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允許官員申訴,但申訴期間不影響量刑執行,防止有人借申訴拖延時間。”
“第三,官員子孫的限製,除了充軍,還要明確‘永不得入仕’的範圍,包括科舉、薦舉等所有入仕途徑,防止有人鑽空子。”
韓邦補充道:“陛下,臣補充一點,條例要加上‘同罪連坐’。”
“官員貪腐,其直屬上司要是知情不報,也要問責,這樣能倒逼上司監督下屬,形成層層約束。”
朱厚照眼睛一亮:“這個好!就加進去!”
“直屬上司監督不力,降一級任用;要是包庇縱容,和貪腐官員同罪!”
他拍板道:“就按你們說的,內閣和三法司聯合修訂,三日內定稿,朕要親自審閱,然後頒行天下!”
“臣等遵旨!”眾人齊聲應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心裡都清楚,這部條例一旦頒行,大明的官場風氣,必然會迎來一場徹底的變革。
散朝後,李東陽回到內閣,立刻召集閣臣,著手修訂條例。
剛坐下,小吏就遞上來一摞悔過書和上交銀兩的清單。
李東陽翻看了幾封,其中一封是之前帶頭給周元求情的文選司郎中王慶寫的。
裡麵詳細承認了自己“私心作祟,怕日後被清算才求情”,還主動上交了去年收受的二十兩“節禮”。
李東陽冷笑一聲,對閣臣道:“把這些悔過書和清單,都交給都察院,讓他們核實。”
“王慶這種帶頭求情的,雖然主動認錯,但也要罰,考成法評級給‘基本稱職’,一年內不準升遷!”
閣臣躬身道:“首輔英明,這樣既能體現寬容,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李東陽點點頭:“陛下要的是‘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咱們得把這分寸拿捏好。”
“現在重點是修訂條例,趕緊動筆,彆耽誤了陛下的期限。”
與此同時,刑部衙門裡,韓邦和陳璋正在審理主動認錯的官員。
濟南府同知劉啟跪在地上,雙手捧著五十兩銀子:“韓大人,這是去年我收受的商戶‘孝敬’,雖然沒枉法,但也違反了規矩,臣願意認罪,求大人從輕處置!”
陳璋翻看卷宗,道:“劉啟,你主動上交贓款,承認錯誤,按照陛下的旨意,可免予刑罰,但考成法評級降為‘基本稱職’,一年內不得評優,你服嗎?”
劉啟連忙磕頭:“臣服!謝陛下開恩!謝大人開恩!以後臣再也不敢了!”
韓邦道:“起來吧,回去好好當官,要是再犯,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劉啟站起身,躬身退了出去。
心裡滿是慶幸——幸好自己主動認錯,否則要是被查出來,周元的下場就是榜樣。
這樣的場景,在吏部、都察院等衙門裡不斷上演。
主動認錯的官員越來越多。
原本死氣沉沉的官場,漸漸有了新的氣象。
官員們開始主動清理自己的“問題款項”,辦公效率也高了不少。
畢竟考成法和貪腐懲戒條例雙管齊下,誰也不敢再怠慢。
三天後,《官員貪腐懲戒條例》修訂完成,送到了暖閣。
朱厚照仔細翻看。
見條例裡不僅細化了量刑標準、證據規範,還加上了同罪連坐、申訴流程等內容,甚至明確了公審的具體流程,比如百姓如何旁聽、如何舉報。
不由得滿意地點點頭。
“寫得好!李首輔和韓尚書果然沒讓朕失望!”朱厚照拿起朱筆,在上麵寫下“準奏,頒行天下”,蓋上玉璽。
“立刻讓驛站快馬送往十三省,所有官員必須學習條例,一個月後,吏部要考核學習成果,不合格的,降職!”
張永躬身道:“奴婢遵旨!”
就在這時,劉瑾急匆匆走進來,躬身道:“陛下,東廠收到密報,西南布政司左布政使吳謙,在條例頒行前,偷偷轉移了一批財物,還和當地鄉紳勾結,似乎在觀望陛下的態度,想鑽條例的空子!”
朱厚照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手裡的條例“啪”地拍在案上。
“朕剛頒行條例,就有人敢頂風作案?真是不長記性!”
他看向劉瑾和陸炳陸炳此時應在場,承接之前的廠衛聯動):“劉瑾,你帶東廠番子,陸炳,你帶錦衣衛精銳,立刻趕往西南,查清楚吳謙的底細。”
“要是真有貪腐勾結的證據,直接抓回來,朕要再辦一場公審,讓所有人都知道,朕的條例,不是廢紙!”
劉瑾和陸炳齊聲躬身:“奴婢臣)遵旨!”
兩人轉身快步走出暖閣。
心裡都清楚,這場西南之行,又將是一場震動朝野的風暴。
朱厚照看著窗外,五月的陽光正好。
可他的眼神裡卻滿是冷冽。
貪腐之風,不是一場公審就能根除的。
但隻要他堅持下去,總有一天,大明的官場會清明起來,百姓會真正安居樂業。
而此刻,西南布政司的吳謙,還在和鄉紳們飲酒作樂。
根本不知道,東廠和錦衣衛的快馬,已經朝著西南的方向疾馳而去。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