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總督見到吳小弛,臉都綠了:“文曲縣是沒人了嗎?派你這麼個毛頭小子來糊弄本官?”
吳小弛不卑不亢:“總督大人,且讓我看看水情再說。”
他既不查看地方誌,也不聽取當地老農的經驗,反而爬上最高的山頭,俯瞰整個洪水區域。這一看就是一天,期間還掏出些奇怪的器具測量記錄。
第二天,吳小弛提出了一套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方案。
“什麼?要在李家村主動決堤?你知不知道下遊有上千畝良田!”一位官員拍案而起。
“用樹枝雜草堵決口?這能擋住洪水?”
“組織百姓捕魚?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還想著捕魚?”
質疑聲此起彼伏,總督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吳小弛卻胸有成竹:“諸位,洪水如惡霸,你越抵抗,它越猖狂。咱們得學會‘哄’著它,讓它按咱們的心意走。”
他指著自己繪製的水勢圖解釋:“主動在李家村決堤,是為了把洪峰引向那片鹽堿地,那裡本就種不出莊稼,淹了也無妨。用樹枝雜草而非沙石,是因為它們有彈性,能與水流共舞,反而更牢固。至於捕魚...”
吳小弛神秘一笑:“洪水帶來了大量魚群,百姓捕魚既能補充食物,又能通過他們的活動加固堤壩,一舉兩得。”
這套聞所未聞的理論,把所有人都聽傻了。
總督猶豫再三,眼看洪水越來越猛,隻好死馬當活馬醫,同意了吳小弛的方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果,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
主動決堤後,洪峰果然改變了方向,直奔鹽堿地而去,保住了下遊的良田。用樹枝雜草堵塞的決口,在洪水的衝擊下居然越來越緊密。而百姓們一邊捕魚一邊加固堤壩,士氣大振,效率倍增。
三天後,洪水退去,損失被降到了最低。
總督拉著吳小弛的手,激動得語無倫次:“天才!真是天才啊!”
凱旋歸來的吳小弛,成了文曲縣的大英雄。縣太爺親自出城迎接,百姓夾道歡迎。
李老夫子撚著胡須,若有所思:“看來,這‘跅弛不羈’,未必是壞事啊。”
吳老爹樂得合不攏嘴,逢人便說:“我早就看出這小子有出息!”
更讓人意外的是,朝廷特使聞訊趕來,不是來問責,而是來請吳小弛入京的。
“吳先生,皇上聽說了您的治水妙法,特命下官前來,請先生入京主持全國水利工程。”
所有人都以為吳小弛會欣然接受,誰知他卻搖搖頭:“多謝皇上厚愛,但我這個人散漫慣了,受不得官場約束。況且,”他眨眨眼,“我這人跅弛不羈,萬一在京城惹出什麼亂子,不是給皇上添堵嗎?”
特使再三勸說,吳小弛就是不肯。最後,他推薦了那位曾經嘲笑過他的王秀才:“王秀才做事嚴謹,正好與我互補,他一定能勝任。”
王秀才得知後,羞愧難當,登門致歉。吳小弛卻毫不在意:“咱們各有所長,何必比較?”
就這樣,吳小弛繼續在他的文曲縣過著逍遙日子。時而研究螞蟻搬家,時而觀察星星運行。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肯當官,他笑著說:
“規矩是死的,水是活的。我這人就像水,放在方形容器裡就是方形,放在圓形容器裡就是圓形。若是被框在官場的條條框框裡,反而失去了靈動之性。不如做個跅弛不羈的閒人,隨性而為,說不定還能想出更多有用的‘歪主意’呢!”
從此,“跅弛不羈”在文曲縣不再是貶義詞。那些不守常規、特立獨行的人,也開始被寬容對待。畢竟,誰說得準下一個“吳小弛”,會不會就在他們中間呢?
而我們的吳小弛,此刻正躺在河邊,看著雲卷雲舒,琢磨著下一個“不務正業”的新點子。至於他又會搗鼓出什麼名堂,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喜歡成語大搞笑請大家收藏:()成語大搞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