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感恩之心_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3章 感恩之心(1 / 1)

深秋的風裹著山野間特有的清冽,掠過青山村外的千畝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秸稈,飽滿的穀粒在夕陽下泛著暖金色的光,像給大地鋪了一層碎金。林悅站在田埂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風衣口袋裡那枚磨得發亮的銅製打火機——這是三十年前,她第一次揣著空間種出的西紅柿去黑市售賣時,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商販隨手塞給她的,說是“小姑娘家跑夜路,揣個火機亮堂”。如今這枚打火機早沒了點火功能,卻成了她最珍貴的舊物,藏著她在這個時代紮根的第一縷暖意。

“發什麼呆呢?風都吹透你衣服了。”一件深灰色的羊毛衫輕輕搭在林悅肩上,蘇然的聲音帶著熟悉的溫和。他順著林悅的目光望向稻田,指尖指向不遠處的農機站,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還記得不?咱們剛認識那年,這一片還是畝產不足三百斤的薄地,春耕時得靠牛拉犁,秋收時全靠鄉親們彎腰割稻。現在倒好,收割機一天能收二十畝,烘乾塔連夜就能把稻穀烘乾,比當年快了十倍都不止。”

林悅回頭,看著丈夫鬢角的銀絲,眼眶忽然有些發熱。歲月在他眼角刻下了細紋,卻沒磨掉那雙眼睛裡的溫柔。她攥緊口袋裡的打火機,聲音輕得像被風吹起的稻葉:“怎麼不記得?那年我揣著賣西紅柿賺的五十塊錢,在集市上跟你討價還價買進口化肥,你還笑我‘小姑娘家懂行,不像來買化肥,倒像來挑嫁妝’。”

蘇然失笑,伸手替她攏了攏羊毛衫的領口,指腹蹭過她耳尖的碎發:“是你自己厲害,知道腐殖質含量高的化肥能養地,還知道按土壤酸堿度調配方。要不是你當時拉著我去縣農科所請技術員,帶著全村人測土壤肥力、改種植結構,咱們村現在還得靠天吃飯。”

兩人並肩沿著田埂往前走,腳下的泥土裹著稻穀的清香,沾在鞋底軟軟的。不遠處,幾個穿著藍色工裝的工人正圍著收割機調試零件,機身的金屬外殼在夕陽下閃著冷光,卻透著讓人安心的煙火氣。村支書林建國扛著鋤頭從田埂那頭走來,老遠就揚著嗓門打招呼:“悅丫頭、蘇知青!你們倆又來‘巡田’啊?”

林悅笑著迎上去,伸手幫他扶了扶快滑到肩頭的鋤頭:“建國叔,什麼巡田啊,就是來看看稻子熟得怎麼樣了。今年收成能達標不?”

“達標?何止達標!”林建國放下鋤頭,黝黑的臉上笑出了褶子,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蹭了蹭,從口袋裡掏出個皺巴巴的筆記本,翻開給兩人看,“你看,這是咱們村的測產記錄,東邊那片高產田畝產都到八百三十斤了!要不是你們廠子去年資助咱們換了新農機,還請農科所的專家來指導病蟲害防治,咱們哪能有這收成?等收了稻子,家家戶戶除了留夠口糧,最少還能賣兩千斤餘糧,算下來又是小兩千塊收入!”

他說著,突然從口袋裡摸出個厚厚的信封,硬往林悅手裡塞:“這是村裡老少爺們湊的一點心意,不多,就是想謝謝你們。這些年你們幫村裡修公路、建學校、辦農產品加工廠,還幫年輕人在廠裡找工作,咱們青山村能從‘貧困村’變成‘示範村’,全靠你們倆啊!”

林悅連忙把信封推回去,指尖觸到信封裡硬邦邦的票子,語氣誠懇得不容拒絕:“建國叔,這錢我們真不能要。您忘了?我剛回村那會兒,原主因為懦弱總被人欺負,是您把自家舍不得吃的白麵饅頭偷偷塞給我;我被人造謠‘賺黑心錢’的時候,是您帶著村裡的老黨員站出來替我說話,還幫我找造謠的人對質。那時候你們沒嫌我是個‘外來戶’,現在我日子過好了,幫襯村裡不是應該的嗎?”

