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的一個下午,陽光斜照進《今日頭條》的采訪部,空氣裡飄著咖啡和紙張的味道,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一切看起來和往常沒什麼不同。
突然,幾乎在同一時間,三個獨立的新聞小組從不同的線人渠道得到同一個“重磅新聞”——
港英政府財政司有位高級官員,和地產商勾搭上了,涉嫌將一塊黃金地塊以難以置信的低價秘密批出,而且據說——“證據確鑿”。
最先接到電話的民生新聞組組長猛地從工位上站起來,朝鄭碩的辦公室方向望了一眼。
幾乎同時,時政新聞組和經濟新聞組也有記者探出頭,彼此交換著驚訝而又興奮的眼神。
這“料”太猛了,直指當前香江最敏感的神經——政府高層的廉潔問題。
鄭碩很快被驚動了,他聽著幾位小組負責人幾乎同步的彙報,眉頭越皺越緊。
“先彆急著興奮……”他聲音沉穩,但語速比平時快了些,“……立刻分頭去查,核實每一個細節,特彆是消息最初來源和所謂的‘確鑿證據’。”
他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補充道:“注意,先彆碰核心當事人,從外圍關係和不直接相關的渠道先摸摸看。”
采訪部的氣氛一下子被拉緊了,記者們紛紛抓起電話,試圖從各種關係網裡扒出點線索。
但反饋回來的情況,卻讓所有人都感到一種莫名的詭異。
好幾個跑不同渠道的資深記者都反饋,不止他們一家在打聽這個事。
其他幾家競爭對手報社,甚至一些平時不怎麼起眼的小報,似乎也在談論類似的傳聞。
有記者甚至拍回來一張當天的某份小報,上麵雖然用詞隱晦,但明顯在暗示“有大事要發生”。
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感在行業內快速彌漫,仿佛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第一聲驚雷。
就在這節骨眼上,一個陌生號碼直接接通了《今日頭條》的熱線,點名要找“能做主的人”。
電話被謹慎地轉接給了值班編輯,對方聲音壓得很低,語速很快,他自稱是“政府內部人士”。
說手上有關於那個地塊交易的所有關鍵文件原件和照片,能證明一切。
但他語氣急促而警惕:“我隻能見一次麵,就一次機會,過時不候。
如果你們不來,或者讓我覺得不安全,這些東西立刻就會消失。”
消息迅速報給了鄭碩。
采訪部裡,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悄悄投向了主任辦公室的玻璃牆。
鄭碩站在桌前,雙手撐著桌麵,盯著那部剛剛掛斷的電話,仿佛想從上麵看出點什麼。
他眉頭緊鎖,直覺告訴他這太“順”了,順得像一個精心編排的劇本——
猛料突如其來、業內風聲四起、關鍵“證人”主動送上門且限時……
這一切都透著一股不尋常的急切。
他沒有立刻做決定,而是對王建國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先繼續手上的工作,但明顯能感到他周圍的空氣都凝住了。
鄭碩靠在冰涼的牆壁上,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摒除外界的嘈雜,但腦子裡轉得飛快。
…………
多謝往事隨風而去~的靈感膠囊。
最近我哥結婚,沒空寫,先欠一下繼承,後麵補上,謝謝大哥
喜歡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請大家收藏:()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