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疫病突發,醫衛革新
崇禎四年的夏初,當孫傳庭在西北以鐵腕手段整頓軍政、鄭芝龍在海上權衡招安利弊之時,一場不期而至的災難悄然降臨京畿。
起初,隻是順天府下轄的通州某村莊傳來零星消息,說有數人突發寒熱,上吐下瀉,身上顯現詭異紫斑,不過三兩日便嘔血而亡。消息被當作尋常時疫,並未引起太多注意。
然而,瘟疫如同隱匿的鬼火,一旦尋得乾柴,便瞬間燃成燎原之勢。不過旬日,疫情沿漕河、官道迅速蔓延,通州、大興、宛平乃至京城外郭的貧民聚居區,紛紛告急!染病者眾,死亡人數直線攀升,一時間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和順天府的衙役們,依舊沿用老辦法:發現病家,便用石灰在門外劃個圈,插上一麵小小的黃旗,名曰“避疫”,實則等同於任其自生自滅,甚至將尚未斷氣的病人強行拖出城,扔進亂葬崗。恐慌之下,家家閉戶,街市蕭條,就連往日摩肩接踵的棋盤天街,也變得行人寥落,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絕望的恐懼和草木焚燒的嗆人氣味。
“瘟神下界了!”
“是奸虜散布的瘟毒!”
“朝廷無德,天降懲罰!”
各種荒誕恐怖的謠言甚囂塵上,衝擊著本就因清丈、科舉改製而暗流湧動的京城。溫體仁一黨的禦史,已然準備好了奏章,準備將這場瘟疫歸咎於“新政擾民,上天示警”。
紫禁城內,崇禎第一時間通過李若璉的錦衣衛獲得了最真實、最殘酷的情報。他站在坤寧宮的高處因周皇後擔憂皇子健康,崇禎近期多居於此處理緊急政務),遙望外城方向,眉頭緊鎖。他深知,這絕非什麼天罰,而極有可能是霍亂或鼠疫明末小冰河期常見)!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和公共衛生意識,一旦大規模爆發,死亡率將高得可怕,甚至可能直接摧毀他剛剛起步的改革!
“陛下,太醫院院使在外求見。”王承恩小心翼翼地上前稟報,臉上也帶著掩不住的憂色。
來的不僅是太醫院院使,還有幾位須發皆白的老太醫。幾人一進殿便跪倒在地,院使聲音發顫:“陛下!京畿突發大疫,來勢洶洶,病症酷烈,臣等翻閱古籍,疑是‘疙瘩瘟’鼠疫)或‘絞腸痧’霍亂)!此乃絕症,古今藥石難醫……為今之計,唯有……唯有請陛下頒旨,祈告天地,並……並嚴密封鎖疫區,以防擴散……”話中之意,幾乎是放棄了治療,隻能聽天由命和被動隔離。
若是往常的皇帝,或許真就隻能如此。但此刻的崇禎,眼中卻閃過一道基於科學認知的銳利光芒。
“祈告天地,若能禳災,世間便無餓死之人了!”崇禎聲音沉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封鎖隔離是對的,但絕非劃個圈、插麵旗了事!更非將病人棄之荒野!那不是防疫,是催命!”
他猛地轉身,語速極快:“王承恩,即刻傳朕口諭:第一,召徐光啟、宋應星即刻入宮!第二,著李若璉派一隊精明強乾、膽大心細的錦衣衛,聽候徐閣老調遣!第三,命京營調撥一隊士兵,歸宋應星指揮!”
太醫們麵麵相覷,不明所以。對付瘟疫,不找他們這些杏林國手,卻找格物院的工匠頭子?還要動用錦衣衛和京營士兵?
徐光啟和宋應星很快氣喘籲籲地趕到。崇禎沒有半句寒暄,直接指向案上一份他剛剛親手繪就的簡易示意圖和寫下的要點:
“徐先生,宋先生,如今大疫,非鬼神之過,實乃‘疫氣’或‘病菌’通過病人排泄物、唾沫乃至鼠蚤傳播!朕需要格物院和太醫院聯手,依此原則,即刻應對!”
他一條條下達指令,思路清晰得駭人:
“一、嚴格隔離與消毒!由李若璉的錦衣衛負責,以坊為單位,劃定疫區。但不是鎖死不管!調撥庫房石灰,由京營士兵組織人手,在所有疫區街道、院落遍灑石灰消毒!尤其是水井、溝渠周邊!”
“二、設立集中醫所!於城外擇一通風開闊之地,搭建營帳,由太醫院選派自願醫師入駐。將所有確診病人,全部移至此處集中診治看護!其原住所徹底消毒封閉!移送過程,人員需以沸水煮過的粗布蒙住口鼻!”
