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晨光初露,緩緩漫過紫禁城的角樓。
先農壇方向,三通鼓樂驟然響起。
沉悶的鼓聲裹著料峭春寒,在京師上空悠悠蕩開。
坤寧宮偏殿裡,朱厚照已換上繡著五穀紋的明黃色常服。
張永捧著一頂烏紗翼善冠,小心翼翼地為他戴上。
“陛下,禮部的儀仗已在午門候著了,張尚書親自來催了兩回。”
張永手指拂過冠上的金簪,聲音裡帶著幾分雀躍。
朱厚照對著銅鏡理了理衣襟。
指尖觸到常服上細密的針腳。
“春耕是大事,太祖爺當年親耕時,連龍袍都濺了泥點,朕豈能怠慢?”
剛走出偏殿,就見禮部尚書張升領著一眾禮官跪在宮道旁。
朝服上的朝珠隨著叩拜動作輕晃。
“臣張升,恭請陛下移駕先農壇,行親耕大典!”
朱厚照頷首,踩著鋪好的紅氈上了玉輦。
輦車緩緩駛出午門。
街道兩旁早已擠滿百姓。
見玉輦過來,紛紛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厚照掀開車簾,揮手道:“眾卿平身,春耕大吉!”
百姓們的歡呼聲更響了。
有老農捧著剛抽芽的麥種,高高舉過頭頂:“陛下親耕,今年定是好年成!”
玉輦行至先農壇外,朱厚照下輦換乘耕根車。
張升在旁引路,聲音清亮:“陛下,先農壇正壇供奉先農神,旁壇配祀後稷,按禮製,需先祭神,再親耕。”
朱厚照踩著青石板走到正壇前。
壇上已陳設好牛羊豕三牲祭品,青銅禮器泛著溫潤的光。
禮官高聲唱喏:“吉時到,奏《中和之樂》!”
鼓樂聲起,朱厚照淨手後接過香燭,三拜九叩。
目光落在“先農神位”的匾額上。
“朕承天命,躬耕勸農,祈願五穀豐登,萬民安樂。”
祭祀完畢,張升引著朱厚照往壇側的耕耤田走去。
田埂旁已備好耒耜、種子和牛犢。
耒耜的木柄纏著紅綢,牛犢則披著繡著雲紋的彩衣。
戶部尚書韓邦、順天府尹王鼎早已候在田邊,手裡分彆捧著種子袋和牽牛繩。
“陛下,按《大明會典》,親耕需三推三返,由戶部尚書扶犁,順天府尹播種,錦衣衛校尉牽牛。”
張升躬身道。
朱厚照接過耒耜,木柄入手沉甸甸的。
韓邦連忙上前扶住犁尾。
王鼎捧著種子袋站在一旁。
校尉則牽著牛繩,輕聲安撫著躁動的牛犢。
“起!”
朱厚照一聲令下,校尉催動牛犢。
耒耜插進鬆軟的泥土裡,翻起一片帶著濕氣的黃土。
第一推剛行到田埂儘頭,朱厚照就微微出汗。
他卻不肯歇,接著第二推、第三推。
動作雖生疏,卻格外認真。
田埂旁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紛紛跪地,齊聲讚道:“陛下聖德,躬耕勸農,蒼生之福!”
耕完三推,朱厚照放下耒耜,接過張永遞來的帕子擦了擦手。
這時,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農被禮官引了過來,手裡捧著一把飽滿的麥種。
“老臣王老實,叩見陛下!這是京郊最好的麥種,願陛下播下此種,今年畝產再增三石!”
朱厚照接過麥種,指尖撚了撚,顆粒飽滿圓潤。
“王老漢,你種了多少年地?”
“回陛下,四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