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苗菜項目帶來的現金流充盈期,如同夏日裡一場酣暢淋漓的透雨,讓“本味農莊”的每一個環節都煥發出勃勃生機。車間完成智能化升級,沙棘園實現水肥一體化精準滴灌,魚塘用上物聯網監測係統,團隊的士氣與執行力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眾人沉浸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踏實感中時,王龍飛卻並未有絲毫鬆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農業項目的投資周期長、風險高,眼下這點盈餘,對於支撐他心中那個更宏大的藍圖——建成集高標準種植、生態養殖、精深加工、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綜合體——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李靜曾半開玩笑地說他“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想著田裡的”,王龍飛隻是笑笑,他心裡明鏡似的:一個老板的核心作用,就是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為企業找到足夠且成本合適的“糧草”,確保戰略得以實施,夢想不致擱淺。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遠的地方,開始為農莊下一階段的跨越式發展,悄然布局,謀篇融資。
他的“找錢”思路,並非盲目地四處化緣,而是基於對農莊未來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對不同資金屬性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套多層次、有側重的融資組合拳。
第一路:深耕政策性資金,用足“普惠紅利”。
王龍飛讓李靜和小孫牽頭,成立了一個臨時性的“政策研究小組”,專門負責研究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針對農業產業化、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環保項目等方麵的扶持政策。他們像梳頭發一樣,仔細梳理每一項可能的補貼、貼息貸款、以獎代補資金。
“靜,小孫,”王龍飛在內部會議上明確指示,“這部分錢,成本最低,很多時候甚至是無償的。是我們的‘第一桶金’,必須全力爭取。重點是吃透政策,把我們的項目包裝得符合導向,申報材料要做得專業、紮實、有說服力。”
很快,目標被鎖定:省農業廳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市裡的“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貸款貼息政策”、縣裡的“智慧農業應用示範點專項補貼”。這些項目與“本味農莊”正在推進的智能化升級、產業鏈延伸高度契合。
李靜發揮她的專業優勢,組織團隊日夜奮戰,撰寫了一份厚達百餘頁的《關於將“本味農莊”納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點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圖文並茂地展示了農莊的生態循環模式、科技應用成果、聯農帶農機製以及未來規劃。小孫則精心準備了全套的財務資料和貸款貼息申請文件。王龍飛親自帶著材料,拜訪了縣農業局、市農委的相關領導,不卑不亢地彙報工作,闡述願景。
“王總,你們這個規劃很有前瞻性,特彆是將智能化管控與生態循環結合得這麼好,數據也很紮實。”縣農業局局長在聽取彙報後,表示了高度認可,“省裡的項目,我們一定全力推薦。市裡的貼息政策,隻要貸款下來,符合條件,馬上可以申報。”
政策性資金的爭取,流程長、不確定性大,但一旦成功,意義非凡。這不僅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支持,更是一種官方背書,能極大提升“本味”的品牌公信力和融資吸引力。王龍飛深知其價值,耐心地跟進每一個環節。
第二路:對接產業資本,尋求“戰略協同”。
在爭取政策性資金的同時,王龍飛將目光投向了更具市場活力的產業資本。他並沒有忘記之前來考察過的那家省城生態農業投資基金會。雖然當時沒有立刻投資,但周總監對“本味”的模式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現在,隨著芽苗菜項目的成功、智能化改造的完成以及合作社模式的穩定運行,“本味”的籌碼更多了。
王龍飛讓張小梅整理了一份最新的“本味農莊”商業計劃書精簡版,突出展示了近期的運營數據、財務改善情況、技術壁壘以及未來三年清晰的發展規劃包括擴建深加工車間、開發研學旅遊項目等)。他親自給基金的周總監打了個電話,沒有急於要錢,而是以彙報進展、請教問題的姿態,邀請對方在方便的時候再來農莊看看“新變化”。
周總監果然產生了興趣,安排了一次非正式的回訪。這次,王龍飛沒有安排大規模的接待,而是帶著周總監實地看了升級後的芽苗菜車間、水肥一體化的沙棘園、物聯網監控的魚塘,以及正在規劃的加工區預留地。李靜則用數據演示了智能化投入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王總,李工,你們的執行力和學習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周總監看著實時滾動的生產數據,由衷地說,“短短時間,能把概念落地到這種程度,很不容易。看來,你們已經具備了承接更大資金、實現快速擴張的基礎。”
王龍飛坦誠相告:“周總,我們下一步計劃啟動精深加工和體驗板塊,這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我們更希望的,不僅僅是資金,而是能帶來產業資源、管理經驗和市場渠道的戰略投資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交流,為後續可能的b輪融資打開了大門。產業資本的優勢在於不僅能提供資金,還能帶來附加值,但也會涉及股權稀釋和戰略協同的考驗。王龍飛對此保持開放而謹慎的態度。
第三路:創新債權融資,盤活“沉睡資產”。
除了股權融資,王龍飛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債權融資方式,特彆是盤活農莊的資產。他注意到,國家正在鼓勵開展農業設施抵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等創新金融業務。
“小孫,你研究一下,我們的智能溫室、水肥一體化係統這些投入,能不能評估作價,向銀行申請中長期設備抵押貸款?周期長一點,利率低一點,適合我們這種固定資產投資大的項目。”王龍飛吩咐道,“還有,我們跟‘食之本’、‘優鮮優選’的長期訂單,穩定的應收賬款,能不能做質押融資?”
這對於小孫來說是個新課題,他立刻聯係了縣裡的農商行和市裡的商業銀行,谘詢相關政策。銀行方麵對此很感興趣,但需要專業的資產評估機構對設施進行價值認定,並對應收賬款進行確權。雖然流程複雜,但一旦打通,將為“本味”開辟一條重要的補充性融資渠道,尤其適合用於周期匹配的固定資產投資。
第四路:預備應急方案,守住“風險底線”。
儘管在積極開拓各種融資渠道,王龍飛始終沒有忘記風險控製。他讓小孫時刻監控現金流情況,設定了明確的預警線。同時,他也與縣裡的一家擔保公司建立了初步聯係,了解在緊急情況下,如何通過擔保增信獲得過橋貸款。此外,他甚至還私下裡和幾個早期支持他、關係緊密的供應商溝通,探討了在極端情況下延長賬期或者進行小額短期拆借的可能性,作為最後的備用手段。
“找錢”的過程,遠沒有田間地頭勞作那般充滿泥土氣息,它更多是案頭工作、策略思考、人際溝通和耐心等待。王龍飛常常在辦公室一坐就是半天,研究政策文件,修改商業計劃書,打上幾十個電話。李靜有時看著他疲憊的樣子,會給他端杯茶,輕聲說:“彆太拚了,慢慢來。”
王龍飛會揉揉太陽穴,笑笑說:“靜,打仗就是打後勤。咱們在前麵衝得再猛,後方的糧草跟不上,一切白搭。現在把融資的路子趟平了,將來需要用大錢的時候,才不會抓瞎。這是我的責任。”
夜幕降臨,王龍飛獨自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遠處農莊的點點燈火。那裡有他傾注了全部心血的夢想。他知道,通往夢想的道路,需要一級級堅實的台階去鋪墊,而最重要的台階,就是資金。他現在的每一次謀篇布局,每一次奔波溝通,都是在為“本味”更輝煌的明天,默默地、堅定地,籌措著不可或缺的“糧草”。前方的路還很長,但他目光堅定,步伐沉穩。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