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皇太極西進,薊鎮告急
乾清宮的暖閣內,燭火通明,將朱由檢年輕卻已刻上深沉印記的臉龐映照得忽明忽暗。他指尖正劃過一幅巨大的《九邊重鎮輿圖》,遼東、薊鎮、宣大……每一處關隘山河都了然於胸。自登基以來,他無一日不殫精竭慮,將前世所學與今世之權熔鑄一爐,所為的,便是扭轉那傾覆之局,重鑄大明脊梁。
新政甫開,百廢待興,格物院漸入正軌,新軍初露鋒芒,海上鄭氏歸心,西北孫傳庭亦穩住陣腳。一切似乎正沿著他精心繪製的藍圖艱難卻堅定地前行。然而,朱由檢心中那根關於遼東的弦,從未有片刻鬆弛。他深知,蟄伏的猛虎絕不會因獵人的準備而放棄撲食,隻會尋找更刁鑽的角度,發出更致命的一擊。
皇太極,這個同樣年輕卻雄才大略的對手,絕不會坐視大明喘息。
夜風穿過窗欞,帶來一絲深秋的寒意,吹得燭火輕輕搖曳。
驀地,一陣急促到堪稱慌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宮夜的寧靜,也瞬間繃緊了暖閣內外所有侍衛太監的神經。隨侍在側的王承恩眉頭一皺,正待出聲嗬斥,卻見心腹太監方正化已如一道幽影般疾步入內,他甚至來不及行全禮,聲音帶著一絲幾乎不曾在他身上出現過的急促:
“皇爺!八百裡加急!薊鎮巡撫王元雅、總督吳阿衡聯名急奏!”
朱由檢猛地抬頭,目光如電,落在方正化手中那封插著代表最緊急軍情的赤羽文書上。他心中那根弦,驟然發出一聲嗡鳴。
“呈上來!”
他的聲音沉穩,不見波瀾,但接過文書時,指尖那微不可察的一頓,暴露了內心的激蕩。迅速驗看火漆封印,撕開,目光如饑似渴地吞噬著上麵的每一個字。
暖閣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王承恩屏住呼吸,方正化垂手肅立,眼神卻緊緊跟隨著皇帝臉色的每一絲變化。
隻見朱由檢的眉頭越鎖越緊,臉色從最初的凝重迅速轉為鐵青,捏著奏報的手指因用力而指節發白。那薄薄的一紙文書,此刻卻重若千鈞,承載著足以令京師震動的噩耗。
“砰!”
朱由檢的手掌重重拍在鋪著地圖的紫檀木案上,震得筆架上的禦筆一陣亂顫。
“好一個皇太極!好一個避實擊虛!”他的聲音冷冽,如同淬火的寒冰,“果然還是走了這一步!”
王承恩和方正化心頭俱是一緊。
“皇爺,究竟是……”
朱由檢將塘報擲於案上,手指狠狠點向地圖上薊鎮防區的一處關隘:“皇太極親率建虜主力,並聯合蒙古喀爾喀部,自洪山、鬆棚子等處,破牆子嶺、青山口,已入塞內!其兵鋒銳不可當,連破明軍數道阻擊,如今正分兵四出,薊州一線已糜爛!其遊騎甚至已逼近通州一帶!”
“什麼?!牆子嶺、青山口?!”王承恩失聲驚呼,臉色煞白。那裡雖非最前沿,但亦是長城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竟被一舉突破!
方正化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捕捉到了關鍵:“皇爺,建虜主力一向徘徊遼西,此次竟不惜繞道千裡,聯合蒙古,從其側翼薄弱處破關……這是要直撲我京畿腹地!”
“不錯!”朱由檢目光銳利,仿佛已穿透宮牆,看到了遠方燃起的烽火,“寧錦防線固若金湯,孫元化經營得法,皇太極無隙可鑽。他便行此險招,欲效仿當年己巳之變,甚至想做得更絕!這是要避我新軍鋒芒,攻我必救之處,亂我新政之基!更要借此戰果,重振其內部威望,壓服蒙古諸部!”
他語速極快,每一個字都砸在聽者心上。曆史的軌跡雖有偏差,但宿敵的威脅卻以另一種更凶猛的方式提前到來。這一次,不再是曆史上袁崇煥匆匆率軍回援,而是他朱由檢,要親自麵對這席卷而來的鐵騎洪流!
“京師……京師震動否?”王承恩聲音發顫,己巳年建虜兵臨城下的恐慌記憶,似乎又籠罩了上來。
朱由檢冷哼一聲:“塘報至此,消息想必已瞞不住。傳朕旨意:九門提督、五城兵馬司即刻起全城戒嚴,加派巡哨,彈壓地麵,敢有散布謠言、煽動人心者,立斬不赦!令內閣諸臣、兵部、京營總督、錦衣衛指揮使即刻入宮議事!”
“奴才遵旨!”方正化毫不猶豫,立刻轉身出去安排。
王承恩急忙道:“皇爺,夜深露重,保重龍體啊……”
朱由檢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目光重新落回地圖,手指在薊州、通州、京師之間快速移動:“體魄焉有社稷重?朕這些年暗中儲備,改革軍製,打造利器,為的是什麼?不就是應對今日之局!皇太極以為朕還是那個倉皇無措的崇禎嗎?他打錯了算盤!”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壓抑不住的戰意和自信:“他不是想來嗎?好!那就在這京畿之地,讓他嘗嘗朕為他準備的新軍厲害!看看是他的弓馬嫻熟,還是朕的火器犀利!”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深宮中批閱奏章的皇帝,更像是回到了前世的實驗室,麵對一個複雜的難題,所有的知識、所有的準備都被調動起來,冷靜而狂熱地尋找著最優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快,內閣首輔李邦華、兵部尚書梁廷棟、新任京營總督原神機營主將)楊禦蕃、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等人匆匆趕至。眾人臉上皆帶著驚疑與凝重,顯然都已風聞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