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的夜色,終是沉澱了下來。白日裡慕容彆院的喧囂與驚瀾,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雖激起層層漣漪,卻也終歸於表麵的平靜。隻是那水下暗湧的波流,卻悄然改變了許多人的心緒與算計。
客棧房間內,燭火如豆。淩霄盤膝而坐,雙目微闔,白日裡那口吹散火焰刀的清氣仿佛仍縈繞在指尖,並非刻意回味,隻是道心自然映照,剖析著那瞬間能量流轉的細微奧妙。鳩摩智的火焰刀氣剛猛熾烈,卻失之純粹與靈動,過於依賴內力凝聚,反倒容易被窺破虛實。比起天罡地煞法中駕馭天地元氣的玄妙,實是落了下乘。
然而,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頭,卻讓他生出幾分純粹探究的興趣。這並非世俗武功能達到的境界,其中必然蘊含著某種對能量、乃至對“法則”的粗淺運用和理解。與其說那是武功,不如說更接近一種……“術”的雛形。
念及此,他緩緩睜開眼。窗外月色正好,清輝遍灑,為粉牆黛瓦的姑蘇城籠上一層朦朧紗衣。
是時候了。
他並未更換夜行衣,依舊是一身青袍。起身時,手掐訣印,周身氣息瞬間內斂,仿佛化作窗前一道淡淡的影子,與月光下的陰影融為一體。“隱形”之術雖未大成,但結合斂息之法與對光線的微妙操控,足以瞞過絕大多數守衛的耳目。
推開窗,身影如一片落葉般悄無聲息地滑出,融入清冷的夜風之中。屋簷巷弄成了他最好的路徑,身形起落間,迅捷如煙,直撲太湖方向——那裡,才是慕容氏真正的根基所在,參合莊。
越靠近太湖,守衛越發森嚴。明哨暗卡,巡邏的隊伍交錯不息,其中不乏氣息沉穩的好手。慕容複經白日一鬨,顯然加強了戒備。但這些在淩霄的神識麵前,如同虛設。他總能提前感知,於巡邏的間隙、視線的死角輕盈穿過,如同鬼魅,未驚起半分波瀾。
參合莊臨水而建,規模宏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莊內一處最為幽靜、守衛也最是嚴密的臨水閣樓,便是名聞天下的“還施水閣”。
水閣四周不僅有精銳護衛來回巡視,更布設了不少精巧的機關消息。但在淩霄的神識細致掃描下,那些機關的觸發機括、運轉軌跡皆清晰可見。他尋了一處氣窗,身形如同沒有骨頭般微微一縮,便似一縷青煙,悄無聲息地滲入了閣內。
甫一進入,一股陳年書卷與淡淡防蟲藥草混合的氣息撲麵而來。閣內極其寬敞,數排高大的紫檀木書架整齊排列,直抵穹頂,上麵密密麻麻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卷軸、書冊、玉簡。燭火長明,映照著無數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瑰寶。
饒是淩霄心性淡泊,見此景象,心中亦不由微微驚歎。慕容家數代積累,果然非同凡響。這還施水閣,堪稱一座武學的寶庫。
他緩步其間,神識如水銀瀉地,快速掃過那些典籍。《五虎斷門刀》、《伏魔杖法》、《青字九打》……各門各派,乃至許多失傳已久的武功秘籍,此處竟大多有收藏。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偌大名頭,果然不是憑空得來。
然而,隨著感知的深入,淩霄的眉頭卻微微蹙起。這些秘籍雖包羅萬象,精妙招式層出不窮,但絕大多數都止於“技”與“術”的層麵,過於追求招式的詭異、內力的霸道、或是殺傷力的極致。許多修煉法門更是急功近利,劍走偏鋒,看似進境迅猛,實則隱患暗藏,猶如飲鴆止渴,於人體經脈、丹田根基有損無益。
與他所修《先天一炁訣》的中正平和、固本培元,追求與天地大道相合的路徑相比,高下立判。這些,終究是凡俗爭強鬥勝之術,未脫“武”之藩籬,與他所求之“道”,相去甚遠。
略感失望之際,他正準備離去,神識掃過水閣最深處一麵看似普通的牆壁時,卻微微一頓。
那後麵……有東西。
氣息被一種頗為巧妙的陣法遮掩了,若非他神識敏銳遠超尋常,幾乎就要忽略過去。那陣法並非多麼高深,卻極其隱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帶著一種古老的韻味。
淩霄來了興趣。他走到那麵牆前,指尖凝聚一絲微不可察的真元,如同最靈巧的探針,輕輕點在那陣法幾個關鍵的能量節點之上。真元一觸即收,並未強行破除,而是以一種更精妙的方式,暫時擾亂了陣法的運轉,使其露出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縫隙。
他身形一閃,便已入內。縫隙在他身後悄然彌合,仿佛從未存在過。
密室不大,僅容數人站立。陳設簡單,隻有一張玉案,案上供奉著寥寥數卷非帛非紙、材質奇特的古老卷軸,散發著歲月沉澱的氣息。
淩霄目光落在最上麵那卷展開少許的帛書上,幾個古篆映入眼簾——
《鬥轉星移》。
喜歡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