蘇然也在一旁點頭,順手接過林建國手裡的鋤頭,幫他把沾在鋤頭上的泥土敲掉:“是啊,建國叔。當年我下鄉插隊,剛到村裡時水土不服,發燒到快四十度,是您家嬸子熬了三天的薑湯,還把家裡僅有的兩個雞蛋給我煮了;後來我想考大學,白天要下地乾活,晚上沒燈看書,是村裡的鄉親們你湊一盞煤油燈、我湊一張舊桌子,幫我搭了個小書房。沒有你們的照顧,我也熬不到恢複高考的那天。”

林建國看著兩人堅定的眼神,眼眶慢慢紅了。他歎了口氣,把信封塞回口袋,抹了把臉,聲音帶著幾分哽咽:“你們倆啊,就是心善。還記得你家剛辦食品廠的時候,村裡不少人都懷疑你,說‘一個小姑娘家,連賬本都看不懂,還想辦廠’。結果呢?你不僅把廠辦起來了,還帶著咱們村的人一起致富。現在咱們村的姑娘小夥子,再也不用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在家門口的廠裡上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人孩子,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林悅望著遠處炊煙嫋嫋的村莊,想起剛辦廠時的窘境。那時候村裡沒有公路,原材料運不進來,產品也運不出去。她和蘇然帶著廠裡的工人,拿著鐵鍬、推著獨輪車,從村頭到村尾,一鍬一鍬地修公路。手上磨起了水泡,挑破了又結繭;肩膀被獨輪車的繩子勒得紅腫,晚上疼得睡不著覺,就用熱毛巾敷一敷,第二天接著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村裡的鄉親們看在眼裡,沒說什麼客套話,卻默默送來幫助。張大爺每天天不亮就推著小車來送開水,李嬸把家裡的鍋搬到工地旁,中午給工人們煮玉米粥;就連村裡最調皮的半大孩子,也拿著小鏟子來幫忙鏟土。有一次下大雨,剛修好的路基被衝垮了,林悅看著泥濘的路麵,急得差點哭出來。結果第二天一早,全村的人都拿著工具來幫忙,男人們扛著石頭填路基,女人們拿著掃帚掃積水,老人們坐在路邊給大家遞毛巾,連幾歲的小孩都拿著小桶來運土。

“那時候要是沒有鄉親們幫忙,咱們的公路最少得晚半年修通。”林悅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指尖劃過田埂上的野草,“還有咱們廠剛生產餅乾的時候,沒人知道咱們的產品,是村裡的大嬸大娘們,挎著籃子拿著餅乾去鄰村推銷,逢人就說‘這是咱們村林悅辦的廠生產的,用的是自家種的小麥,沒放添加劑,孩子吃著放心’。沒有她們幫著宣傳,咱們的餅乾也賣不出去,更彆說後來的果汁、罐頭了。”

蘇然握住林悅的手,指尖傳來熟悉的溫暖。他順著林悅的目光望向村頭,那裡矗立著一座紅白相間的兩層小樓,樓頂上的“青山村希望小學”幾個大字在夕陽下格外醒目。操場上,孩子們的笑聲像清脆的銀鈴,隨著風飄過來。

“咱們的希望小學也建成五年了,現在有十個班級,三十多個老師,連鄰村的孩子都來這兒上學。”蘇然的聲音裡滿是驕傲,“去年還有兩個孩子考上了縣裡的重點中學,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記得咱們剛辦學的時候,村裡隻有一間破廟當教室,桌子是用土坯砌的,椅子是石頭做的,冬天冷得孩子們手都握不住筆,夏天熱得滿教室都是蚊子。現在好了,教室裡有暖氣有風扇,還有電腦室和圖書館,孩子們再也不用遭那份罪了。”

林悅想起自己穿越過來的第一年,曾去那間破廟看過。當時一群孩子擠在昏暗的廟裡,凍得通紅的小手握著鉛筆,在破舊的課本上寫字,眼神卻亮得像星星。那時候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給孩子們建一所好學校。現在這個願望不僅實現了,還超出了她的預期——學校不僅有寬敞明亮的教室,還有專業的體育老師和美術老師,甚至每年都會組織孩子們去城裡的博物館參觀。

