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梯隊化初見成效,新引進的青年雞羽毛日漸豐滿,即將開產;育雛區的小雞崽也撲騰得歡實,成活率穩步提升;產蛋區的“主力軍”們更是爭氣,每天都能撿回好幾筐還帶著溫熱的蛋。網店後台,“本味農莊”土雞蛋的鏈接終於掛上了“現貨充足”的標簽,訂單穩定,差評減少。
王龍飛和李強剛鬆了口氣,還沒來得及高興,一個新的、更棘手的問題,像發酵的雞糞一樣,臭烘烘地冒了出來——雞糞,太多了!
雞舍分區後,管理精細了,雞群健康了,產蛋量上去了,隨之而來的,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糞便產量。不同日齡的雞,糞便特性還不一樣:雛雞糞稀薄,青年雞糞量大,產蛋雞糞粘稠…每天清兩次糞都跟不上趟兒!
雞舍裡的氨氣味越來越濃,即使開著排風扇,也熏得人眼睛疼。清理出來的雞糞,在舍外空地上堆成了小山,蒼蠅嗡嗡地圍著打轉,臭氣彌漫,連路過的鄉親都捂著鼻子繞道走。
“飛哥!不行了!”李強戴著口罩,揮舞著鐵鍬,聲音悶悶的,帶著絕望,“這糞…也太多了!清不完!根本清不完!堆這兒…太味兒了!鄰居該有意見了!再說…招蟲招蠅,萬一鬨雞瘟咋辦?!”
王龍飛也皺著眉頭,看著那日益壯大的“糞山”,心裡直發愁。以前雞少,雞糞隨手撒地裡或者堆漚一下當肥料,問題不大。現在規模上來了,這玩意兒就成了災難。
“不能這麼堆著。”他沉聲道,“得處理。還得快點處理。”
“咋處理?”李強哭喪著臉,“拉出去扔了?鎮上交排汙費讓人拉走?那得花多少錢啊!咱賣雞蛋的利潤,夠不夠付這錢都難說!”
“扔了是浪費,更是罪過。”王龍飛搖頭,“雞糞是好東西,上等的有機肥!就是…得把它變成能用的好東西。”
他知道雞糞需要發酵腐熟後才能安全使用,否則容易燒苗,還帶病菌。可傳統堆漚,時間長,占地大,味道衝,遠水解不了近渴。
“得上設備?”李強試探著問,“我看網上有賣那種…雞糞發酵罐?封閉式的,快速發酵,沒臭味…就是…死貴!”
王龍飛沒立刻回答,繞著“糞山”走了兩圈,蹲下身,抓了一把粘稠的雞糞,在手裡撚了撚,又看了看旁邊大棚裡綠油油的菜苗和遠處新栽的沙棘、棗樹。
“設備…暫時上不起。”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但咱可以土法改良,加快發酵,減少汙染。”
他立刻行動起來。先是拉來幾車乾稻草、鋸末和廢棄的菌菇包,和鮮雞糞混合,調節碳氮比,促進發酵。又挖了幾個淺坑,墊上塑料布,把混合好的糞堆進去,蓋上舊棚膜,保溫保濕,偶爾翻堆通氣。
“這能行嗎?”李強看著那幾個冒著微微熱氣的“發酵坑”,將信將疑。
“試試。”王龍飛語氣堅定,“同時,聯係附近種大棚的、種果園的,看有沒有人要腐熟好的雞糞肥。便宜點,甚至免費送,隻要他們自己來拉!趕緊把這堆消化掉!”
消息放出去,起初沒人搭理。大家都嫌麻煩,怕不熟燒苗。直到王龍飛拉著幾個種植戶來看他們正在發酵的糞堆,掰開給他們看裡麵白色的菌絲,解釋發酵原理和好處,才有人猶豫著拉了一車回去試種。
幾天後,反饋來了。
“飛老板!你那糞肥…真行!我那黃瓜秧子,用了蹭蹭長!比化肥還猛!”
“老王!再給我留兩車!我果園要用!”
“還有沒?我也要點!這玩意兒比買化肥劃算多了!”
口碑漸漸傳開,來拉糞的人多了起來,“糞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小。王龍飛趁機推出了“預訂腐熟雞糞”的服務,根據腐熟程度和純度,象征性收點費用,或者用蔬菜、水果以物易物。
更讓王龍飛驚喜的是,經過簡單發酵處理的雞糞,不僅解決了汙染問題,反而成了聯係周邊農戶的紐帶,換來了不少實惠,甚至間接帶動了其他產品的銷售。
視頻裡,他們沒有回避雞糞帶來的困擾,真實記錄了堆肥、發酵、聯係銷路的過程。
標題帶著點自嘲和務實:《雞群壯大,雞糞成山!臭烘烘的煩惱,變成綠油油的財富!》
網友們看得津津有味:
“哈哈哈!博主太真實了!養殖業痛點!”
“雞糞真是寶!博主會利用!”
“生態循環!厲害了!”
“預訂糞肥!我家月季需要!”
“支持變廢為寶!”
“黃土坡老農”發來語音,滿是欣慰:“娃們腦筋活!化害為利,化廢為寶,方是農業正道。堆肥之法甚好,然需注意徹底腐熟,防病蟲害傳播。若條件允許,可考慮蚯蚓養殖,進一步降解糞便,產出高檔蚯蚓糞肥和蚯蚓蛋白,價值更高。”
王龍飛把“蚯蚓養殖”記在了心裡的小本本上。
希望,有時不是沒有煩惱,而是擁有將煩惱轉化為財富的智慧和行動力。它藏在臭氣熏天的糞堆裡,藏在土法改良的發酵坑裡,藏在每一次變廢為寶的嘗試裡。
這座曾經讓人頭疼的“糞山”,終於不再是負擔,反而成了生態循環鏈上堅實的一環,默默地反哺著這片土地。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