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東方日報》的辦公室裡也不平靜,馬家兩兄弟正在為銷量的事發愁。
《今日頭條》的市場定位和《東方日報》的一致,都是麵向的大眾市場。
所以,今日《今日頭條》一炮而紅,《東方日報》受到的影響最深,銷量的跌幅最大。
弟弟馬惜珍一把將銷量報表摔在哥哥馬惜如的桌上,火氣很大:
“這個鄭碩什麼來路?第一天就敢搶我們的生意!我找幾個人去教訓教訓他,讓他知道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哥哥馬惜如比他沉穩得多。他拿起報表細細看了一遍,搖搖頭:
“彆衝動。這小子能同時撬動《明報》和《星島日報》兩大報業巨頭一起出麵替他的新報紙造勢,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我們先觀望觀望,看看後麵的情況再說。”
“還觀望?再觀望人家都要騎到我們頭上拉屎撒尿了!”馬惜珍越說越氣,一拳捶在桌上。
馬惜如搖了搖頭,壓低聲音:
“現在什麼風聲你不知道?icac就快成立了,現在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我們?就等我們出錯。
這節骨眼你還想打打殺殺?你是不是嫌自己命太長,打算將把柄親自送到人家的手裡?!”
他指著報表,冷聲道:
“人家是正正經經做生意,沒違規、沒越界,用的都是正常的商業手段,我們要是耍手段,隻會顯得我們馬家輸不起。”
“那怎麼辦?就眼睜睜看他搶我們的市場份額?”馬惜珍還是一肚子火。
“先摸清他的底,”馬惜如沉吟片刻,“看看這個鄭碩到底有什麼背景、有什麼軟肋。
做生意嘛,有的是辦法讓人知難而退。”
雖然三家報社反應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清楚了一點:
這個名叫鄭碩的年輕人,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隻用一天的時間,他就讓整個香江的大街小巷都在討論他的報紙——
這本事,不簡單。
在《明報》,金庸對潘粵生交代:
“這年輕人不簡單,阿生,你以後要多留意他的動向。說不定,他還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在《星島日報》,胡仙對周誌明說:
“雖然被擺了一道,但這也說明這個鄭碩是真的有料,是個人才。
以後保持接觸,說不定還有合作的機會。”
在《東方日報》,馬惜如提醒弟弟:
“先彆輕舉妄動,但可以盯緊他。隻要他越界——我們就不客氣。”
要說現在最高興、最興奮的人,那肯定就要數鄭碩了。
他現在就坐在南洋大廈三層那間不算寬敞、甚至有些簡陋的辦公室裡,手裡捏著還帶著油墨香的《今日頭條》首日銷量報告,指尖不斷地發抖。
這不是緊張,是實打實的興奮。
喜歡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請大家收藏:()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