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裡的空氣像凝了冰,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朱厚照放下茶杯,目光掃過麵如土色的大臣們,語氣堅定得沒有一絲轉圜餘地。
“朕知道,朕是英宗皇帝的後代,可認祖歸認祖,講道理歸講道理。”
“當年英宗皇帝輕信王振,親征瓦剌,把五十萬大明將士埋在了土木堡,自己還成了俘虜,把大明逼到亡國滅種的地步。”
“這事要是傳到地下,太祖爺、太宗爺要是知道了,非得天天抽他不可!”
這話一出,大臣們嚇得齊刷刷跪倒在地,連頭都不敢抬。
英宗是先帝,陛下這麼直白地批評,簡直是前所未聞!
李東陽趴在地上,心裡又驚又怕。
陛下這是徹底豁出去了,連先祖都敢說,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朱厚照卻沒停,繼續道。
“可景泰皇帝呢?他臨危受命,登基穩定朝局,力排眾議支持於少保守城,還把宮裡的金銀拿出來犒勞將士,這才保住了北京,保住了大明!”
“於少保是功臣,景泰皇帝就不是功臣嗎?”
“他比那些躲在後麵隻會說祖製的人,強百倍千倍!”
他站起身,走到大臣們麵前,聲音提高了幾分。
“所以朕今天把話放在這。”
“朕不僅要追封於少保為杭國公,還要恢複景泰皇帝的廟號,給他人君該有的尊號。”
“他的太子朱見濟,當年夭折得可憐,朕也要追封他為‘懷獻太子’,給個諡號,讓他們父子在地下也能安心!”
“你們反對,朕要封;你們同意,朕也要封!”
朱厚照的聲音像驚雷似的在暖閣裡炸響。
“朕是大明的皇帝,不是祖製的傀儡!”
“隻要是對大明好、對百姓好的事,就算打破再多祖製,朕也敢做!”
大臣們趴在地上,沒人敢說話。
李東陽心裡清楚,陛下話說到這份上,反對已經沒用了。
陛下連英宗先帝都敢批評,真要是有人硬攔,說不定會落得和周壽、劉宇一樣的下場。
韓文則想著,陛下連皇莊都願意交稅,為景泰皇帝正名雖然打破祖製,可確實是順應民心的事,沒必要硬頂。
過了半晌,李東陽才顫顫巍巍地抬起頭,躬身道。
“陛下聖明,景泰皇帝確有功於社稷,陛下為其正名,是彰顯公道之舉。”
“臣……臣無異議,陛下說了算。”
有了李東陽帶頭,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
“臣等無異議,陛下說了算!”
朱厚照滿意地點點頭,抬手道。
“都起來吧。”
“蕭公公,你現在就擬旨:追尊景泰皇帝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廟號‘代宗’,入祀太廟;追封其太子朱見濟為‘懷獻太子’,諡號‘悼’,按太子禮改葬。”
“旨意擬好後,先給朕過目,再加蓋玉璽,發往全國。”
“奴婢遵旨!”
蕭敬連忙爬起來,不敢有半分耽擱,掏出紙筆就開始記錄,手都還在微微發抖。
他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皇帝這麼強硬地打破祖製,連先帝的評價都敢改。
朱厚照又看向眾人。
“追封於謙、皇莊通商、尊景泰帝這三件事,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