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奴婢光祿寺少監王體乾,奉司禮監魏公公之命,特來拜見信王殿下。”王體乾規規矩矩地行禮,聲音尖細悅耳。
朱由檢心中一動。王體乾!這也是曆史上魏忠賢“五虎”之一的核心黨羽!派他來,分量不輕。
“王公公免禮。”朱由檢的聲音帶著一絲“虛弱”的沙啞,“不知魏公公有何吩咐?”
“哎喲,殿下折煞奴婢了!吩咐不敢當!”王體乾連忙擺手,臉上笑容更盛,“魏公公是惦記著殿下!新帝登基在即,諸事繁雜,魏公公日理萬機,卻還時刻掛念著殿下您年幼失怙指名義上的父親泰昌帝),又‘體弱多病’,恐哀傷過度,傷了身子。這不,特意命奴婢送來幾樣小玩意兒,給殿下解解悶,寬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