“咱們明年再給學校添點新設備吧。”林悅看著蘇然,眼神裡滿是期待,“建一個實驗室,讓孩子們能親手做科學實驗;再請幾個城裡的老師來支教,給孩子們教英語和計算機。對了,還要設立獎學金,成績好的孩子不僅能拿獎金,還能去城裡的重點中學交流學習,讓他們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大多精彩。”

蘇然笑著點頭,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好,都聽你的。咱們還要多關注村裡的老人,明年再建一個養老院,配專業的護工和醫生,讓老人們能安享晚年。另外,村裡的衛生院也該升級了,再添幾台新設備,請幾個專科醫生,讓鄉親們不用再跑幾十裡路去縣城看病。”

兩人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汽車喇叭聲。一輛黑色的轎車順著新修的公路駛過來,停在田埂邊。車窗降下,露出一張熟悉的臉——是縣教育局的李局長,他穿著筆挺的西裝,手裡還拿著一個紅色的證書。

“林總、蘇總,好久不見啊!”李局長笑著推開車門,快步走過來,熱情地跟兩人握手,“我今天是特意來給你們報喜的。咱們青山村希望小學今年被評為‘市級優秀鄉村小學’了,這可是咱們縣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鄉村小學!這證書,是特意給學校送過來的。”

林悅和蘇然都驚喜地睜大了眼睛,連忙接過證書。紅色的證書封麵燙著金色的字,摸起來沉甸甸的。林悅翻開證書,裡麵寫著“青山村希望小學:在2023年度鄉村教育工作中表現突出,授予‘市級優秀鄉村小學’稱號”,落款是市教育局的公章。

“這都是老師們和孩子們的努力,我們隻是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林悅把證書遞給身邊的蘇然,語氣裡滿是欣慰,“當初建校的時候,我們還擔心留不住老師,沒想到現在不僅有本地的老師願意留下來,還有不少城裡的大學生主動來支教,孩子們也越來越愛學習,這比什麼都強。”

李局長笑著搖頭,語氣裡滿是讚歎:“林總,您太謙虛了。要是沒有你們的資助,沒有你們對教育的重視,青山村小學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現在咱們縣的鄉村學校,都以青山村小學為榜樣,掀起了辦學熱潮。很多企業家都像你們一樣,開始關注鄉村教育,捐錢捐物、建學校、請老師,咱們縣的鄉村教育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他頓了頓,又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邀請函,遞給林悅:“對了,縣裡準備下個月舉辦‘鄉村振興表彰大會’,想請你們作為企業家代表發言,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帶動鄉村發展、支持鄉村教育的經驗。你們願意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悅和蘇然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肯定。林悅接過邀請函,認真地看著上麵的內容,語氣誠懇:“李局長,我們很樂意。其實我們也沒什麼特彆的經驗,就是一直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感恩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機會,感恩鄉親們給了我們支持,所以才想儘自己所能,為鄉村振興出點力,為孩子們做點事。”

李局長點點頭,讚許地看著兩人:“說得好!感恩之心最難能可貴。你們不僅自己致富了,還帶動了鄉親們一起致富,還把賺來的錢投入到鄉村教育和民生事業中,這種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我相信,有你們這樣的企業家,咱們縣的鄉村振興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送走李局長,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稻田裡的稻穗也披上了一層金紗,遠處的村莊亮起了點點燈火,像撒在黑夜裡的星星。林悅和蘇然並肩往家走,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緊緊靠在一起。

“你說,咱們這輩子,是不是挺值的?”林悅輕聲問,指尖無意識地勾著蘇然的手指。

蘇然握緊她的手,腳步放慢了些,語氣裡滿是堅定:“當然值。咱們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自己的事業,擁有幸福的家庭,還能為鄉親們、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這已經比很多人都幸運了。想當年,我下鄉插隊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考上大學,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你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連吃飽飯都成問題,更彆說辦廠、建學校了。現在咱們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幫更多人實現了夢想,這難道不值嗎?”

