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分兵劫掠,民心可用
薊州城下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空氣中依舊彌漫著刺鼻的火藥味和淡淡的血腥氣。城頭之上,明軍將士們一邊抓緊時間清理炮膛、搬運彈藥、搶救傷員,一邊仍難掩興奮地低聲交談著方才那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莽古爾泰前鋒的潰敗,如同一劑強心針,注入了這座剛剛經曆血火考驗的城池。
巡撫王元雅和總督吳阿衡臉上的惶恐已被劫後餘生的激動和些許紅潤所取代,兩人圍著孫元化,話語間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敬佩:“孫軍門用兵如神!火器之威,竟至於斯!真乃國之柱石!”他們此刻才真正明白,皇帝為何如此看重這位看似文弱的西學官員,其所依仗的,絕非虛言。
然而,孫元化臉上卻不見絲毫輕鬆。他舉著千裡鏡,眉頭緊鎖,死死盯著後金軍潰退的方向,語氣凝重如山:“二位大人切莫高興太早。莽古爾泰隻是一頭撞上了鐵板的鬣狗,真正的猛虎,尚未真正發力。”
他放下望遠鏡,目光掃過城外那片狼藉的戰場,聲音低沉:“皇太極用兵,向來狡詐多變,豈會因一路前鋒受挫便輕易罷休?依我看,薊州城防堅固,火器犀利,他強攻不下,必然會另尋他法。”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判斷,一騎快馬從城外飛奔而至,馬上騎士是楊禦蕃派出的夜不收,渾身塵土,聲音急促:“報!孫軍門!楊將軍令卑職急報!建虜主力並未後撤,其大部繞過我軍外圍警戒線,正分兵數路,向西、向南漫野而去!看旗號,似是貝勒嶽托、阿濟格等人率領!”
“什麼?!”王元雅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聲音再次發顫,“他…他們不去彆處,難道是…是要分兵抄掠京畿各縣?!”
“正是!”孫元化猛地一拍垛口,眼中寒光閃爍,“好一個皇太極!好一個避實擊虛!他這是見薊州一時難下,便化整為零,以其騎兵之迅捷,避開我軍鋒芒,轉而洗劫周邊毫無防護的村鎮!此舉一來可擄掠糧草人口以戰養戰,二來可動搖我軍民之心,三來…或可誘使我軍分兵救援,從而露出破綻!”
他的分析如同冰水,澆滅了城頭剛剛升起的樂觀情緒。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讓後金鐵騎在富庶的京畿平原上放開手腳燒殺搶掠,其造成的破壞和恐慌,將遠超攻下一兩座城池。屆時,即便保住了薊州,京師外圍也將化為一片焦土,新政以來好不容易積累的民心和財富,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幾乎與此同時,一匹來自京師的快馬,背負著八百裡加急的旗號,直接衝入了薊州城門,將一份密封的皇帝手諭送到了孫元化手中。
孫元化迅速拆看,朱由檢那熟悉的、略帶一絲物理學者般冷靜精準的字跡躍然紙上:
“元化吾卿:捷報已悉,甚慰。然虜酋狡黠,必不甘受挫於堅城之下。朕料其必分兵四出,蹂躪地方,以亂我心、疲我師、充其囊。卿等固守薊州,無需分兵浪戰,此正中其調虎離山之下懷。朕已傳諭京畿各地:堅壁清野!令百姓攜糧畜速入城寨堡塢;組織鄉勇民壯,配合當地衛所官兵,據險而守,襲擾虜之後隊輜重;曉諭各處,朝廷大軍在薊州已挫敵鋒,援軍不日即至,望軍民一心,共禦外侮!朕,與你們同在!”
手諭的最後四個字,筆力千鈞,仿佛帶著皇帝的體溫和決絕的意誌。
孫元化看完,長長舒了一口氣,心中最大的顧慮瞬間消散。陛下遠在京師,竟對前線局勢判斷得如此精準,且對策如此清晰果斷!這與以往那些隻會空談“剿撫”、實則畏敵如虎的朝堂諸公,簡直是雲泥之彆!
“王巡撫,吳總督!”孫元化精神大振,立刻下令,“即刻將陛下旨意抄送傳達至薊州各縣、各鄉鎮堡!命令所有官衙、衛所,立刻執行堅壁清野之策!組織所有能組織的力量,保護百姓,襲擊小股虜騎!”
