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種子戰爭_在造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在造大明 > 第337章 種子戰爭

第337章 種子戰爭(1 / 1)

時值崇禎八年深秋,北疆的烽火暫歇,黑龍江畔的金礦初顯效益,京沈鐵路的實驗段正一寸寸向龍興之地延伸。然而,養心殿東暖閣內,大明帝國的掌舵者朱由檢,此刻指尖劃過的地方,並非疆域輿圖,而是一份來自格物院農學所的密奏,以及幾株擺在禦案上的、其貌不揚的植物樣本。

“番薯、玉米、土豆……還有這名叫‘花生’的玩意,真能活人無數?”司禮監掌印太監方正化侍立一旁,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慮。他親眼見證了皇帝如何用奇思妙想打造出犀利火器、如何以雷霆手段肅清閹黨,但麵對這幾樣泥土氣息十足的根莖果實,他實在難以將其與“帝國根基”聯係起來。

朱由檢抬起眼,目光穿透雕花窗欞,仿佛看到了陝西赤地千裡、易子而食的慘狀——那是他靈魂深處來自另一個時空的記憶警鐘。“方正化,你可知,刀兵可靖邊患,卻難抵天災。小冰河期之下,北地苦寒,南境潦澇,唯有此等不擇地力、耐旱高產之物,方是我大明億萬生民度過饑饉的救命稻草。”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那份由宋應星親自撰寫的《美洲作物推廣疏》,語氣沉靜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這不是尋常農事,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種子戰爭’。”

恰在此時,門外傳來細碎腳步聲,內閣首輔徐光啟與戶部尚書李邦華聯袂求見。徐光啟須發皆白,但眼神矍鑠,手中捧著一卷更為詳儘的圖冊;李邦華則麵色凝重,眉宇間帶著戶部當家特有的審慎。

“陛下,”徐光啟躬身施禮,聲音帶著老臣特有的沉穩與激動,“格物院於京畿、山東、河南三地官田試種之新作物,今歲收成已初步統計完畢。番薯畝產最高可達二十石,土豆十五石,玉米亦有八石之數,遠超稻麥!且其耐瘠耐旱,坡地、沙壤皆可生長,實乃天賜祥瑞!”老臣臉上泛著紅光,仿佛年輕了十歲,他畢生倡導“農為邦本”,此刻見到如此神物,怎能不心潮澎湃。

李邦華接過話頭,語氣則務實得多:“陛下,產量確是可觀,然推廣之事,耗資不菲。購種、運輸、教導百姓種植之法,乃至應對可能的病蟲害,皆需銀錢支撐。去歲國庫雖略有盈餘,然北疆用兵、鐵路興建、海軍擴張,處處需錢。臣恐……”他頓了頓,沒有說下去,但意思不言自明:這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且回報周期長,風險未知。

朱由檢微微一笑,示意兩位重臣坐下。他早有準備,從禦案下抽出一份密檔:“邦華所慮,朕深知之。然你看此報——去歲僅因陝北歉收,朝廷賑災所費錢糧,折銀幾何?若未來三五年,華北、西北再逢大旱,流民百萬,剿撫之資又需幾何?兩相比較,眼前這點推廣費用,不過是九牛一毛。”他目光灼灼,“此乃‘防患於未然’之策,其利在千秋。銀錢之事,朕已令海事銀行撥付專款,並由沈廷揚的海商網絡,加緊從呂宋、爪哇乃至佛郎機人手中大量收購良種。務求明年開春,種子能分發至各府州縣!”

徐光啟撫掌讚歎:“陛下聖明!此乃以商養農,以海利陸之妙策!老臣建議,可仿效格物院工坊‘師傅帶徒弟’之法,於各地設‘農技指導所’,選派精通新法之老農或格物院生徒,下鄉傳授種植、儲藏之術。尤其這番薯,可育苗栽插,亦可切片直播,須得仔細教導,方得高產。”

“準!”朱由檢斬釘截鐵,“此事便由光啟先生總攬,農學所、戶部、地方官府協同辦理。朕要看到詳細的推廣章程,各州縣成效,納入地方官考成!種得好,朕不吝封賞;推諉懈怠者,革職查辦!”

