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皇莊試種耐寒薯_在造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在造大明 > 第60章 皇莊試種耐寒薯

第60章 皇莊試種耐寒薯(1 / 2)

信王府偏殿的窗欞外,幾株翠綠的西瓜藤在精心澆灌下長得正歡,藤蔓舒展,毛茸茸的小西瓜雛形初顯,迎著五月的陽光,一派生機勃勃。

殿內,氣氛卻截然不同。

陳子安被安置在了離工坊不遠的一處僻靜小院。方正化特意選了個石磚鋪地的院子,美其名曰“清淨”,實則私心想著:萬一這位算盤精半夜技癢,那“喀啦喀啦”的巨響砸在石頭上,總比砸在木地板上傳得遠些吧?他還貼心地“附贈”了兩大盒上好的薄荷腦油給服侍陳子安的小太監,囑咐頭暈耳鳴時務必及時塗抹太陽穴——未雨綢繆,方大總管深諳此道。

此刻,陳子安正沉浸在新世界的狂喜與算盤的“折磨”中不可自拔。他麵前攤著幾本王府曆年陳舊的流水賬冊,旁邊是那架半人高的紫檀巨獸算盤。他一手執筆,在嶄新的空白賬簿上笨拙又興奮地嘗試書寫那些神奇的“簡單”符號——1、2、3……另一隻手則無意識地撥弄著算盤上巨大的算珠,嘴裡念念有詞:“…庫銀支出一千三百兩,購入西山石炭八百擔…嗯,石炭單價…按王爺所授除法…八百除一千三百…得…嗯?1.625兩每擔?不對不對,西山石炭市價不過八錢…嘶…有貓膩!”

“喀啦!喀啦!”沉悶的撞擊聲伴隨著他時而困惑、時而恍然、時而咬牙切齒的低語,透過院牆,隱隱約約地飄進隔壁方正化臨時處理公務的耳房。

方正化正提筆寫著給李若璉的密令,要求加強對陝甘流民動向的監控,特彆是那個“白水王二”。筆尖懸在半空,隔壁那規律性、帶著沉重質感的“喀啦”聲,如同小錘子精準地敲打著他緊繃的神經末梢。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將注意力集中在“王二”二字上,隔壁卻傳來陳子安一聲壓抑著興奮的低吼:“找到了!這裡!虛報三百兩!好個碩鼠!”

“啪嗒。”方正化手一抖,一滴濃墨滴在剛寫好的“二”字上,迅速暈染開一團黑汙。

方大總管麵無表情地看著那團墨跡,緩緩放下筆,伸手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陽穴。他默默地、堅定地,打開了手邊那個描金繪彩的精致小瓷盒,挖出一大坨清涼刺鼻的薄荷腦油,狠狠地、均勻地塗抹在自己的兩側太陽穴上。冰涼的刺激感直衝天靈蓋,讓他精神猛地一振,暫時壓下了那魔音貫腦般的“喀啦”聲和“碩鼠”的呐喊。

“來人。”方正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備車。去城外皇莊。”

惹不起,躲得起。方大總管決定去視察一下王爺惦記的西瓜秧,順便呼吸一下沒有算盤聲的新鮮空氣。

與此同時,信王府的主人也並未閒著。朱由檢一身親王常服,坐在一輛外表毫不起眼的青幔小車裡,車輪碾過京城略顯喧囂的街道,朝著西郊的皇莊駛去。車內,他正翻看著一本薄薄的手抄冊子,封皮上寫著三個清秀工整的楷字——《甘薯疏》。

“徐先生果然有心。”朱由檢指尖拂過書頁上關於番薯甘薯)栽種、育苗、儲藏方法的詳細記述,甚至還有應對“地寒”的一些土法經驗。這正是他前些日子以“好奇西夷作物”為由,通過隱秘渠道向罷官在家的徐光啟“請教”所得。徐光啟雖不知信王深意,但對傳播此等能活人無數的“嘉種”極為熱心,不僅傾囊相授,還附上了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

車駕並未駛向王府名下最大、最顯眼的皇莊,而是拐進了一條偏僻的鄉道,最終停在一處被低矮丘陵環抱、位置相對隱蔽的小型莊園門前。這裡管事的老太監姓王,五十多歲,乾瘦精悍,是方正化早年就安插下的可靠心腹,嘴嚴得像河蚌。