“是!下官末將)遵旨!”王、二人此刻再無猶豫,立刻領命而去。
皇帝的意誌,通過快馬和塘報,以驚人的速度向著京畿各地擴散。
……
距離薊州城數十裡外的張家莊,此刻正麵臨滅頂之災。一支約兩百人的後金騎兵,在一名甲喇額真的率領下,如同旋風般衝入了這個還算富庶的村莊。按照過往的經驗,他們期待的是四散奔逃的百姓、可以隨意搶奪的糧食牲畜、以及可以肆意發泄獸性的軟弱對象。
“搶光!燒光!男丁殺光!女人和孩童捆起來帶走!”甲喇額真揮舞著彎刀,發出猙獰的吼叫。騎兵們發出興奮的怪叫,策馬衝向那些低矮的土坯房。
然而,這一次,情況似乎有些不同。
村子裡並非空無一人,但也沒有驚慌失措的亂跑。急促的銅鑼聲在村中回蕩,男女老幼在幾名保長和裡長的組織下,正背著糧食、趕著豬羊,迅速卻並不混亂地向村後山丘上的一個早年廢棄的土堡轉移。而村口和一些關鍵路口,竟然用大車、樹枝和藤條設置了簡單的障礙物!數十名青壯鄉勇,手持鋼叉、獵弓、甚至還有幾杆鏽跡斑斑的老舊火銃,躲在障礙物和房屋之後,雖然臉上同樣寫滿了恐懼,手臂也在發抖,卻並沒有立刻潰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放箭!射死這些南蠻泥腿子!”甲喇額真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被挑釁的憤怒,下令騎射攻擊。
零星的箭矢射向村口,造成了一些混亂和幾聲慘叫。但鄉勇們也在一名老獵戶的指揮下,用獵弓和火銃進行了微弱的還擊。一支獵弓射出的箭,甚至僥幸射中了一名後金騎兵的馬腿,戰馬吃痛嘶鳴,將背上的騎士掀落在地。
這微不足道的抵抗,卻極大地遲滯了後金騎兵衝入村莊的速度。
“他阿姆的!這些兩腳羊竟敢反抗!”甲喇額真暴怒,正準備下令強攻。
就在這時,莊外道路上煙塵揚起,一小隊約二十人的明軍騎兵疾馳而來!他們並非京營新軍,而是來自附近衛所的普通夜不收和騎兵,裝備簡陋,但領隊的年輕總旗官卻毫無懼色,看到村莊遇襲,毫不猶豫地大喝:“弟兄們!纏住他們!給鄉親們撤退爭取時間!殺!”
這二十餘人竟悍不畏死地向著人數十倍於己的後金騎兵發起了衝鋒!他們遠遠地便用三眼銃和手銃進行了一輪齊射,雖然戰果寥寥,卻成功吸引了後金兵的注意力。
“分出一隊人,去宰了那些明狗!”甲喇額真不得不分兵應對。
趁此機會,張家莊的大部分百姓終於撤入了後山土堡,緊閉堡門。鄉勇們也且戰且退,向後山轉移。
後金兵雖然最終驅散了那隊明軍騎兵那名總旗官身負重傷,被部下拚死救走),並攻入了村莊,但收獲卻大為減少。村子裡值錢的東西和大部分糧食都被帶走了,隻剩下一些搬不動的粗重家具和沒來得及帶走的雞鴨。氣急敗壞的後金兵放火燒毀了房屋,濃煙滾滾衝天。
類似的場景,在京畿大地上多處上演。
在通州附近的一個鎮子,當地商戶在官府組織下,甚至自發籌資購買了十幾罐“猛火油”石油粗煉物),埋伏於鎮外必經之路的溝渠中。當一支後金劫掠小隊經過時,引燃火油,頓時燒成一片火海,雖然沒能造成太大傷亡,卻成功嚇退了敵軍,保住了鎮子。
在香河縣,一支百餘人的後金騎兵試圖強征民船渡河,卻遭到對岸村莊數百名鄉勇的集中箭射和土炮轟擊,雖然鄉勇的武器粗劣,準頭也差,但那密集的聲勢和拚死抵抗的決心,讓後金兵誤以為對岸有明軍大隊,最終不得不放棄渡河。
……
消息如同雪片般傳回薊州城和京師。
孫元化看著各地送來的戰報雖然多是描述小規模衝突和襲擾),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笑容。他對著身旁的楊禦蕃感歎道:“楊將軍,看見了嗎?這才是陛下新政最堅實的根基!百姓並非天生懦弱,過去畏敵如虎,乃因朝廷無能,保境安民不力,使他們看不到希望,隻能任人宰割。如今陛下勵精圖治,清丈田畝、減輕賦稅、推廣新糧、整頓吏治…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到了希望,他們便願意為了守護這份希望而拚命!這遍地烽火,處處抵抗,皇太極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他擄掠到的那點物資,恐怕還不夠彌補其損失和消耗!”
楊禦蕃重重點頭,他身為將領,更能體會這種“民心可用”帶來的戰略優勢:“孫軍門所言極是!建虜以往入寇,如入無人之境,百姓隻能引頸就戮。如今卻好似陷入了泥潭沼澤,每一步都艱難無比!末將已加派多股精銳小隊,主動出擊,專門伏擊其小股散兵和運糧隊!”
而在紫禁城中,朱由檢看著李若璉彙總來的情報,心中亦是感慨萬千。他來自後世,深知“人民戰爭”的偉力。他之所以不惜觸動利益集團也要推行那些惠民新政,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財政和糧食問題,更深遠的布局,便在於此——將大明的統治根基,從少數士紳官僚,真正深入到億萬黎民百姓之中。當每一個村莊都變成刺蝟,當每一個百姓都心向朝廷,任何外來入侵者,都將陷入滅頂之災。
“皇太極,”朱由檢望向東北方向,目光似乎穿透了宮牆,看到了那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對手正在軍帳中焦頭爛額,“你的騎兵或許天下無敵,但朕擁有的,是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不願再做奴隸的人!科技的代差,或許能贏得一場戰鬥;但人心的向背,終將決定整個戰爭的結局!”
“傳旨,重賞張家莊、通州、香河等處有功鄉勇及官軍!將其事跡刊載於邸報,傳諭天下!朕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保衛家園,人人有責;凡殺虜立功者,朕不吝封賞!”
皇帝的嘉獎和邸報的宣揚,以更快的速度反饋回地方,進一步激勵了京畿軍民的抗敵熱情。皇太極的分兵劫掠戰術,非但沒有達成預期目標,反而像是捅了一個巨大的馬蜂窩,整個京畿地區,從過去任人宰割的肥肉,變成了一塊處處鐵刺、啃不動咽不下的硬骨頭!
戰爭的主動權,正在悄然易手。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