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城頭遠眺 道阻且長_在造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在造大明 > 第300章 城頭遠眺 道阻且長

第300章 城頭遠眺 道阻且長(1 / 1)

第三百章城頭遠眺,道阻且長

子時已過,喧囂了一日的紫禁城終於沉入一片莊嚴肅穆的寂靜。冬夜的寒風掠過重重殿宇,吹動著簷角的風鈴,發出清冷孤寂的脆響,如同為這個古老帝國奏響的安眠曲,卻又隱隱透著某種不安的悸動。

乾清宮的暖閣內,燭火依舊通明。朱由檢——大明崇禎皇帝,輕輕合上最後一本關於漕運海運利弊比較的奏疏,指節分明的手指揉了揉微微發脹的太陽穴。禦案之上,奏章文書依舊堆疊如山,仿佛永遠也處理不完。遼東軍報、西北屯田進度、格物院經費申請、江南清丈田畝遭遇阻力的密奏、宗室祿米改革的反對聲浪……每一份都關係著國計民生,牽扯著新舊勢力的激烈博弈。

他推開沉重的紫檀木圈椅,站起身,骨骼發出輕微的脆響。拒絕了王承恩要為他披上大氅的舉動,隻穿著一身略顯單薄的明黃色常服,緩步走出暖閣,走向那通往乾清宮最高處露台的階梯。

王承恩手持一件厚厚的玄色貂毛大氅,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麵,臉上寫滿了擔憂,卻不敢多言。他知道,陛下又需要獨處的時刻了。這些年來,每當政務壓得喘不過氣,或是麵臨重大抉擇之時,陛下總會屏退左右,獨自登高望遠。

冰冷的漢白玉欄杆觸手生寒,凜冽的夜風瞬間穿透衣衫,卻讓朱由檢因熬夜而有些昏沉的頭腦為之一清。他憑欄而立,如同釘在這帝國心臟最高處的一尊雕像,深邃的目光越過紫禁城層層疊疊的金色琉璃瓦頂,投向下方沉睡的北京城,更投向那無邊無際、星河流轉的深邃夜空。

腳下的京城,大部分區域隱匿在濃重的黑暗裡,隻有零星幾點燈火,或許是巡更的梆子聲,或許是某個挑燈夜讀的寒窗,或許是仍在辛勤勞作的作坊。與白日的摩肩接踵、市井喧嘩相比,此時的寂靜更顯得真實而沉重。這就是他的京城,他的帝國中樞。“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景似乎還在昨日,卻又遙遠得如同前世的幻夢。

登基至今,已近四載。

四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他幾乎是以一種燃燒生命的方式在推動著這個龐大而腐朽的帝國戰車。從雷霆手段肅清閹黨,到頂住壓力啟用徐光啟、孫元化、孫傳庭等實乾派;從力排眾議設立格物院、推廣新學,到艱難地清丈田畝、整頓稅務;從嘔心瀝血打造新軍、改良火器,到最終在薊州城外野戰中重創皇太極,一雪薩爾滸以來明軍野戰不勝之恥……

一樁樁,一件件,如同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飛速閃過。有初掌大權時的如履薄冰,有技術突破時的欣喜若狂,有遭遇阻力時的憤怒無奈,更有三河大捷消息傳來時的揚眉吐氣!

成效是顯著的。國庫從連老鼠都餓跑的空虛狀態,到現在終於有了些許盈餘,雖然仍捉襟見肘,但至少能發出軍餉,能支撐起格物院那些“吞金”的項目。軍隊戰力脫胎換骨,新式火器成為邊關的定海神針,皇太極至少數年之內難有大規模南侵之力。西北流民在孫傳庭“剿撫並用、以工代賑”的鐵腕與懷柔下,漸趨安定,大規模的民變火苗被及時撲滅。格物院更是捷報頻傳,水泥、望遠鏡、改良火藥、燧發槍、乃至那台雖然粗糙卻意義非凡的蒸汽機模型……科技的星星之火,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頑強地蔓延。

然而,他心中的沉重感,並未有絲毫減輕,反而愈發清晰。

“行百裡者半九十。”他低聲吟誦出這句古語,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真正的挑戰,現在才剛剛開始。

改革的深水區,已然橫亙在眼前。清丈田畝、稅製改革,觸動了天下幾乎所有鄉紳官僚的核心利益,他們的反抗從明麵上的奏疏反對,轉入了更隱蔽、更頑固的地方性軟抵抗和陽奉陰違。宗室祿米改革,動的是老朱家自己人的奶酪,那些平日裡看似恭順的藩王宗親,背地裡串聯施壓的動作從未停止。科舉改製,加入實學內容,更是挖了天下讀書人“唯有讀書高”的祖墳,即便有徐光啟等大儒站台,來自傳統理學勢力的無形壓力依舊巨大,絕非幾次朝會辯論就能扭轉。

