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部分核心部件可用,但需更換天線、修複電源接口、重新鋪設傳輸線路,且僅支持接收10公裡內的短距離模擬信號如巡邏機器人的通訊頻段、學院後勤的調度信號),無法發送信號
1.信號泄露檢測:
?全船掃描結果:未檢測到主動信號發射排除被學院監控察覺的風險)
?潛在風險:應急接收器殘留微弱的被動信號反射頻率與學院舊款通訊設備一致),若啟動高能耗設備如引擎、主能源核心),可能引發能量波動,觸發學院的能源監控網絡監測範圍覆蓋整個第七船塢及周邊5公裡)
“主發射器缺失,應急接收器隻能收不能發,還存在被動信號反射……”我盯著報告上的文字,心裡一陣發涼。之前還慶幸“老兵”號沒有信號泄露,現在才知道,最大的風險不是“已經泄露”,而是“潛在的暴露”——隻要我敢啟動引擎,甚至隻是給主能源核心充電,學院的監控就會立刻捕捉到異常。
“係統,什麼是‘被動信號反射’?為什麼啟動高能耗設備會觸發監控?”我在心裡問道,手指輕輕碰了碰應急接收器的外殼,焦黑的粉末瞬間沾在指尖。
“被動信號反射指設備在無主動供電狀態下,因金屬部件對環境電磁波的反射,形成獨特的‘信號指紋’。‘老兵’號的應急接收器曾接入學院舊款通訊網絡,其信號指紋已錄入學院監控數據庫,平時因能量微弱未被識彆;但當啟動高能耗設備時,船體金屬結構會因電流變化產生電磁感應,增強被動反射信號,達到監控係統的識彆閾值,觸發‘未知設備激活’警報。”係統的光幕上彈出模擬動畫——畫麵中,一艘星艦啟動引擎後,周圍的電磁波像水波一樣擴散,原本微弱的紅點瞬間變成閃爍的警報信號,旁邊標注著“學院監控中心實時響應時間:30秒”。
30秒……我倒吸一口涼氣。這意味著,隻要我敢嘗試讓“老兵”號具備“移動能力”,30秒內就會被學院發現。到時候,不僅“老兵”號會被強製扣押,我這個“非法入侵者”恐怕也要被開除學籍,甚至麵臨更嚴重的處罰。
“那我們之前修複apu、激活傳感器,為什麼沒有觸發警報?”我突然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apu運轉時也會產生能量波動,為什麼學院的監控一直沒反應?
“apu的輸出功率僅500,遠低於學院監控的‘異常閾值’最低識彆閾值為5000);且apu使用的是外部應急電池供電,未接入‘老兵’號的主能源線路,避免了船體金屬結構的電磁感應增強。”係統的解釋讓我鬆了口氣,卻又更焦慮——這意味著,隻要我想讓“老兵”號真正動起來,就必須突破“5000”的閾值,而這一步,就是暴露的開始。
我站起身,環顧整個通訊艙——坍塌的控製台、空空的發射器基座、焦黑的接收器,每一處都在提醒我,“老兵”號不僅是一艘需要修複的廢艦,更是一艘需要“隱蔽撤離”的“偷渡者”。之前的修複,隻解決了“能不能用”的問題,卻沒考慮“能不能安全用”的問題。
“係統,有沒有辦法屏蔽被動信號反射?或者在不觸發警報的前提下,讓‘老兵’號離開第七船塢?”我在心裡問道,語氣裡帶著一絲懇求。現在的“老兵”號,就像一個被困在牢籠裡的巨人,明明有了蘇醒的跡象,卻連邁出牢籠的勇氣都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前條件下,屏蔽被動信號反射需使用軍用級電磁屏蔽材料如銣鐵硼合金板),黑市暫無現貨,且重量超過‘老兵’號當前承載能力船體結構僅能承受500kg額外重量);若想‘無聲撤離’,需滿足兩個條件:1.找到低功率推進方案輸出功率低於5000,且不依賴主能源線路);2.避開學院監控的盲區時段根據曆史數據,每天淩晨300315,監控係統會進行15分鐘的自動校準,此期間閾值會臨時提升至,且部分傳感器暫停工作)。”
係統的光幕上彈出兩個方案的詳細說明:低功率推進需要找到二手的微型離子推進器功率約3000),且需手動安裝在船體外部,避免接入主能源;盲區時段則需要精準計算撤離路線,在15分鐘內完成從船塢啟動、突破圍牆、進入太空垃圾帶的全過程,任何一步失誤都可能導致暴露。
微型離子推進器、15分鐘盲區、手動安裝推進器……每一個條件都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但我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要麼在沉默中等待被發現,要麼在風險中尋找生機。
我關掉手電筒,靠在通訊艙的牆壁上,黑暗瞬間籠罩下來,隻有應急燈的微光從艙門外透進來,在地麵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光帶。心裡的焦慮漸漸被一種冷靜取代——之前修複apu時,我學會了“能源優先”;嘗試環境控製時,學會了“靈活變通”;現在麵對隱蔽撤離的難題,或許需要的是“精準計算”和“孤注一擲”。
“係統,記錄學院監控盲區的時間,同時啟動‘超空間破爛感應’,搜索半徑10公裡內的微型離子推進器信號。”我在心裡默念,手指輕輕劃過應急接收器的焦黑外殼,“另外,整理應急通訊接收器的修複清單——就算隻能接收信號,至少能在撤離時監聽學院的調度信息,增加成功率。”
“收到指令:監控盲區時間已記錄每日淩晨300315),‘超空間破爛感應’已啟動,預計掃描時間1小時;應急通訊接收器修複清單已生成:1.適配天線可從廢棄的巡邏機器人上拆解);2.電源接口配件需從黑市購買,預計售價30星幣);3.絕緣導線5米,工具箱內已具備);4.除鏽劑用於清理接收模塊觸點,剩餘量充足)。”
我點點頭,心裡的思路漸漸清晰:第一步,修複應急通訊接收器,確保能監聽外部信號;第二步,前往垃圾場尋找便攜式氧氣發生器,同時等待推進器的掃描結果;第三步,根據掃描結果製定低功率推進方案,利用每天的盲區時段進行測試;第四步,在積累足夠經驗後,抓住機會完成撤離。
走出通訊艙時,陽光已經西斜,船塢裡的陰影被拉得很長。我回頭望了一眼“老兵”號的艦尾,通訊艙的門還虛掩著,像一個沉默的傷口。我知道,從檢查通訊係統的這一刻起,“修複”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目標,“隱蔽”和“撤離”成了更緊迫的任務。
我加快腳步向船塢出口走,口袋裡的個人數據板硌著大腿,裡麵的星圖碎片此刻成了唯一的希望——上麵標注的學院本星係坐標,或許能幫我規劃出一條避開監控的撤離路線。
夜色漸漸降臨,船塢裡的應急燈開始閃爍,像一個個警惕的眼睛。我走出船塢大門,回頭望了一眼那艘沉睡的鋼鐵巨獸,心裡默念:“再等等,我們一定會找到辦法,一起離開這裡。”
隻是,那15分鐘的盲區窗口,那需要手動安裝的推進器,那隨時可能觸發的警報,像一張無形的網,讓我忍不住問自己:我們真的能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無聲無息地逃走嗎?這個疑問,像一顆種子,在心裡埋下了深深的懸念。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