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強攻的慘重失利,讓皇太極意識到,單純依靠蠻力硬撼這座經過精心準備的堅城,代價實在太大,且勝負難料。這位雄主立刻轉變思路,一方麵繼續維持對宣府鎮城的圍困和不定時的佯攻,以疲憊守軍;另一方麵,則采納了漢臣範文程等人的建議,祭出了攻城的另一法寶——穴地攻城。
數日之後,守城的明軍敏銳地察覺到,城外某些區域的八旗軍活動異常,尤其是在夜間,似乎在有組織地挖掘泥土,並且將挖出的新土小心地運走掩埋。
“督師,建奴恐怕是在挖地道!”周遇吉經驗豐富,立刻向王小偉稟報。
王小偉心中一凜。穴地攻城是古代攻守城戰中常見且極其凶險的一招。攻城方挖掘地道通往城牆下方,然後用火藥爆破,摧毀牆基,製造突破口。一旦讓其得逞,後果不堪設想。
“立刻組織人手,在城內貼近城牆根的位置,挖掘深壕,埋設‘地聽’大甕,派人監聽地下動靜)!同時,準備大量的柴草、硫磺、硝石,還有……糞水!”王小偉迅速下令應對。
守軍立刻行動起來。很快,通過“地聽”,他們果然監聽到了來自城北、城西等多個方向地底傳來的、隱約的挖掘之聲!建奴果然在掘地道!
一場無聲的、在地底下的較量就此展開。
明軍根據聲音判斷地道大致方位,然後從城內反向挖掘“橫巷”,試圖攔截敵方地道,或者向其內部灌注煙、水,甚至派出精銳士卒進入地道進行白刃戰。
而八旗軍則憑借人力優勢,同時開挖數條地道,並且在地道中設置障礙,派遣精銳守衛,與明軍進行殘酷的坑道爭奪。
地底下的戰鬥,黑暗、狹窄、潮濕,充滿了未知和恐懼,其慘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城頭的廝殺。
就在王小偉全力應對地下威脅之時,軍情司送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他們截獲了一名試圖混入城中的細作!經過審訊,此人竟是梁嘉賓派來的,攜帶的密信內容,是告訴城中內應麻登雲舊部殘餘),約定於三日後子時,在城西一處較為僻靜的城牆段,舉火為號,接應八旗軍登城!
“梁嘉賓……果然賊心不死!”王小偉看著密信,眼中寒光閃爍。他之前肅清內奸,看來並未完全乾淨,仍有漏網之魚。
“督師,是否立刻全城大索,揪出內應?”徐銳問道。
王小偉沉吟片刻,搖了搖頭,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不必。他們想裡應外合,我們將計就計!”
他立刻做出部署:
第一,秘令軍情司和監察司,暗中監控城西可疑區域及所有與麻登雲有過關聯的人員,鎖定內應,但暫不抓捕。
第二,密調“燎原營”一部及最精銳的燧發槍兵,於三日後子時前,秘密埋伏於約定接應的城牆段後方,張網已待。
第三,命令周遇吉,在三日後子時,於城東、城南方向,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火把調動和鼓噪,做出主力被吸引過去的假象,迷惑敵軍。
安排妥當,王小偉靜待魚兒上鉤。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子時將近,宣府鎮城一片寂靜,唯有寒風呼嘯。城東、城南方向忽然火把晃動,人聲鼎沸,戰鼓擂響,仿佛有大隊人馬在調動。
與此同時,城西那段僻靜的城牆腳下,幾點微弱的火光悄然亮起,按照特定的節奏晃動了幾下。
城外黑暗中,早已準備多時的數千八旗精銳,看到信號,立刻如同鬼魅般,悄無聲息地向城牆湧來,數十架雲梯被迅速架起!
然而,就在第一批八旗銳兵即將攀上城頭之際——
“砰!砰!砰!砰……”
城頭上,早已埋伏好的數百支燧發槍驟然開火!熾熱的彈雨如同狂風暴雨,瞬間將城牆下的八旗兵籠罩!慘叫聲頓時打破了夜的寂靜!
與此同時,城牆後方亮起無數火把,將這段城牆照得如同白晝!“燎原營”精銳手持刀槍,將那些剛剛冒頭、試圖裡應外合的內應,砍瓜切菜般斬殺殆儘!
“中計了!快撤!”城下的八旗將領魂飛魄散,急忙下令撤退。
但為時已晚!城頭上的虎蹲炮、弗朗機炮對準了潰退的敵軍猛烈開火,弓箭手也拚命向下射擊。埋伏在兩側的明軍預備隊也趁機殺出,銜尾追擊!
這場精心策劃的裡應外合,變成了單方麵的屠殺。八旗軍丟下了上千具屍體,狼狽不堪地逃回了大營。
幾乎在城西反擊戰打響的同時,城北一處挖掘已久的地道,也被明軍成功偵知並攔截。在付出不小代價後,明軍士卒將大量混合了硫磺、硝石和濕柴的燃料塞入地道,點燃後並用風箱向內鼓風,同時灌入大量糞水!
刹那間,那條通往城牆地基的地道,變成了燃燒和惡臭的地獄!裡麵作業的近百名八旗工兵和護衛,不是被濃煙嗆死、燒死,就是被滾燙的糞水燙傷,無一幸免。更讓八旗軍膽寒的是,猛烈的燃燒和後續的灌水,導致那段地道及其上方的土層大麵積坍塌,差點將外麵接應的部隊也埋了進去。
一夜之間,穴地攻城和裡應外合兩條毒計,雙雙破產!八旗軍士氣遭到沉重打擊,而明軍則士氣大振!
皇太極在禦帳中,得知兩個計劃均告失敗,且損失慘重時,氣得臉色鐵青,猛地將手中的酒杯摔得粉碎!
“王承淵!好!好得很!”皇太極胸膛劇烈起伏,眼中充滿了憤怒,但更多的,是一種棋逢對手的凝重。他意識到,想要短時間內攻下宣府,幾乎不可能了。
戰事,似乎要轉向對他不利的長期消耗。而就在此時,一個來自後方以及大明朝廷內部的消息,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和契機。
第九卷第十三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