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通道時,夜色已濃得化不開,船塢裡的應急燈像風中殘燭,閃爍著微弱的紅光。我攥著個人數據板,引擎室的破敗景象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空蕩蕩的引擎基座、斷裂的渦輪葉片、垂落的管線,每一處都像在訴說“不可能”。回到宿舍後,我癱坐在椅子上,連晚飯都沒心思吃,隻是盯著光幕上的引擎部件清單發呆,心裡反複糾結著臨時推進器的風險,卻始終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就在我快要陷入絕望時,視網膜上的係統光幕突然自動亮起,機械音依舊是那種毫無波瀾的平靜語調,卻拋出了一個讓我瞬間僵住的提議:“基於主引擎室掃描數據,結合‘老兵’號應急係統冗餘設計,已識彆出3個狀態尚可的緊急推進器型號:t100aneuveringthruster),位於船體兩側及艦尾,可作為低功率推進方案的核心設備,無需修複主引擎。”
緊急推進器?我猛地坐直身體,目光死死盯著光幕——之前的體檢報告隻字未提還有可用的推進設備,係統怎麼突然發現了新線索?“係統,這3個緊急推進器為什麼之前沒檢測到?狀態到底怎麼樣?能支持‘老兵’號移動嗎?”我連珠炮似的發問,心臟因突如其來的希望而劇烈跳動。
“此前掃描聚焦於主引擎係統,未啟用‘應急設備冗餘檢測’功能。經補充掃描,3個緊急推進器狀態如下:”光幕上彈出推進器的三維模型,紅色標注損壞部位,綠色標注可用區域,“1號左舷):推進噴嘴鏽蝕率30,燃料接口輕微堵塞,內部點火模塊完好度80;2號右舷):姿態傳感器失效,其餘部件完好度75;3號艦尾):僅燃料閥存在輕微卡頓,完好度90。三者均未接入主能源與主控係統,處於獨立休眠狀態,因此未受主引擎故障影響。”
我湊近光幕,手指劃過推進器模型的綠色區域——完好度最低75,最高90,這比我預想的好太多!可隨即又想到關鍵問題:“就算推進器能用,沒有主能源供電,沒有主控係統控製,怎麼讓它們啟動?總不能靠手推吧?”
係統的機械音依舊平靜,卻說出了讓我頭皮發麻的話:“方案已生成,核心邏輯為‘繞開冗餘、暴力對接’:1.調整apu電力輸出路徑,將原本供給照明與傳感器的部分電力約200)導向緊急推進器專用線路,通過臨時接線實現供電;2.繞開主控係統,使用個人數據板模擬緊急推進器控製信號,配合手動閥門調節燃料供給,實現基礎的‘前進轉向’操作;3.利用船體兩側壓載艙的廢棄金屬塊調整重心,彌補姿態傳感器失效的缺陷。”
“繞開主控?暴力對接?”我瞪大了眼睛,手裡的個人數據板差點滑落在地。這哪是什麼“方案”,簡直是瘋狂的“野路子”——正規星艦操作裡,繞開主控係統直接對接應急設備是絕對的禁忌,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電路短路,甚至引爆燃料罐。係統用這種毫無起伏的語氣,說出如此顛覆常規的操作,反差感強烈得讓我忍不住想笑,卻又笑不出來——這瘋狂的計劃,居然是目前唯一的希望。
“係統,你確定這方案可行?繞開主控係統會不會導致電路過載?apu那點電力夠驅動推進器嗎?”我還是不敢相信,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試圖從邏輯上找出漏洞。
“方案已通過100次係統模擬,關鍵風險點已規避:
1.電力導向:apu輸出功率500,照明與傳感器僅需300,剩餘200可穩定供給推進器t100啟動功率150,運轉功率80),且已設計過載保護電路從廢棄數據終端拆解熔斷片,串聯在臨時線路中,超過220自動斷電);
2.信號模擬:緊急推進器預留‘應急手動控製接口’,位於推進器本體側麵,可通過杜邦線連接個人數據板,係統已編寫信號模擬程序,將數據板的按鍵映射為‘前進後退左轉右轉’指令,精度偏差可控製在±10°;
3.燃料供給:緊急推進器獨立燃料艙殘留5燃料約50),足夠支持3次短距離移動每次移動100米,消耗15),且可通過外部燃料罐補充,無需依賴主燃料管線。”
光幕上同步彈出詳細的操作示意圖:apu電力接線圖用不同顏色標注線路走向,甚至標出了“需剝線2”“纏繞絕緣膠帶3圈”的細節;信號模擬接線則附帶了杜邦線的型號與針腳定義,連數據板的端口設置步驟都列得清清楚楚。我看著這些近乎“手把手教學”的指引,心裡的震驚漸漸被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決心取代——反正主引擎已經徹底沒救,不如試試這瘋狂的方案,就算失敗,大不了從頭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需要確認操作步驟,是否現在生成任務清單?”係統的提示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光幕上已經出現“任務1:定位並檢查3個緊急推進器”“任務2:製作臨時電力接線與信號模擬線”等條目。
“生成清單,但先告訴我,第一步定位推進器需要去哪裡?會不會遇到之前那樣的危險通道?”我想起之前鑽狹窄縫隙的經曆,後背還隱隱發麻。
“1號推進器位於左舷中層甲板,可通過貨運艙左側的應急通道直達,無坍塌風險;2號推進器在右舷維修艙旁,需拆除1塊鬆動壁板;3號推進器在艦尾引擎室附屬區域,可從之前的觀察口旁的側門進入,無需再次穿越危險通道。”係統的導航圖實時更新,避開了所有高風險區域,甚至標注出“推進器維護平台的踩踏點”,貼心得讓人忘記這是個提出瘋狂方案的“機器”。
我深吸一口氣,點擊光幕上的“確認執行”按鈕。清單立刻展開詳細步驟,第一條就是“準備工具:絕緣膠帶、杜邦線4根,每根1.5米)、剝線鉗、萬用表用於檢測線路通斷)、小型扳手用於拆卸推進器保護罩)”。我翻出工具箱,逐一清點物品,發現缺少杜邦線和萬用表——這兩樣東西隻能去黑市購買,幸好之前幫老疤修複過設備,說不定能以優惠價拿到。
第二天一早,我揣著僅剩的300星幣,直奔黑市老疤的攤位。老疤看到我,依舊是那副粗聲粗氣的模樣:“小子,又來淘什麼破爛?這次要修哪塊廢鐵?”
