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偉拒絕了崇禎“攝政王”的封賞,以近乎冷酷的姿態離開了乾清宮,這不僅是對皇權的最後一次明確表態,也意味著他與舊大明王朝的最後一絲溫情紐帶,徹底斷裂。未來的道路,隻能靠他手中的刀劍和心中的藍圖,自己去開辟!
回到太師府時,已是後半夜。府內卻依舊燈火通明,各部門僚屬、軍中傳令兵進進出出,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王小偉那道道命令,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漣漪,整個北直隸、宣大乃至山西的戰爭機器,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開動起來。
沈玉茹並未休息,而是在書房旁邊的耳房內,對照著地圖和文書,協助處理一些往來信息,將它們分門彆類,標注輕重緩急。見到王小偉回來,她立刻迎了上來,看到他眉宇間的疲憊和那揮之不去的冷厲之色,心中便已猜到了幾分宮中的情形。
“夫君……”她輕聲喚道,遞上一杯參茶,“宮中……沒事吧?”
王小偉接過茶杯,一飲而儘,感受著那股暖流湧入胃中,驅散了些許寒意。他擺了擺手,語氣帶著一絲嘲諷:“無妨,不過是陛下想用個‘攝政王’的虛名,把我綁死在他那條破船上罷了。”
沈玉茹聰慧,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不由得擔憂道:“夫君拒絕了?那陛下他……”
“他如何想,已不重要。”王小偉打斷她,眼神銳利,“如今重要的是中原!是李自成!玉茹,我們沒有時間再耽擱在京城這潭死水裡勾心鬥角了!”
他走到巨大的北疆已擴展至中原)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的位置:“周遇吉的八萬宣大主力,三日內必須抵達此處建立大營!這是我們南下的橋頭堡!”
他的手指又滑向南陽:“李自成的前鋒已逼近這裡,其主力意圖不明,但湖廣乃天下糧倉,絕不容有失!我必須親率一支精銳,儘快趕赴前線,穩定局勢!”
最後,他的手指落在北京上,目光轉向沈玉茹,眼神變得無比鄭重:“玉茹,我走之後,這北京,這軍國谘政處,這後勤糧餉,乃至……與宮中、與朝堂諸公的周旋,就要……拜托給你了!”
“什麼?!”沈玉茹震驚地抬起頭,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夫君……你讓我……留守北京?監國理政?”這責任實在太重大了!北京城龍蛇混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皇帝、勳貴、舊官僚……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後勤糧餉更是關係到前方數十萬大軍的命脈!她一個女子,如何能擔此重任?
“沒錯!”王小偉握住她的雙肩,目光灼灼,充滿了信任和期待,“玉茹,你聽著!我相信你的能力,更相信你的心智!你心思縝密,見解獨到,連朝鮮那般複雜的局麵都能助我厘清,這北京城的政務,你也一定能夠勝任!”
“軍國谘政處的日常運轉,有徐宏祖等人輔助,他們熟悉流程,你可倚重。但重大決策,尤其是涉及糧餉調配、與宮中往來,需要你把關!”
“至於朝堂上那些魑魅魍魎,”王小偉眼中寒光一閃,“我留給你一千‘銳士營’精銳,駐紮太師府及要害部門,並授予你臨機專斷之權!若有誰敢趁機生事,陽奉陰違,耽誤軍國大事——無論他是皇親國戚,還是內閣輔臣,你先斬後奏!”
說著,他將自己的那柄禦賜尚方寶劍,鄭重地放到了沈玉茹手中:“此劍,如我親臨!”
尚方寶劍入手沉甸甸,冰涼的觸感讓沈玉茹的心猛地一顫。她看著王小偉那毫無保留的信任眼神,感受著肩上那沉甸甸的責任,最初的驚慌和自我懷疑,漸漸被一股巨大的勇氣和決心所取代。
這是夫君的托付,是數十萬將士的期盼,更是天下安危所係!她怎能退縮?
她深吸一口氣,挺直了原本有些柔弱的脊梁,眼神變得堅定而清明,雙手緊緊握住那柄尚方寶劍,對著王小偉,一字一句地說道:“夫君放心!玉茹在此立誓,必當竭儘心力,穩定後方,保障糧餉,絕不讓夫君有後顧之憂!人在,北京在!劍在,秩序在!”
“好!!”王小偉看著她瞬間爆發出的英氣和決絕,心中大為寬慰,忍不住讚了一聲。他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
三日後,北京南郊,蘆溝橋畔。
寒風凜冽,旌旗招展。五萬由“燎原營”騎兵、“神機營”精銳以及宣大老兵組成的南征先鋒大軍,已然集結完畢,刀槍如林,軍容鼎盛!王小偉一身戎裝,騎在神駿的烏騅馬上,立於大軍之前。
沈玉茹身著莊重的命婦服飾,在外人麵前,她依舊是那位溫婉的太師夫人。但在王小偉和核心將領眼中,她已是坐鎮後方的“監國”。
沒有過多的言語,王小偉與沈玉茹對視一眼,一切儘在不言中。他猛地拔出腰間的佩刀,直指南方!
“大軍開拔!目標——真定!”
“剿滅流寇,再造神州!”
“萬歲!萬歲!萬歲!”山呼海嘯般的呐喊聲,震動了整個京畿大地!
大軍如同決堤的洪流,滾滾向南而去。王小偉一馬當先,身影逐漸消失在揚起的塵土之中。
沈玉茹久久凝望著大軍遠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見那麵熟悉的“王”字帥旗,才緩緩收回目光。她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尚方寶劍,眼神變得無比堅定和冷靜。
“回城!”她轉身,對身後的屬官和護衛下令,聲音清冷而威嚴,“即日起,軍國谘政處一切事務,皆報於我決斷!”
巾幗監國,坐鎮中樞。王小偉在前方浴血奮戰,沈玉茹在後方運籌帷幄。夫妻二人,一外一內,開始了平定中原、再造神州的偉大征程!
第十一卷第十二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