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陣白汽湧起。取出後,試樣表麵顏色變得更深。宋應星拿起一把銼刀用力去銼,隻留下極淺的痕跡,而以往的鐵料早已輕易被銼下碎屑。
“硬度!硬度也上來了!”一個技術吏員驚呼。
宋應星的手開始不受控製地發抖。他放下銼刀,拿起一把專門用來測試強度的工裝夾具,將淬火後的試樣固定好,然後令人緩緩施加壓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夾具發出令人牙酸的呻吟聲,那根小小的鋼條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卻依然頑強地保持著形狀,直至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值…
“崩”的一聲輕響,並非試樣斷裂,而是夾具的某個結構達到了極限!
現場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隻剩下爐子餘火的劈啪聲和眾人粗重的呼吸聲。
下一刻,狂喜的浪潮猛地爆發開來!
“成了!院長!我們成了!!”
“老天爺!這…這鋼!這真是鋼啊!”
“坩堝法!陛下說的坩堝法真的成了!”
工匠們激動得扔掉了手中的工具,互相捶打著,歡呼著,不少人甚至熱淚盈眶。他們親手鍛造出了超越這個時代認知的優質鋼材!這其中的意義,他們比誰都清楚!
宋應星怔怔地看著那根經曆了千錘百煉卻依然完好的鋼條試樣,又看了看那靜靜冷卻中的炮管粗坯,眼圈瞬間紅了。數月來的廢寢忘食、無數次失敗的壓力、朝堂之上的非議…所有的艱辛在這一刻得到了百倍的回報。他喃喃自語,聲音哽咽:“天佑大明…不,是陛下…是格物之學佑我大明!”
他猛地轉身,對身邊一個激動得不知所措的年輕工匠吼道:“還愣著乾什麼!快去稟告孫部長!不!直接備馬!我要親自進宮,麵聖!向陛下報喜!”
幾乎是同一時間,乾清宮西暖閣內,崇禎正對著遼東輿圖與李若璉呈上的密報凝神思索。沈陽傳來的情報如同陰雲籠罩在他心頭:皇太極的糧草籌措、與蒙古的勾結、可能的繞道入侵…這一切都預示著開春後必將有一場惡戰。
“皇太極啊皇太極,你果然不肯安分…”崇禎的手指重重地點在薊鎮、宣大一帶的長城防線上,“看來,三河之戰的教訓還不夠深刻。”
王承恩輕手輕腳地進來添茶,見皇帝眉頭緊鎖,不敢多言,隻是小聲提醒:“皇爺,宋應星宋大人在外求見,說是兵工廠有緊急要事稟報,看起來…像是天大的喜事?”
“喜事?”崇禎從地圖上抬起頭,微微一怔。如今能稱得上喜事的…他的心突然猛跳了一下,“快宣!”
宋應星幾乎是衝進來的,官帽都跑歪了,臉上又是煤灰又是淚痕,模樣狼狽不堪,卻激動得語無倫次:“陛下!陛下!成了!鋼…坩堝鋼!成了!性能…性能遠超預期!強韌無比!用來造炮管,炸膛率必能大減,壽命、射程都能大增!還有火銃槍管…”
他手舞足蹈,幾乎無法組織完整的語言,隻是將那塊曆經考驗的鋼條試樣高高舉過頭頂,如同進獻絕世珍寶。
崇禎一步上前,接過那塊尚帶餘溫的鋼條。入手沉甸甸,表麵還留著錘擊和淬火的痕跡,那致密的質感、堅硬的觸感,與他記憶中現代鋼鐵的片段印象隱隱重合。
他甚至沒有用工具測試,僅僅是握在手中,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與自豪便瞬間衝散了對遼東危局的憂慮!
這是劃時代的突破!
這是真正屬於大明的工業脊梁!
這是他帶來的知識,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結出的最堅實的果實!
“好!好!好!”崇禎連說三個好字,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他緊緊握住那塊鋼條,仿佛握住了未來的勝利,目光灼灼,亮得驚人:“宋愛卿,爾等立下了不世之功!此鋼於我大明,勝過十萬雄兵!”
他轉向王承恩,聲音因興奮而高亢:“傳旨!重賞‘龍熄之地’所有工匠及格物院相關人員!宋應星擢升工部右侍郎,仍兼格物院副院長,總理特種冶金事!將此鋼,命名為‘崇禎重器鋼’!”
“另,”崇禎的聲音沉穩下來,目光再次投向遼東地圖,嘴角卻勾起一絲冷峻而自信的弧度,“命令孫元化,即日起,全力以新鋼鍛製一批重型野戰炮和燧發槍管。朕要在皇太極的騎兵衝上來之前,先用這‘崇禎重器’,敲碎他的狼子野心!”
窗外,寒風依舊呼嘯。但暖閣之內,一塊堅鋼的出現,仿佛已為大明注入了全新的、無堅不摧的勇氣與力量。
技術的利劍已然鑄成,隻待出鞘飲血,震懾寰宇。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