王管事早已得了信,帶著幾個同樣沉默寡言的莊戶漢子在門口恭敬等候。見朱由檢下車,連忙上前行禮,低聲道:“王爺萬安,東西都按方公公的吩咐備好了,就在後坡向陽的暖窖旁邊,圈了塊僻靜地,派了最靠得住的老張頭看著,閒雜人等一律不許靠近。”

朱由檢點點頭,沒多言語,示意王管事帶路。

穿過整齊的麥田和菜畦,繞過一片小樹林,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向陽的緩坡被新翻的泥土染成深褐色,散發著濕潤的土腥氣。坡地旁邊,依著山壁挖了個簡易的土窖,窖口用厚草簾子遮著。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坡地旁邊站著兩個人。

一個自然是老張頭,黝黑樸實的老農,搓著手,有些緊張地看著來人。

另一個,卻讓朱由檢略感意外——是宋應星。

這位未來的《天工開物》作者,此刻穿著一身半舊的靛藍布衣,褲腳還沾著泥點,正蹲在翻好的地壟旁,手裡捏著一小段紫紅色的、帶著嫩芽的奇怪藤蔓,看得入神,連王爺到了都沒察覺。他旁邊還放著一個打開的小布袋,裡麵露出幾個紡錘形、紅皮或黃皮的塊莖番薯),以及一些金燦燦、顆粒飽滿的種子玉米)。

“宋先生?”朱由檢出聲喚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啊?王爺!”宋應星這才回過神,慌忙起身行禮,臉上還帶著研究入迷被打斷的茫然,隨即又被興奮取代,“王爺您看!此物便是那‘甘薯’藤苗?還有這‘玉蜀黍’之種?形態果然與中土作物迥異!此藤節間生根之力甚強,觀其芽點生機勃勃,確係易活之物!隻是不知其習性究竟如何,耐旱否?耐寒否?對土質肥力又有何苛求?畝產真能如徐侍郎《疏》中所言,數倍於稻麥?”他一口氣問出來,眼睛亮晶晶的,完全沉浸在對新作物的好奇之中。

王管事在一旁聽得直咧嘴。這宋先生,真是個怪人!王爺弄來這些稀奇古怪的“西夷玩意兒”,這位倒好,比見了親兒子還親熱,一來就蹲地上研究半天了。

朱由檢看著宋應星這副癡迷模樣,倒是笑了。這才是他需要的人才!“宋先生果然慧眼。此二物,甘薯耐瘠薄,塊根深藏地下,可抗一定乾旱;玉蜀黍杆高葉闊,亦較耐旱。至於耐寒…這正是小王想在此處試種的原因之一。”他指了指這片向陽避風的坡地,“此地相對暖和些。具體習性,還需先生和老張頭一起,親手種下去,細細觀察記錄才是。”

他轉向老張頭:“老張,這塊地,還有這些種苗,就交給你和宋先生了。怎麼種,聽宋先生的。種下去之後,每日做了什麼,苗長得如何,天氣如何,地裡是乾是濕…所有細節,都要記下來。”他又指了指宋應星,“宋先生會教你用簡單的符號記錄,方便。”

老張頭連忙點頭哈腰:“王爺放心,小老兒一定儘心!宋先生讓咋乾就咋乾!”他心裡雖然對這些“番邦玩意兒”能種出啥不抱太大期望,但王爺吩咐了,又有看起來很懂行的宋先生指點,那就老老實實乾唄。

宋應星更是激動不已,能親手試種並記錄這等可能關係國計民生的新作物,簡直是夢寐以求的機會!“王爺放心!屬下定當殫精竭慮,詳實記錄,不負所托!”


最新小说: 我能賦予美女師尊係統 囚禁女帝後,女帝玩爽了 全族嫌她廢?魔尊竟為她折腰 無敵大帝:從贅婿開始橫推諸天 乾元天命 年代:邪本是道,我有仇必報 快穿炮灰:苟住!彆浪!活著萬歲 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 星際戰艦赤壁號劉關張天團曆險記 穹界強製入職:我在廢土撿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