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仁義連連點頭:“那是自然,每日早晚各擦拭一次!”
吳大人又問:“吳秀才,你呢?”
吳秀才答道:“回大人,學生家貧,無香案供奉,但每逢初一十五,必淨手後小心擦拭。”
吳大人點頭,從水中取出玉如意:“諸位請看,這玉如意縫隙中,積有不少灰塵汙垢。若真如賈仁義所說每日擦拭,何來這許多積垢?”
賈仁義頓時汗如雨下。
吳大人又道:“本官已派人查過,這玉如意底部刻的並非‘淡泊明誌’,而是‘寧靜致遠’!你連刻字都說錯,還敢說是你家祖傳?”
賈仁義癱軟在地,隻得招認:他見吳秀才家傳的玉如意價值連城,便起了貪念,誣告於他。
案子了結,吳秀才感激涕零:“多謝青天大老爺明察秋毫!”
吳大人笑道:“不必謝我,要謝就謝那個遊方郎中。若不是他教會我‘櫛垢爬癢’的道理,本官也不會想到從積垢入手查案。”
從此,吳大人不但治好了背癢的毛病,還把這個道理用在斷案上。他發現,很多疑難案件就像他背上的癢處,表麵看是一個問題,實則另有根源。必須先把表麵的“垢”梳理清楚,才能抓到真正的“癢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久後,芙蓉縣又發生一樁竊案。幾個商戶報案,說庫房銀兩不翼而飛,門窗卻完好無損。
吳大人親自勘察現場,發現庫房地麵有少許泥土,但痕跡很淺,不像是外人闖入。
“先把表麵的‘垢’梳清楚。”吳大人自語道。他命人仔細梳理案發時間、失竊金額等細節,發現失竊都發生在月初,且金額都不大。
“這就奇怪了,”吳大人思索,“若是外賊,為何不一次多偷些?若是內賊,為何隻偷這麼點?”
他讓人暗中監視各家庫房。到了下月初,果然發現一個更夫行跡可疑。這更夫每到月初,就會偷偷潛入庫房,但隻取少許銀兩。
吳大人將其抓獲審訊,更夫泣不成聲:“大人明鑒,小人是不得已啊!”
原來,這更夫的老母病重,每月需錢買藥,他工錢不夠,隻好出此下策。因怕被發現,每次隻取少許,想著等日後寬裕了再悄悄還回去。
吳大人查明屬實,感慨不已。他並沒有簡單地將更夫治罪,而是召集那幾個商戶,說明情況。商戶們被更夫的孝心感動,不但不追究,還湊錢幫他母親治病。
更夫感激涕零,從此洗心革麵,後來成了縣衙的得力幫手。
經過這些事,吳大人對“櫛垢爬癢”體會更深。他在縣衙掛了一塊匾額,上書“梳垢搔癢”四字,時時提醒自己:辦案不能隻看表麵,要像梳頭搔癢一樣,先理清脈絡,再直擊要害。
一年後,芙蓉縣政通人和,獄訟大減。吳大人的治理之道也傳為美談,連知府大人都親自來考察學習。
知府見到那塊匾額,不解其意。吳大人便將自己如何從背癢悟出治理之道的經曆娓娓道來。
知府聽後撫掌大笑:“妙啊!治理地方,確如櫛垢爬癢。先梳理清楚繁雜表象,再直擊問題要害。吳大人,你這‘梳垢搔癢’的為官之道,值得推廣啊!”
不久,吳大人被提拔為知州。離任那天,芙蓉縣百姓夾道相送,有人甚至捧來梳子和撓癢耙,引得眾人哄笑。
吳大人也笑了,他對繼任者說:“為官一任,就是要為百姓櫛垢爬癢。垢不梳不清,癢不搔不除啊!”
這句樸實的話語,從此在芙蓉縣流傳開來。而“櫛垢爬癢”這個成語,也多了層新的含義:不僅要解決問題,更要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順序,先梳理,後根治,方能事半功倍。
至於那把特彆的梳子和撓癢耙,被吳大人帶到了新任上,時時提醒自己為官的本分。而那個教他“櫛垢爬癢”的老郎中,有人說他是神仙下凡,有人說他是退隱的名醫,但究竟是誰,已無人知曉了。
喜歡成語大搞笑請大家收藏:()成語大搞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