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授權、流程優化、工具升級…一係列措施像給超載的牛車換了輪子加了軸承,確實讓王龍飛和李強從焦頭爛額的瑣事裡稍微喘了口氣。但很快,他們就發現,管理這門學問,遠比他們想象的要深,要難。
新招來的兩個客服姑娘,手腳麻利,回複及時,網店評分眼看著往上走。但沒幾天,問題就來了。
“飛哥!”李強拿著手機,眉頭擰成疙瘩,“你看!這客戶投訴…說咱家雞蛋個頭變小了!還附了照片!我查了發貨記錄,是小娟經手的!這丫頭…肯定把優級蛋和特級蛋搞混了!為了省包裝費,混著裝箱了!”
王龍飛心裡一沉,接過手機。照片裡,一箱雞蛋確實大小不均,明顯混了等級。他立刻調出後台聊天記錄,發現小娟為了安撫客戶,居然自作主張答應下次購買給打八折,根本沒請示。
“胡鬨!”王龍飛臉色難看,“等級混裝,壞了口碑!隨意承諾折扣,亂了價格!把她們叫來!”
小娟和另一個姑娘小梅被叫進來,看著王龍飛沉著的臉,嚇得大氣不敢出。
“等級標準培訓過沒有?為什麼不按標準裝箱?折扣權限誰給你的?”王龍飛聲音不高,但帶著壓迫感。
小娟眼圈一紅,支支吾吾:“我…我看雞蛋都挺好的…大小差點也沒啥…省點泡沫托…折扣…我就是想快點平息投訴…”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王龍飛敲著桌子,“咱賣的就是品質和信譽!一次混裝,客戶就覺得咱所有產品都摻水!一次隨意降價,以後所有客戶都來討價還價!這口子不能開!”
他當場重申了分級標準和包裝規範,明確規定了客服權限:任何補償或折扣,必須經過李強或他本人同意。
兩人喏喏應下,但眼神裡帶著委屈和不理解。
大棚和雞舍委托管理也出了問題。負責大棚的劉嬸,澆水施肥全憑經驗,“看天看地看心情”,記錄潦草,幾次差點造成肥害。負責雞舍的趙伯,防疫程序執行不到位,記錄缺失,最近一批青年雞出現了輕微呼吸道症狀,幸虧發現早,隔離及時,沒造成大損失。
王龍飛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巡查,親自盯著關鍵操作,重新培訓,要求每日提交詳細的工作日誌。劉嬸和趙伯嘴上答應,背後卻沒少嘀咕“飛娃子事兒多”、“信不過老把式”。
外包的沙棘園除草小組,為了趕工多賺錢,除草時傷了不少沙棘苗的根,驗收時還試圖蒙混過關,被王龍飛拿著定植圖一一核對發現,扣了工錢,鬨得不太愉快。
最頭疼的是資金流。分工後,各項開支分散了,李強負責網店采購和快遞費,王龍飛負責生產資料和人工,兩人都對對方的開支細節掌握不清。月底一對總賬,發現好幾筆支出對不上,互相懷疑對方記漏了或者亂花錢,雖然最後查清是誤會,但氣氛一度有些尷尬。
“飛哥…”晚上對賬,李強看著那幾筆糊塗賬,憋屈又沮喪,“這…管人比乾活累多了!啥都得操心!啥都得盯著!稍不留神就出岔子!心累!”
王龍飛沒說話,揉著發痛的額角。他何嘗不累?信任放出去,收效甚微,反而添了更多亂子。但他知道,不能走回頭路。規模上來了,事必躬親隻會累死,管理是必須邁過去的坎。
“不是人的問題,是製度的問題。”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權責利沒厘清,流程沒固化,監督沒到位。”
他重新拿出那個破本子,熬了兩個通宵,製定了幾份簡陋卻清晰的製度:
《網店客服操作規範及權限說明》
《大棚雞舍每日工作日誌及檢查標準》
《外包作業質量驗收及結算流程》
《財務支出審批及報銷規定》
每份製度都明確了責任人、操作標準、獎懲措施。他還設計了一套簡單的日報表,要求各環節負責人每日填寫,簽字確認。
製度推行之初,阻力更大。劉嬸抱怨“種一輩子地沒寫過字”,趙伯覺得“按表操作太死板”,小娟小梅覺得“規矩太多捆手腳”。王龍飛和李強鐵了心,嚴格執行,該培訓培訓,該批評批評,該獎勵獎勵,該扣錢扣錢。
硬著頭皮推行了半個月,混亂的局麵竟然慢慢扭轉過來了。日報表雖然寫得歪歪扭扭,但數據清晰了;操作雖然還有些生疏,但流程規範了;支出雖然還是瑣碎,但賬目清楚了。
視頻裡,王龍飛沒有回避管理上的挫折,展示了製定的簡陋製度和推行過程中的雞飛狗跳。
標題帶著反思和堅持:《管理比種地難!分工出亂子,製度來救場!摸索中前行!》
網友們看得感同身受:
“太真實了!小老板最難的就是管人!”
“製度是底線!支持博主!”
“管理升級必經之痛!挺住!”
“日報表雖然土,但有用!”
“期待博主規範化!”
“黃土坡老農”發來語音,語重心長:“娃們碰到真坎了。管理之難,在於管人。製度為骨,人情為肉,缺一不可。授權需輔以監督,考核需搭配培訓。莫急莫躁,循序漸進,威信自立。”
希望,有時不是一蹴而就的順暢,而是在不斷試錯、碰撞、甚至得罪人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起秩序和規則。它藏在每一份簡陋卻堅持執行的製度裡,藏在每一次硬著頭皮的糾偏裡,藏在從混亂走向規範的陣痛裡。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