還有那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小冰河期!近年來愈發頻繁的旱災、蝗災、寒冬,每一次天災都在無情地消耗著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國力,考驗著新建立的救災體係,稍有不慎,便是流民遍地,烽煙再起。

而外部……皇太極雖遭重創,但後金政權並未瓦解,其韌性遠超想象,如同一匹受傷的孤狼,正躲在遼東的黑夜裡舔舐傷口,磨礪爪牙,隨時可能再次露出獠牙。西洋諸夷,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他們的大帆船依舊遊弋在東南沿海,貿易與掠奪並行,其技術優勢和組織能力,絕非短期內可以輕易超越。鄭芝龍雖已招安,但其龐大的海上勢力盤根錯節,對朝廷的忠誠度究竟有幾分,仍需時間檢驗。

這一切,都像是一張無形的大網,纏繞著這艘剛剛調整航向的大明巨艦,讓它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都需要克服無數的阻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朕做的……夠了嗎?對嗎?”一個極少出現的、屬於他個人而非皇帝的脆弱念頭,悄然浮上心間。四年來,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憑借著超越時代的知識和不容置疑的皇權,強行拖著這個帝國向前走。他乾綱獨斷,他力排眾議,他甚至可以預見未來數十年的危機。但有時候,他也會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滿朝文武,又有幾人能真正理解他那“蒸汽機”、“海權”、“全球格局”的構想?即便是最忠誠的徐光啟、孫元化,他們所理解的,恐怕也遠不及他心中藍圖的萬分之一。

這是一條無人走過的路,前方是迷霧,是荊棘,是萬丈深淵,也可能是一片前所未有的輝煌。他沒有任何先例可循,隻能依靠那點來自未來的微光,以及一個物理學家的嚴謹思維和帝王的決斷力,摸索前行。

寒風吹拂著他年輕卻已刻上淡淡倦容的臉龐,龍袍的下擺獵獵作響。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那點短暫的脆弱瞬間被壓了下去,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堅定。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是的,道路艱難漫長,但隻要走下去,就一定能抵達目標!他已經改變了那麼多,救活了那麼多人,將這個民族從曆史上那萬劫不複的深淵邊緣硬生生拉了回來!他沒有理由在此刻懷疑和退縮。

科技的種子已經播下,並且開始發芽。新軍的脊梁已經挺起,足以扞衛疆土。改革的共識正在朝野中緩慢形成,即便阻力重重,但堅冰已然被打破!徐光啟、宋應星、孫元化、孫傳庭、李若璉、沈廷揚……還有那些在格物院裡埋頭苦乾、在田間地頭推廣新作物、在講武堂裡學習新戰術的、默默無聞的人們,他們就是希望,就是未來!

他緩緩抬起頭,望向浩瀚的銀河。無數的星辰冰冷地閃爍,仿佛亙古不變地注視著人間的興衰榮辱。在那無垠的宇宙麵前,個人乃至一個王朝的奮鬥,似乎都渺小如塵埃。

但他的心中,卻有一股火焰在燃燒。

他不是曆史上的那個崇禎了。他不再是那個優柔寡斷、剛愎自用、最終身死國滅的悲劇皇帝。他是朱由檢,是擁有二十一世紀靈魂和知識的穿越者,是決心用科學和理性“再造大明”的物理皇帝!

眼前的困難固然巨大,但比起他剛剛重生時所麵對的那片絕望的死局,已然好了太多。他有了根基,有了班底,有了方向,更有了初步的成果和希望。

“那就走下去吧。”他對自己說,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看看朕這隻蝴蝶,最終能在這時空的長河中,掀起多大的風暴!”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黑暗中的京城,投向更遙遠的、不可見的四疆八荒。那裡有他浴血奮戰的將士,有他辛勤耕作的百姓,有他伏案鑽研的學者,也有他暗中潛伏的敵人和亟待解決的難題。

未來,注定不會平坦。內部的積弊需要更深層次的刮骨療毒,外部的威脅需要更強大的實力去懾服。科技的發展需要時間沉澱和積累,思想的變革更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

但這又如何?

他來了,他看見了,他正在征服!

夜風吹散了他心中最後一絲陰霾,隻剩下如磐石般的意誌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他緩緩張開雙臂,仿佛要將這整個星空、這整個天下擁抱入懷。

帝國的航船已經撥正了方向,乘著科技的東風,正駛向那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深藍。

長夜未儘,道阻且長。

但黎明終將到來。

而他,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必將帶領他的帝國,迎來那個輝煌的黎明。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不露臉電台主播,全網都在找我! 1960:開局俏寡婦上門 狩獵1985:槍槍爆頭餐餐有肉 什麼?他靠釣魚成世界首富? 九轉丹劫:廢材狂妃逆九天 西遊:悟空重生撿破爛,如來怕了 破案,我的直覺強得可怕 愛似星光,婚若暖陽 穿到哪裡苟哪裡 我在月宮娶了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