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虎和林薇的入駐,像兩股清泉,注入了“黃土坡生態農莊”這片習慣了傳統節奏的土地。起初,這泉水與舊土的交融,並不總是順暢。
趙大虎乾活是真賣力氣。天不亮就跟著王龍飛進大棚,移栽菜苗、綁蔓打杈,動作雖稍顯笨拙,但肯學肯乾,一身汗一身泥從不叫苦。清理雞舍時,他搶著推糞車,刺鼻的氨氣味熏得他直流眼淚,卻也咧著嘴說:“沒事,飛哥!這味兒,得勁兒!說明咱雞糞發酵得好!”他這股子憨厚實誠的勁兒,很快贏得了劉嬸、趙伯這些老把式的好感。劉嬸常偷偷塞給他個煮雞蛋,念叨著:“這娃,實誠!像咱莊稼人!”
但趙大虎帶來的不光是力氣。他那個寶貝筆記本上,記滿了王龍飛隨口說的經驗:“沙棘苗移栽後頭遍水要澆透”、“雞群換羽期要補鈣”。晚上,他就在老屋那盞節能燈下,對著借來的筆記本電腦,吭哧吭哧地查文獻,試圖用“土壤持水量”、“營養代謝”之類的術語去解釋那些老經驗。有次,他興衝衝地拿著幾張打印的論文截圖找王龍飛:“飛哥!你看!書上說沙棘耐旱怕澇,跟你說的‘見乾見濕’一個理!但書上還說了,花期適度控水能提高坐果率!咱明年試試?”
王龍飛接過那印滿英文圖表、他看不太懂的紙,心裡頭一次對“科學種地”有了點模糊的觸動。他點點頭:“成,你記著,明年開春,聽你的,試試看。”
林薇則是另一番光景。她不像趙大虎那樣能紮進地裡,更多時間是泡在臨時騰出來的、兼做客服和庫房的小屋裡,對著李強的電腦屏幕。李強起初對她那些“數據分析”、“用戶畫像”半信半疑,覺得不如自己憑感覺調整價格、看評論改包裝來得實在。
直到有一次,林薇拉著他分析後台數據:“強哥,你看,購買‘特級棗’的客戶,複購‘棗夾核桃’的比例高達60,而買‘實惠裝’的客戶,更傾向於單獨購買蜜棗。這說明什麼?”
李強眨巴眼:“說明…啥?”
“說明消費層級和偏好不同!”林薇眼睛發亮,“我們可以做捆綁銷售推薦!比如,買特級棗的客戶,頁麵自動推薦棗夾核桃,甚至可以做‘高端禮盒’組合。買實惠裝的,推薦蜜棗或棗乾,主打性價比。這樣能有效提升客單價!”
李強將信將疑地按她說的調整了網店頁麵推薦邏輯。一周後,客單價果然有了小幅提升。這下,李強服氣了,開始主動找林薇商量營銷策略。林薇還幫他們建立了簡單的客戶信息庫,記錄購買習慣和反饋,客服回複變得更有針對性,好評率又漲了一截。
但林薇也和趙大虎一樣,遇到了“水土不服”。她建議給沙棘園安裝土壤濕度傳感器,實現自動化灌溉,王龍飛算了算成本,直接否了:“那玩意兒金貴,壞了沒處修,不如我每天去地裡踩一腳實在。”她提出要對雞蛋進行沙門氏菌抽檢,建立食品安全檔案,李強也覺得小題大做:“咱這雞漫山跑,吃糧食蟲子,乾淨得很!檢那個乾啥,費錢!”
林薇有些沮喪,私下跟趙大虎抱怨:“好多想法推行不下去,飛哥強哥他們…太憑經驗了。”
趙大虎撓撓頭,憨厚地說:“薇薇,咱得慢慢來。飛哥他們的經驗,是土裡刨食刨出來的,保準。咱那套理論,得先證明有用,他們才認。”
轉折點發生在一個悶熱的午後。一批即將發貨的“特級雞蛋”中,林薇隨機抽檢了幾枚,用她帶來的簡易檢測試紙測了測,發現其中兩枚的某些指標微微偏離了正常範圍,雖不構成安全風險,但可能與近期雞群應激有關。她立刻報告了王龍飛。
王龍飛起初覺得她大驚小怪,但看著林薇認真的眼神和檢測記錄,他還是去雞舍仔細檢查了一遍。果然發現產蛋區的通風扇有台出了故障,導致局部溫度偏高,雞群確實有些煩躁。他馬上叫人修好了風扇,調整了雞群密度,並對那批雞蛋做了降級處理。
事後,王龍飛特意找到林薇:“小林,這次多虧你心細。這檢測…有點用。”雖然沒多說,但林薇能感覺到,那堵基於經驗的牆,裂開了一道縫。
陳教授期間又來了一次,聽了兩人的彙報,看了他們的初步數據,很是欣慰。他拉著王龍飛和李強,在田埂上聊了很久,沒有高深的理論,就是結合農莊的實際,講如何把趙大虎的土壤分析、林薇的市場數據,一點點融入到日常管理裡,變成實實在在的效益。
“龍飛啊,”陳教授拍著他的肩膀,“經驗是寶,但不能抱著寶餓肚子。科技是工具,用好它,能讓你的寶更亮。”
實習期快結束時,趙大虎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黃土坡沙棘園土壤狀況及改良建議初稿》,雖然粗糙,但數據翔實,指出了幾處潛在問題並提出了改良方案。林薇則做出了一份《本味農莊客戶分析及營銷優化報告》,用圖表清晰地展示了客戶結構和消費偏好,提出了幾條可行的產品組合和推廣策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龍飛和李強捧著這兩份還帶著墨香的報告,心情複雜。有對知識力量的敬畏,有對自身不足的清醒,更有對未來發展的新想法。
“飛哥,”李強咂咂嘴,“這大學生…還真不是白給的。”
王龍飛望著遠處正在和趙大虎道彆、叮囑他繼續觀察沙棘苗的林薇,緩緩點頭:“是啊…咱這土疙瘩,是該換換新腦筋了。”
趙大虎和林薇返校的日子到了。王龍飛和李強準備了兩大包自家產的乾貨——蜜棗、棗乾、真空包裝的熟蛋,塞給他們。
“大虎,小林,這段時間辛苦了!”王龍飛話語樸實,“你們留下的東西,比這些乾貨值錢。以後常來,這兒就是你們第二個家。”
趙大虎眼圈有點紅:“飛哥,強哥,我論文就紮根在這兒了!等我畢業,還來跟你們乾!”
林薇也微笑著說:“飛哥,強哥,數據係統我會遠程幫你們維護。希望下次來,能看到農莊更科學、更紅火!”
車子遠去,養殖場似乎又恢複了往日的節奏。但有些東西,已經悄然改變。王龍飛的筆記本上,開始出現一些簡單的數據記錄;李強的電腦裡,多了幾張林薇做的分析圖表;雞舍的牆上,貼上了一張新的免疫程序表,是趙大虎根據文獻和實際情況調整的;沙棘園裡,幾個關鍵點位插上了趙大虎建議設置的簡易土壤酸度計…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