林悅靠在蘇然肩上,感受著他身上的溫暖,眼眶又有些發熱。她想起自己剛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原主因為父母偏心、哥哥姐姐欺負,經常吃不飽飯,瘦得隻剩一把骨頭。那時候她以為,自己這輩子可能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去了,能活下去就不錯了。可沒想到,她不僅覺醒了神秘空間,還遇到了蘇然——那個在她被人欺負時站出來保護她、在她創業遇到困難時陪她一起扛的男人;遇到了善良的鄉親們——那些在她最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在她成功後真心為她高興的人;還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那個允許個體經營、鼓勵創新創業、給了普通人機會的時代。

“是啊,我真的很感恩。”林悅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感恩這個時代,給了我創業的機會,讓我能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感恩鄉親們,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了我溫暖和支持,讓我在這個陌生的時代有了家的感覺;更感恩你,一直陪在我身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跟我一起麵對,從來沒有放棄過我。”

蘇然低頭,在她額頭上印下一個溫柔的吻,指尖輕輕擦去她眼角的淚水:“我也很感恩,能遇到你。是你讓我知道,原來努力奮鬥可以創造這麼多美好的東西;是你讓我的人生有了更重要的意義,不再隻是為了自己,還能為彆人、為社會做點事。遇到你,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

兩人回到家時,院子裡的桂花正好開了,甜香的氣息撲麵而來。推開院門,就看到女兒蘇曉雅從廚房裡跑出來,手裡還拿著鍋鏟,臉上沾著點麵粉,笑著說:“爸媽,你們回來啦!快洗手吃飯,今天我跟王阿姨學做了紅燒肉和糖醋魚,還有你們愛吃的炒青菜,都是用咱們自己種的菜做的。”

兒子蘇曉陽也從房間裡跑出來,手裡拿著一張畫,興奮地舉到兩人麵前:“爸媽,你們看!這是我畫的咱們村的稻田,老師說我畫得好,還把我的畫貼在教室的展示牆上了!下次市裡舉辦兒童繪畫比賽,老師還推薦我去參加呢!”

林悅和蘇然看著孩子們歡快的身影,心裡滿是幸福。蘇然接過兒子手裡的畫,認真地看著上麵金黃的稻田、紅色的學校、藍色的小河,還有畫角落裡兩個手牽手的大人和兩個蹦蹦跳跳的孩子,眼眶也有些濕潤。林悅則走到女兒身邊,幫她擦掉臉上的麵粉,笑著說:“我們曉雅真厲害,都會做紅燒肉了,比媽媽第一次做飯的時候強多了。”

晚飯時,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說說笑笑。蘇曉雅興奮地講著學校裡的趣事,說班裡來了個新的英語老師,不僅課講得好,還會教大家唱英文歌;蘇曉陽則嘰嘰喳喳地說著想參加繪畫比賽的事,說想把村裡的美景都畫下來,讓更多人知道青山村有多美。林悅和蘇然耐心地聽著,時不時給孩子們夾菜,溫馨的氣氛彌漫在小小的客廳裡,暖得讓人心裡發甜。

飯後,林悅坐在沙發上,翻看放在茶幾上的相冊。相冊的封麵已經有些磨損,裡麵夾著一張張泛黃的照片。有她剛辦廠時的照片,那時候她穿著樸素的藍色工裝,臉上帶著青澀的笑容,站在簡陋的廠房前,身後是幾個同樣穿著工裝的工人;有她和蘇然結婚時的照片,她穿著紅色的婚紗,頭上戴著簡單的頭紗,蘇然穿著筆挺的西裝,兩人手牽著手,笑得一臉幸福;有希望小學建成時的照片,孩子們穿著嶄新的校服,站在學校門口,手裡拿著鮮花,臉上滿是期待的笑容;還有村裡鄉親們豐收時的照片,大家圍著堆滿稻穀的糧囤,笑得合不攏嘴……

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一段難忘的回憶,都承載著一份深厚的情感。林悅看著照片,嘴角不自覺地揚起。她想起自己剛創業時,為了湊齊辦廠的錢,跑遍了親戚朋友家,被拒絕了一次又一次;想起工廠剛投產時,產品沒人認可,她和蘇然推著小車去各個集市推銷,凍得手腳發麻卻不敢停下;想起村裡有人造謠她“賺黑心錢”時,她委屈得躲在被子裡哭,蘇然抱著她說“彆怕,有我在”;想起希望小學建成那天,孩子們衝進教室,摸著嶄新的桌子和椅子,興奮地大喊“我們有新學校啦”,她和蘇然站在窗外,偷偷抹著眼淚……

這些回憶,有苦有甜,卻都成了她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她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沒有白活。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為身邊的人帶來了幸福,為這個時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喜歡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爭霸:開局召喚天庭反骨仔 紈絝世子:權謀天下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