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學的a1會議中心,是整個地下基地最能體現“未來”二字的地方。
整體呈現出一個完美的環形,牆壁與天花板由一種可以自由調節光線和顯示信息的柔性材料構成。此刻,牆壁呈現出溫和的乳白色,將會議室內的氣氛烘托得莊重而肅穆。
一張巨大的圓形合金會議桌占據了中心位置,表麵光滑如鏡,倒映著每一個與會者的麵容。這與傳統的、充滿了權力階級意味的長條形會議桌截然不同,它似乎在無聲地宣告著,在這裡,每一個席位都是平等的。
然而,蘇沐晴知道,形式上的平等,永遠無法消除人心中的慣性與偏見。
這是她上任首席運營官之後,主持的第一次全體項目進度協調會。所有核心項目組的負責人、各個後勤保障部門的主管,悉數到場。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複雜的情緒,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種審視和觀望。無數道目光,或隱晦,或直白,都聚焦在了主位上那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女性身上。
蘇沐晴今日穿了一身剪裁得體的銀灰色西裝套裙,長發一絲不苟地挽在腦後,整個人顯得乾練而沉靜。她的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從頭發花白的王院士,到一臉桀驁的林向東,再到坐在角落裡,雙手抱在胸前,表情看不出喜怒的後勤主管,周衛國。
她知道,昨晚那封郵件,已經在水麵下掀起了怎樣的波瀾。今天,就是風浪正式拍擊礁石的時刻。
“各位。”蘇沐晴的聲音透過微型麥克風,清晰地傳遍會議室的每一個角落。她的聲音清冷,但富有穿透力,瞬間就將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參加這次會議。長話短說,我召集大家的目的隻有一個。”
她停頓了一下,給了眾人一個消化的時間,然後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正式宣布:
“從今天起,未來大學所有的項目資源申請、審批與調度,將統一通過【"奇點"項目資源管理係統】進行。所有傳統的紙質申請、線下報批流程,即刻作廢。”
話音剛落,會議室內原本還算平穩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最深處的漣漪。
有人驚訝,沒想到她如此雷厲風行,第一天就敢推行如此徹底的改革。有人讚賞,尤其是那些被混亂的資源申請流程折磨已久的年輕科學家們,眼中流露出興奮的光芒。而更多的人,則是皺起了眉頭,臉上浮現出抵觸和疑慮。
第一個打破沉默的,正是蘇沐晴預料中的那個人。
“咳嗯。”
一聲刻意的、略顯沙啞的咳嗽響起。後勤部主管周衛國,身體微微前傾,十指交叉放在桌麵上,看向蘇沐晴。
他年近六十,身材微胖,穿著一身半舊的深藍色乾部服,肩章和領章的位置雖然空著,但那股子從常年軍旅和國企後勤管理生涯中浸潤出來的氣質,卻絲毫未減。他的眼神帶著一種長輩審視晚輩般的關切,語氣更是充滿了“倚老賣老”的“善意”。
“蘇......首席運營官,“他故意在稱謂上頓了一下,似乎還有些不習慣,”您設計的這套係統,方案我昨晚仔細研究過了。很了不起,很先進,很科學。理論上,可以說是完美無缺。”
他先是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話鋒卻猛地一轉。
“但是……”
這兩個字一出口,會議室裡所有持反對意見的人,精神都是一振。
“但是,科研工作,尤其是在我們"未來大學"這裡進行的、全世界都沒有先例的科研工作,是活的,是瞬息萬變的!它不是電腦屏幕上那些冷冰冰的數據能完全計算和預測出來的。”
周衛國的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充滿了“經驗之談”的說服力。
“就拿王院士的高能物理實驗來說,”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了在場威望最高的科學家,“王院士德高望重,他的實驗何等重要!萬一,我是說萬一,在實驗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突然發現能量供應的計算模型出現了微小的偏差,需要緊急增加百分之十的電力供應。按照您的新規矩,是不是還要讓王院士從實驗台跑出來,登錄係統,填寫一份詳細的申請報告,然後等著那個什麼......ai的智能調度?”
他攤開雙手,一臉痛心疾首的表情:“各位,那黃花菜都涼了!千載難逢的實驗契機,可能就因為這幾分鐘的流程,付諸東流!這個責任,誰來負?是係統,還是ai?”
他的話,極具煽動性。
在場的一些老同誌,尤其是其他幾個後勤保障部門的負責人,立刻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周主管說得對,科研不能太死板。”
“經驗,有時候比數據更可靠。我們搞了一輩子後勤保障,什麼樣的突發情況沒見過?靠的就是臨場的靈活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