“疤叔,我要4根杜邦線和一個二手萬用表,最好是能測電壓和通斷的,多少錢?”我壓低聲音,生怕被周圍的拾荒者聽到。
老疤從攤位底下翻出一個布滿劃痕的萬用表,又拿出一卷杜邦線,掂量了一下:“萬用表是聯邦軍工淘汰的舊款,功能完好,杜邦線給你剪4根夠長的,一共80星幣,算你便宜點。”
我心裡一喜,比預期少花了20星幣,連忙付錢接過東西。正要離開時,老疤突然叫住我:“小子,你最近是不是在折騰第七船塢那艘老探索艦?我聽人說昨晚看到那裡有燈光,彆是你弄的吧?”
我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表麵卻強裝鎮定:“疤叔,你可彆開玩笑,我哪有那本事?估計是巡邏機器人的燈光吧。”
老疤盯著我看了幾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不管是不是你,第七船塢那地方邪門得很,二十年前死了不少人,你最好少去招惹。”說完,他揮揮手讓我離開,不再多問。
我快步走出黑市,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看來“老兵”號的動靜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必須加快進度,否則夜長夢多。
回到第七船塢,我第一時間登上“老兵”號,按照係統指引前往左舷中層甲板尋找1號緊急推進器。通道比預想中通暢,很快就看到一個半埋在雜物裡的圓柱形設備——這就是t100緊急推進器,直徑約半米,表麵覆蓋著薄薄的灰塵,頂部的保護罩完好無損。
我用扳手小心地卸下保護罩,露出裡麵的推進噴嘴和接線接口。噴嘴邊緣確實有明顯的鏽跡,但用砂紙打磨後,露出了金屬原色;燃料接口處有少量黑色殘渣,用酒精棉片擦拭後,接口恢複了光滑。“係統,檢測推進器內部狀態,確認點火模塊是否完好。”
淡藍色的掃描光線籠罩推進器,光幕上彈出檢測結果:“點火模塊電阻值正常15Ω),燃料管路通暢,無堵塞,可正常啟動。需接入12v直流電源與控製信號,即可激活。”
我抑製住內心的激動,開始按照方案接線:先將apu的臨時電力線接入推進器的電源接口,用萬用表確認電壓穩定在12v;再將杜邦線一端連接推進器的控製接口,另一端接入個人數據板的擴展端口。一切準備就緒後,我打開係統編寫的信號模擬程序,屏幕上出現四個簡單的按鈕:“前進”“後退”“左轉”“右轉”。
我深吸一口氣,手指輕輕點擊“前進”按鈕——沒有立刻反應,幾秒鐘後,推進器內部傳來“滋滋”的電流聲,緊接著,一股微弱的氣流從噴嘴噴出,推動推進器輕微震動,地麵的灰塵被吹起,形成一小團漩渦。
“成功了!真的啟動了!”我忍不住低呼出聲,聲音在空曠的甲板上回蕩。雖然推力微弱,甚至不足以推動“老兵”號,但這證明係統的“野路子”方案真的可行!
就在這時,係統的機械音再次響起,依舊是那種平靜得有些欠揍的語調:“1號推進器測試成功,建議繼續測試2號、3號推進器,同時準備燃料補充方案。根據模擬,3個推進器同時啟動時,可產生約500n的推力,足以推動‘老兵’號以0.5s的速度移動,在15分鐘監控盲區時段內,可完成從船塢到出口的100米移動距離。”
我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測試數據,心裡的不安漸漸被決心取代。這瘋狂的計劃,或許真的能讓“老兵”號逃離這座牢籠。雖然風險依舊存在,雖然操作充滿了“野路子”的粗糙,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我收拾好工具,準備前往右舷尋找2號推進器。走過通道時,應急燈的白光灑在身上,我突然覺得,所謂的“不可能”,或許隻是沒找到打破常規的勇氣。而係統這個總是用平靜語氣說瘋狂計劃的“夥伴”,恰恰給了我這份勇氣。
接下來,隻要完成另外兩個推進器的測試與接線,準備好燃料補充,就能在下次監控盲區時段,嘗試這場“孤注一擲”的撤離。雖然前路依舊充滿未知,但我已經不再畏懼——因為我知道,我和“老兵”號,還有這個瘋狂的係統,總能在絕境中找到屬於我們的“野路子”。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