“三、水源與穢物管理!宋先生,你立刻帶人去格物院工坊,將所有蒸餾設備全力開工,不要提純酒精了,直接生產高濃度烈酒簡易蒸餾酒),優先供應醫所,用於擦拭病人身體、器具消毒以及醫師自身清潔!組織人手,深挖坑掩埋病人穢物,嚴禁倒入河渠!”
“四、信息公開與安撫!由徐先生總領,以《京報》發布安民告示,明確告知百姓疫情真相,非是天罰,乃是時氣,並詳細教授防疫之法:喝燒開的水、食物煮熟、勤以烈酒或皂角洗手、減少聚集、發現症狀立即上報!嚴厲斥責謠言,敢有散布謠言、恐慌人心者,錦衣衛拿問!”
“五、試製新藥!太醫院諸位,”崇禎看向已經聽呆了的太醫們,“朕知古籍中有用‘紫金錠’、‘蘇合香丸’等方嘗試治療此類急症。朕不強求一定能治愈,但請諸位儘力,基於原有方劑,結合新法,儘力一試!所有用藥記錄,必須詳實登記,以便後續總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套結合了隔離、消毒、公共衛生管理、信息公開和初步科學研究的綜合性防疫策略,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想象。徐光啟和宋應星眼中爆發出驚人的光彩,他們從皇帝的話語中,再次看到了那種超越時代的、洞悉事物本質的“格物”之光!
“臣等遵旨!必竭儘全力!”兩人激動萬分,領命而去。與束手無策的絕望相比,這種有明確方向和方法的感覺,讓他們熱血沸騰。
太醫院院使還有些猶豫:“陛下,這……集中病患,若醫師大量染疫……”
“所以需要嚴苛的消毒和防護!”崇禎目光如炬,“告訴願意進入醫所的醫師和學徒,朕重賞!其家小由朝廷供養!若不幸殉職,追贈官身,從優撫恤!但若畏縮不前……”他沒有說下去,但冰冷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防疫如救火,崇禎的旨意以最高效率被執行下去。
起初,阻力巨大。百姓不願親人被帶走,懷疑那是“送死營”;潑皮無賴趁機搶劫;一些胥吏陽奉陰違。
但李若璉的錦衣衛和京營士兵展現了高效的執行力。他們穿著用醋熏過的衣物,蒙著口鼻,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同時,由徐光啟主持的《京報》特刊詳細解釋了防疫原理和方法,並由大量胥吏、秀才在街頭巷尾宣讀,逐漸穩定了人心。
城外,一座巨大的隔離醫所迅速建立起來。石灰劃出的白線將其與外界清晰隔離。內部雖然條件簡陋,卻儘可能地做到了分區管理。宋應星帶人送來的烈酒和源源不斷的石灰成了最重要的物資。太醫院的醫師們懷著忐忑又悲壯的心情,嘗試著各種方劑,並嚴格按照要求記錄。
效果並非立竿見影,死亡依然每天都在發生。但變化的跡象開始顯現:隔離區外的疫情蔓延速度,似乎得到了遏製;集中管理後,病人的護理和用藥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那種被徹底拋棄的絕望感,開始被一種有序的、有組織的抗爭所取代。
半個月後,數據被初步統計出來。采用了新法防疫的片區和隔離醫所,死亡率較之以往同類瘟疫,以及同期仍處於混亂狀態的區域,顯著下降了近三成!尤其是嚴格執行了水源和消毒管理的地方,幾乎沒有新的爆發點!
消息傳回宮中,崇禎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雖然心情依舊沉重,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證明了一條新的道路是可行的!
徐光啟和宋應星激動地呈上詳細的總結報告,其中充滿了對皇帝“天縱奇才”、“深諳造化之理”的敬服。太醫院的院使也羞愧又敬佩地前來請罪,並表示希望太醫院也能派人學習“格物”之理。
崇禎站在殿內,對徐光啟和宋應星道:“看到了嗎?這便是格物之力!它不能憑空編出仙丹,卻能通過洞察規律,找到方法,從閻王爺手裡搶人!此次防疫之法,所有流程、數據,給朕詳細編訂成冊,名曰《崇禎防疫新編》,頒行天下州縣!今後,此即為應對類似疫情之規範!”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疫,仿佛一場嚴酷的實戰檢驗,不僅有效控製了災情,減少了人口損失,更極大地提升了“格物院”和“實學”的聲譽,向天下展示了科學思維和組織力量在應對現實危機中的巨大威力。
科學救國的理念,第一次如此直觀、如此深刻地,從工坊和課堂,走進了關係億萬生民的醫療衛生領域,紮下了堅實的根基。
第250章完)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