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軍工突破連珠銃,科技樹初現雛形_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 > 第21章 軍工突破連珠銃,科技樹初現雛形

第21章 軍工突破連珠銃,科技樹初現雛形(1 / 1)

宣府大同的局勢暫時穩定,與朝廷的博弈也進入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期。王小偉深知,這種平衡是建立在自身絕對實力的基礎之上。而實力的根本,除了訓練有素的軍隊,更在於超越時代的科技與軍工。

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宣大軍工局”的研發與生產之中。坐落於大同城外的軍工局總部,如今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高大的水輪驅動著鍛錘和鼓風機,叮叮當當的打鐵聲與鑽鏜槍管的刺耳噪音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煤炭、鋼鐵和硝煙的味道。

在王小偉超越時代的理念指引和趙德柱等工匠大師的嘔心瀝血下,軍工局的技術積累,終於開始迎來一波爆發式的增長。

首先取得重大突破的,是燧發槍的量產化與可靠性。隨著坩堝煉鋼法的逐步成熟和標準化流水作業的深入,燧發槍核心部件——槍管和擊發機構的良品率大幅提升,產能也從每月區區數十支,躍升到月產三百支!雖然這個數字對於龐大的軍隊而言依然不足,但已經可以優先裝備最精銳的部隊。而且,新生產的燧發槍,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啞火率,都相比最初的試製品有了質的飛躍。一支完全由自產燧發槍裝備的“神機營”,已初具規模。

然而,王小偉並不滿足於此。燧發槍雖好,但射速依然受限於前裝彈藥的過程。他憑借著模糊的記憶和機械原理知識,向趙德柱等核心工匠描述了一種更為大膽的武器構想——連珠銃!

“……其原理,乃是在銃托之內,設一彈倉,內藏十數發定裝彈藥,以彈簧之力推送。扳機旁設一杠杆,每扳動一次,杠杆帶動機關,完成退殼、上膛、擊發之過程……如此,射手可匍匐於地,持續射擊,無需站立裝填,射速數倍於現下之燧發槍!”

這個構想,對於趙德柱等人而言,無異於天方夜譚。彈倉?彈簧送彈?連續擊發?每一個概念都挑戰著他們固有的認知。

“督……督師,此物……真乃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及也!”趙德柱聽得目瞪口呆,冷汗直流。

王小偉知道這很難,但他必須推動。“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為工匠精神!此乃方向!不必苛求一步到位,可先嘗試製作能夠容納五發彈藥的短彈倉,解決彈簧力度與可靠性問題。即便造出的隻是笨重、易壞的雛形,亦是巨大進步!所需銀錢、物料、人手,一律優先供給!”

在王小偉的強力支持和重賞之下設立“格物巨賞”,對重大技術突破,賞銀萬兩,授官職),以趙德柱為首的核心工匠團隊,開始了對“連珠銃”這一劃時代武器的艱難攻關。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堆積如山的報廢零件……但這顆超越時代的種子,已然播下。

與此同時,在火藥領域,也取得了進展。王小偉提出了“顆粒化黑火藥”的概念,將粉末狀的黑火藥用米湯或酒精黏合,製成大小均勻的顆粒。這樣不僅提高了火藥的穩定性、便於運輸儲存,更因其燃燒更充分,使得火炮和火槍的膛壓更高,射程和威力提升了約一成半。這一改進看似不大,卻意義深遠。

火炮方麵,在成功量產輕型虎蹲炮和仿製改進弗朗機炮的基礎上,軍工局開始嘗試鑄造更大口徑的紅衣大炮仿製西方前裝滑膛炮)。雖然短期內還無法達到西方同等技術水平,並且沉重無比,機動困難,但用於守城,無疑是終極利器。

王小偉甚至開始勾勒更遙遠的藍圖:原始火箭“神火飛鴉”的改進型)、觸發式地雷、標準化彈藥箱、戰地急救包配備酒精、繃帶、止血粉)……他將這些構想一一畫出草圖,標注要點,交給不同的工匠小組去研究、試驗。

一個以火器為核心,涵蓋材料、化工、機械、甚至初級外科的大明版軍事科技樹,正在王小偉的手中,悄然點亮萌芽。他知道,這些技術優勢,將是他在這個亂世安身立命,乃至改變曆史走向的最重要籌碼。

他定期巡視軍工局,親自觀看新武器的測試,與工匠們一同探討技術難題,毫不吝嗇地獎賞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他的重視和投入,讓整個軍工局充滿了活力與創造力。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生產軍械的工坊,更像是一個原始的技術研發中心。

然而,科技的進步需要海量的資金。僅僅依靠查抄和朝廷那點不穩定的撥款,是遠遠不夠的。王小偉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他需要建立一個能夠自我造血的、龐大的商業帝國,來支撐他的軍工夢想和爭霸之路。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 文娛:北電攝影係大導演 射雕之我為仙帝,當鎮壓此世 混沌奪天訣 葬神之夜 鎏金歲月:妯娌大戰 嬌軟女配被困瘋批修羅場強製掠奪 七零軍婚換嫁高冷軍官後兩胎六寶 緬北歸來:複仇的她致命太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