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皇莊深處,被巧妙改造的“工坊區”熱氣蒸騰,與京城裡肅殺壓抑的廠衛陰雲仿佛是兩個世界。方正化帶著一身從京城沾染的寒意匆匆趕回時,正看到自家殿下裹著件半舊的皮裘,像個監工頭子似的,蹲在新建的三座高爐旁,和宋應星以及幾個核心工匠頭子指指點點。
爐火熊熊,將冬日的寒氣驅散殆儘,空氣裡彌漫著焦炭燃燒特有的、略帶硫磺和金屬氣息的灼熱味道,還有鐵水未出時那種沉甸甸的期待感。方正化剛靠近,就覺得一股熱浪撲麵而來,額角瞬間就沁出了細汗。
“殿下,您要的‘死亡凝視’,李總旗那邊已經安排下去了。”方正化湊到朱由檢耳邊,低聲彙報,順便把李若璉那邊執行過程的細節,尤其是黑塔和鷂子那“欲語還休”的精彩表演,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遍。
朱由檢聽得嘴角直往上翹,尤其是想象到洪承疇那張煞白的臉和暈開的墨跡,差點沒笑出聲。他拍了拍方正化的肩膀,眼睛卻還盯著爐膛裡跳躍的橙紅色火焰:“乾得不錯!回頭記得把‘信王醉’和玻璃鏡給黑塔他們送去,演員工資不能拖欠。”他頓了頓,補充道,“讓李若璉盯緊點,看那條‘小魚’下一步怎麼遊。工部那邊,也留個心眼,彆讓真番子攪了局。”
“奴婢明白。”方正化應道,隨即也把注意力轉向了眼前這三座如同沉默巨獸般的土高爐,“殿下,這新爐…看著比之前的雄壯不少?”
“那是!”旁邊一個胡子拉碴、渾身煙火氣的工匠頭子老王,嗓門洪亮,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按殿下的法子,這爐膛加高加寬了,爐壁也厚實,用的耐火泥是宋先生帶著俺們反複試出來的,耐燒!一次能裝下的料,頂過去小爐子兩倍還多!”
宋應星也顧不上擦額頭的汗,眼睛亮得驚人,他手裡拿著炭筆和一張畫滿算符的紙,接口道:“殿下所言‘規模化’,關鍵便在於此!單爐產量提升,三爐齊開,再輔以新的鼓風之法…”他指了指高爐側麵連接的一個結構更複雜、體積也更大的木製風箱,幾個壯實的工匠正喊著號子,有節奏地合力推拉著,“此風箱之力,遠勝舊物,送入爐內之風更疾更勻,焦炭燃燒方能更充分!”
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這正是他想要的。小打小鬨的實驗室級彆生產,無法支撐他未來的計劃。軍工需要鋼鐵,基建需要鋼鐵,沒有源源不斷的優質生鐵,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焦炭煉鐵的技術路線在之前的單爐試驗中已經打通,現在要做的就是複製、放大、穩定!
“焦炭供應跟得上嗎?”朱由檢問向另一個負責原料的管事。
“回殿下,沒問題!”那管事拍著胸脯,“您畫的那個‘乾餾窯’,咱一口氣建了五座!西山產的好煤,管夠!燒出來的焦炭,成色比之前還穩,碎末也少。專門辟了地方存放,防著雨雪潮氣。”
“好!”朱由檢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那還等什麼?老王,點火!”
“點火咯——!”老王扯著嗓子吼了一聲,聲震工坊。
早已準備就緒的工匠們立刻行動起來。經驗最老道的師傅手持長長的火把,小心翼翼地從預留的觀察孔伸入爐膛底部。乾燥的引火物瞬間被點燃,橘黃色的火苗貪婪地舔舐著上方堆積的焦炭塊。很快,細微的劈啪聲響起,焦炭特有的藍紫色火焰開始穩定地升騰。
“鼓風!”老王又是一聲令下。
“嘿——喲!嘿——喲!”推拉巨型風箱的壯漢們齊聲呼喝,肌肉虯結的手臂爆發出力量。沉重的風箱連杆被奮力推動,發出沉悶而有力的“呼哧——呼哧——”聲。強勁的氣流通過陶土管道,猛烈地灌入爐膛底部。
“轟!”
仿佛沉睡的巨獸被喚醒,爐膛內猛然爆發出更熾烈、更洶湧的咆哮!藍紫色的火焰瞬間轉化為刺目的白熾色,火舌瘋狂地向上卷湧,幾乎要舔舐到爐頂。灼熱的氣浪撲麵而來,逼得人不由自主地後退幾步,連呼吸都帶著灼燒感。整個工坊區的溫度驟然飆升。
“加料!”老王的聲音在風箱的呼哧聲和火焰的咆哮中依然清晰。
幾個工匠配合默契,用特製的長柄鐵鍬,將按比例混合好的優質鐵礦石經過初步破碎篩選)和石灰石熔劑,從高爐頂部的加料口均勻地傾倒下去。沉重的礦石砸在通紅的焦炭層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隨即被那恐怖的高溫吞噬。
朱由檢站在安全距離外,感受著腳下大地傳來的微微震動,看著那三座高爐如同噴發的微型火山,吞吐著毀滅與創造的力量。這原始的工業力量感,讓他這個來自現代的靈魂也感到一陣心潮澎湃。這,才是改變時代的基石!
時間在灼熱中緩緩流逝。工匠們各司其職,緊張而有序。負責觀察爐火的師傅,臉上映照著跳動的火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爐膛內鐵礦石融化的跡象。拉風箱的漢子們汗流浹背,號子聲卻越來越響,帶著一種與火搏鬥的豪邁。空氣中焦糊味和金屬味愈發濃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下,”宋應星拿著炭筆,在一張表格上飛快地記錄著什麼,“您要求的這個‘生產日誌’,果然精妙!何時點火,何時鼓風,風箱推拉頻率,加料批次、重量,焦炭與礦石比例,甚至…連這爐膛不同位置的溫度估算通過觀察火焰顏色和鐵水流動),都一一記錄在案。日後複盤,優劣得失,一目了然!”
朱由檢湊過去看了看。表格橫平豎直,項目清晰,雖然記錄用的是繁體字和簡單符號,但已經初具現代生產管理的雛形。“這叫用數據說話,宋先生。”他笑道,“經驗固然寶貴,但隻有變成可記錄、可比較、可複製的數據,才能讓好的經驗穩定下來,讓差的地方找到原因改進。以後,這就是咱們工坊的鐵律!”
老王也湊過來看,撓了撓頭:“殿下,這…這表格好是好,就是俺們這些大老粗,看著有點眼暈,還得勞煩識字的兄弟幫忙記…”
“眼暈也得學!”朱由檢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以後咱們的產業會越來越大,不會看表格,不會算數,怎麼當大匠頭?老王,你可是要當‘鋼鐵元帥’的人,這點小門檻,必須跨過去!”老王被“鋼鐵元帥”這名頭唬得一愣,隨即咧開嘴嘿嘿傻笑,又有點發愁地瞅著那表格。
就在這時,負責觀察的師傅猛地大喊:“出鐵口!見紅了!快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