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國!”張維賢進入殿中,竟不顧年老,便要行大禮。朱由檢快步上前扶住:“國公爺不必多禮!深夜勞您奔波,是孤之過。”
“監國哪裡話!”張維賢情緒激動,聲音洪亮,“老臣…老臣是來報喜,更是來表忠的!京城…京城已然光複!閹黨魁首儘數成擒!五城兵馬司現已聽從調遣,正協助錦衣衛巡街安民。百姓雖有驚擾,但未見大規模騷亂。監國…您…您真是…”他似乎想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這位一夜之間翻轉乾坤的少年親王,最終化作一聲長歎,“大明有幸!江山有幸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由檢心中最後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他扶著英國公的手臂微微用力:“非孤一人之功,乃上下將士用命,國公爺及諸位忠臣鼎力支持之果。此刻尚不是慶功之時,黎明將至,百事待興。”
“監國所言極是!”張維賢重重頓首,“老臣已傳令下去,凡我勳貴子弟、府上家丁,皆需出力,協助維持京城秩序,彈壓任何趁火打劫之輩!”
“有勞國公爺!”朱由檢要的就是這個態度。勳貴集團的公開支持和實際行動,對於穩定京城局麵至關重要。
送走激動不已的英國公,朱由檢重新走回窗前。東方的魚肚白已漸漸擴散,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紅。城市的輪廓在晨曦中逐漸清晰。
一夜的腥風血雨似乎正在悄然退去。喊殺聲和火銃聲已基本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漸漸響起的、規律而沉重的馬蹄聲和腳步聲——那是勝利者在巡視自己的戰場,宣告秩序的回歸。
偶爾,還有一兩聲短促的慘叫或嗬斥從某個深巷院落中傳出,那是最後的清剿和抓捕,如同巨鯨吞食小魚,已是尾聲中的漣漪。
北京城,這座帝國的中樞,在經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由火與劍主導的驚魂之夜後,正帶著滿身的創傷和迷茫,緩緩睜開雙眼,迎向一個未知的黎明。
朱由檢極目遠眺,他的目光似乎穿過了重重宮牆,看到了那些在黑暗中倒下的身影,看到了被抄沒的府邸中堆積如山的罪證和財帛,也看到了那些在忐忑不安中等待命運的官員,更看到了無數蜷縮在家中、對窗外巨變一無所知又恐懼無比的平民百姓。
他的心中沒有狂喜,隻有一種巨大的、沉甸甸的責任感驟然壓下。
“方正化。”他輕聲喚道。
“奴婢在。”
“傳孤的令:天明之後,即刻張榜安民。告知京城百姓,奸佞已除,社稷無恙。著五城兵馬司、錦衣衛加派巡邏,嚴懲任何趁亂盜竊、搶劫、造謠生事者。命順天府尹可能已換人或待換)開設粥棚,穩定民心。”
“是!”
“還有,”朱由檢頓了頓,“讓李若璉、還有你,儘快將昨夜行動的詳細紀要,以及初步整理的逆黨罪證、查抄清單,報來文華殿。”
“奴婢遵旨。”
方正化領命而去。
殿內再次隻剩下朱由檢一人。晨曦的第一縷光芒終於越過宮牆,透過窗欞,灑在冰冷的地磚上,拉出他長長的、孤獨的身影。
他緩緩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清晨微涼而帶著一絲血腥味的空氣。
這一夜,如烈火燎原,焚儘了盤踞廟堂多年的毒瘤。
這一夜,也如一道雷霆,將他——信王朱由檢,徹底推到了曆史舞台的最中央,再無退路。
天,亮了。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