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朝堂多年,熟悉官員情況,聽聽他的意見,能讓考成法更周全。”
說著,他對著門外喊:“張永!”
張永快步進來,躬身道:“陛下,奴婢在。”
“你去內閣,請李首輔來暖閣一趟,就說朕有吏治整頓的要事,跟他商議。”
朱厚照吩咐道。
“奴婢遵旨!”
張永應下,轉身快步走出暖閣。
王瓊看著張永的背影,心裡更踏實了。
陛下不僅有破局之策,還懂得集思廣益,不剛愎自用,這樣的君主,值得他全力以赴。
他想起剛才的顧慮,不禁有些羞愧。
“陛下,臣剛才顧慮太多,倒是顯得小家子氣了。”
“若考成法能推行,臣定當帶頭執行,不管牽扯到誰,都一查到底!”
“這才像話。”
朱厚照笑著道。
“朕知道你顧慮的是勳貴勢力,可你彆忘了,朕連永康侯都敢處置,還怕那些靠人情上位的官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要你按考成法辦事,出了問題,朕給你撐腰!”
“臣謝陛下信任!”
王瓊躬身行禮,心裡的最後一絲顧慮也煙消雲散。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兩人又細聊了考成法的細節。
比如如何製定不同部門的考核指標,如何避免考核者弄虛作假,如何讓百姓也參與監督比如讓百姓舉報官員不作為)。
王瓊時不時提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地方設立‘考核監督牌’,把官員的考核指標和結果公示出來,讓百姓看得見。”
朱厚照都一一采納,兩人聊得越發投機。
“陛下,李首輔到了。”
門外傳來小太監的通報。
朱厚照抬眼望去,隻見李東陽穿著一身緋色官袍,快步走進來,手裡還拿著一本奏折,躬身行禮。
“臣李東陽,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首輔免禮。”
朱厚照抬手,指了指王瓊。
“這位是新上任的吏部尚書王瓊,你們也認識認識。”
王瓊連忙起身,對著李東陽躬身道。
“下官王瓊,見過李首輔。”
“久聞首輔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王尚書客氣了。”
李東陽笑著回禮。
“本官也早聽過王尚書治漕河、編《漕河圖誌》的事跡,陛下能選中你任吏部尚書,定是看中你的才乾。”
兩人互相寒暄了幾句,朱厚照才開口道。
“李首輔,今日請你來,是為了吏治整頓的事。”
“王尚書剛到吏部,就查出不少問題,你先聽聽他說的情況。”
李東陽點點頭,看向王瓊。
“王尚書,請講。”
王瓊深吸一口氣,拿起案上的文書,重新遞到李東陽麵前。
他的語氣又變得凝重起來。
“李首輔,您先看看這些文書——順天府知府劉煥,去年稅銀漂沒五千兩,卻在考核中被評為‘優’,百姓投訴多次,均石沉大海。”
“永平府同知張謙,貪占賑災糧三成,說是‘運輸損耗’,實則流入了自己腰包,還仗著是英國公府舉薦的人,拒不配合調查。”
“還有京官之中,兵部主事李達收受賄賂,都察院左僉都禦史趙文,常年不到崗,卻照拿俸祿……”
“這些還隻是臣一上午查到的,若徹查下去,怕是問題更多。”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李東陽臉上,聲音裡帶著幾分急切。
“首輔,如今吏治腐敗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若再放任下去,彆說先帝的弘治中興成果保不住,怕是大明的根基都要動搖啊!”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