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裡,檀香嫋嫋升起。
窗外,五月的暑氣與之交織。
但這,卻擋不住張永臉上的激動。
他快步走進來。
躬身行禮。
聲音帶著顫音:“陛下!公審大會圓滿結束!”
“三法司當庭宣判,周元淩遲,三日後行刑;涉案二十八名官員斬立決,已經押赴刑場了!”
朱厚照放下手裡的奏折。
抬眸看向他:“百姓反應如何?文官們呢?”
“百姓都快把玄武門的門檻踏破了!”張永興奮道。
“一個個拍手叫好,還說陛下是為民做主的聖君。”
“有賣糖糕的老漢,特意給錦衣衛送了一筐糖糕,說沾沾陛下的福氣!”
“至於文官們……”張永頓了頓,語氣凝重起來。
“不少人看完公審,臉色都白了。”
“還有幾個之前給周元遞過求情信的,偷偷跑到內閣,給李首輔遞了悔過書,說自己糊塗,以後再也不敢了。”
朱厚照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這就對了。”
“朕要的不是一時的痛快,是讓全天下的官員都知道,貪腐抗旨,就是這個下場!”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外麵的石榴樹。
語氣鄭重:“張永,傳朕旨意。”
“讓三法司聯合內閣,立刻修訂《官員貪腐懲戒條例》,把‘公審製度’寫進去。”
“凡是正七品以上官員貪腐數額超五十兩,或乾預司法、違抗聖旨的,一律公開審理,讓百姓監督!”
“另外,把考成法和貪腐懲戒綁在一起。”
“官員考核要是有貪腐汙點,直接評為‘不稱職’,降職罷官,絕不姑息!”
張永躬身應道:“奴婢遵旨!這就去傳旨!”
“等等。”朱厚照叫住他。
“再給李首輔帶句話,讓他牽頭,把條例細化。”
“比如不同品級官員的量刑標準,證據采集的規範,都要寫清楚,三日內給朕回話。”
“奴婢記住了!”張永快步退了出去。
心裡暗自感慨——陛下這是要借著周元的案子,徹底把官員的貪腐念頭掐死在根上啊!
不到一個時辰,李東陽、刑部尚書韓邦、大理寺卿劉仲、都察院左都禦史王憲就齊聚暖閣。
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朱厚照擺擺手:“都起來吧,坐。”
眾人謝恩坐下。
暖閣裡的氣氛有些肅穆。
誰都知道,陛下要談的,是關乎所有官員的大事。
“公審周元的效果,你們也看到了。”朱厚照開門見山。
“百姓拍手稱快,官員心生敬畏,這就是公審的作用——讓律法曬在陽光下,讓貪官無處遁形。”
李東陽躬身道:“陛下聖明!”
“公審不僅懲治了貪官,更震懾了朝野。”
“現在已有十七名官員主動到吏部上交了之前收受的‘節禮’,還有九人寫了悔過書,承認之前有過輕微的枉法行為,請求從輕處置。”
“哦?”朱厚照挑眉。
“這些人,倒還有點自知之明。”
他看向韓邦:“韓尚書,三法司審理這些主動認錯的官員,要區分情況。”
“主動交代且數額不大的,可從輕處置,但要記錄在案,和考成法掛鉤。”
“要是有隱瞞的,一旦查出,罪加一等!”
韓邦躬身應道:“臣遵旨!”
“臣已讓陳璋牽頭,專門審理這些主動認錯的案子,保證公正公平,絕不偏袒!”
“很好。”朱厚照點點頭。
“今天叫你們來,是要修訂《官員貪腐懲戒條例》,把公審、量刑、考核綁在一起,形成規矩。”
他看向李東陽:“李首輔,你說說,內閣這邊有什麼想法?”
李東陽道:“回陛下,本官認為,條例要細化三個方麵。”
“第一,貪腐數額的量刑標準,要按官員品級劃分,正一品到從九品,不同品級對應不同的起刑點。”
“比如正二品布政使,貪腐五十兩即可公審,從九品縣丞,貪腐十兩就要問責,這樣更有針對性。”
“第二,證據采集的規範,要明確東廠、錦衣衛和三法司的職責,避免證據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