就在這時,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殿外,得到允許後快步走入,低聲道:“陛下,溫閣老那邊,似乎有些動靜。他門下幾位禦史,近日頻頻與江南幾位致仕的糧紳往來,言語間,對推廣這些‘番邦異物’頗有微詞,說什麼‘背離祖製’,‘恐傷地力’,‘與民爭利’雲雲。”

暖閣內頓時一靜。徐光啟眉頭緊鎖,李邦華麵露憂色。他們都知道,以溫體仁為首的守舊勢力,絕不會坐視這項觸及傳統農業根基、並能極大增強皇權威望的政策順利推行。那些江南糧紳,更是擔心高產作物普及會導致糧價下跌,影響他們的利益。

朱由檢眼中寒光一閃,隨即斂去,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哦?與民爭利?他們口中的‘民’,怕是那些囤積居奇、盼著荒年牟利的豪紳吧!”他站起身,走到那盆生長旺盛的番薯藤前,輕輕掐下一片嫩葉,“傳朕口諭給都察院,讓他們也派員下去,看看真正的‘民’——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是願意守著畝產兩三石的稻麥看天吃飯,還是願意種下這畝產二十石的活命糧!”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三位心腹重臣,語氣變得無比堅定:“這場種子戰爭,我們不僅要打贏,還要贏得漂亮!要讓全天下人都看到,朕和大明,能給他們的不是空談道德文章,而是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的糧食!誰若敢在這件事上使絆子……”他沒有說下去,但那股自登基以來便縈繞不散的鐵血氣息,讓在場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儘的威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若璉,”皇帝的聲音緩和下來,“你的錦衣衛,除了盯緊朝堂,也要留意地方。推廣過程中,若有胥吏趁機盤剝百姓、克扣種糧,或是有豪強阻撓種植、破壞田畝,一經發現,無論涉及何人,立即鎖拿,嚴懲不貸!朕許你先斬後奏之權!”

“臣,遵旨!”李若璉單膝跪地,聲音鏗鏘。他深知,這道命令意味著錦衣衛的觸角將更深地介入地方事務,而這正合他整頓吏治、清除積弊的心意。

徐光啟與李邦華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振奮與決心。皇帝此舉,不僅是推廣新作物,更是借此機會,將朝廷的權威和惠民政策直接貫徹到基層,打破地方豪強和貪官汙吏的中間阻隔。

“好了,”朱由檢擺擺手,語氣重新變得平和,“具體細則,你們下去詳議。光啟先生,尤其是這土豆發芽有毒、必須深種,番薯儲藏地窖要防凍防濕等關鍵要點,務必讓每一個農技指導所的人爛熟於心,編成通俗易懂的農書,廣為散發。”

“老臣領旨,定當竭儘全力!”徐光啟躬身應道。

君臣又商議了片刻細節,徐光啟和李邦華才告退離去。李若璉也領命而去,布置針對性的監控任務。

暖閣內恢複了安靜,隻剩下朱由檢和方正化。方正化默默上前,為皇帝換上一杯熱茶,輕聲道:“皇爺,您為這天下蒼生,真是操碎了心。這些海外之物,若真能解萬民饑饉,實乃功德無量。”

朱由檢接過茶盞,卻沒有喝,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種子,喃喃道:“功德?朕不求功德,隻求問心無愧。方正化,你記住,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不在於疆域多麼遼闊,兵馬多麼雄壯,而在於它的百姓,能否安居樂業,能否吃飽穿暖。民足,則國本固;本固,則邦寧。這,才是真正的千秋基業。”

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深秋的涼風湧入,帶著泥土和落葉的氣息。遠處,格物院的方向,似乎隱隱傳來工匠們勞作的聲音。一場無聲的戰爭已經打響,它的戰場在廣袤的田野,它的武器是這些來自新大陸的種子,而它的勝負,將決定這個古老帝國能否真正擺脫曆史的周期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未來。

“傳旨給宋應星,”皇帝的聲音在風中顯得格外清晰,“讓他挑選一批最好的收獲,明年開春,朕要在先農壇親耕示範,就讓這‘番邦異物’,在我大明皇田裡,紮下根來!”

方正化躬身應諾,他知道,皇帝的意誌已然化為不可動搖的國策。一場席卷大明疆域的綠色革命,即將拉開序幕。而潛藏在其中的政治暗流與人心的較量,或許比真正的戰爭更加驚心動魄。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限戰警 末世重生:終末堡壘 殘土紀元 開局被電死,穿越後用電稱霸世界 末世重生:獲得唯一RRR級天賦 生死簿這次換我來劃 龍門秘錄 古代荒年,喂嫂納妾 抗戰烽火:從淞滬會戰開始 來自域外的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