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寧王府的聚義堂內,燭火通明。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朱宸濠身著錦袍,端坐在主位上。
手中捏著一封從南贛送來的密信。
臉色陰晴不定。
密信上寫得清楚:南贛、建昌兩府爆發瘟疫,百姓死傷慘重。
鳳陽府遭遇特大水災,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
應天府的李東陽已暫停查案,全力救災。
“王爺,這可是天賜良機啊!”
長史劉養正率先開口,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
“如今李東陽忙著在應天府救災,根本顧不上南昌。”
“咱們正好借這個機會,在江西收買人心!”
朱宸濠抬了抬眼皮。
“哦?怎麼收買人心?”
“很簡單!”
劉養正躬身道。
“南贛、建昌是咱們江西的地界,如今鬨瘟疫,百姓們肯定盼著有人賑災。”
“咱們可以打著王爺的旗號,調運王府的存糧和藥材,派專人去南贛、建昌救災,給百姓們發糧食、送藥材,再出錢掩埋屍體,防治瘟疫擴散。”
“這樣一來,百姓們隻會記得王爺的恩德,覺得朝廷遠水解不了近渴,隻有王爺才真心為他們著想。”
“等咱們將來起事,江西的百姓必然會踴躍響應,到時候咱們就有了穩固的根基!”
千戶盧孔章也附和道。
“劉長史說得對!”
“王爺,咱們寧王府在江西經營多年,存糧足足有五十萬石,藥材也囤積了不少。”
“拿出十萬石糧食和一批藥材救災,對咱們來說不算什麼,但對百姓們來說,卻是救命之恩啊!”
“而且,李東陽是內閣首輔,他在應天府救災,咱們在江西救災,正好可以跟他比一比。”
“讓百姓們看看,到底是朝廷的官員靠譜,還是咱們王爺靠譜!”
朱宸濠的眼睛越睜越大。
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心裡快速盤算著。
劉養正說得沒錯,這確實是收買人心的絕佳機會。
之前他散布謠言,雖然讓不少百姓相信“寧王應天命”,但終究是虛的。
如今親自救災,給百姓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讓他們真正歸順自己。
更重要的是,李東陽忙著救災,必然會放鬆對南昌的監視。
他正好可以趁機加快造兵器、練私兵的進度,一舉兩得!
“好!就這麼辦!”
朱宸濠猛地一拍桌子,沉聲道。
“劉長史,你立刻去王府糧倉,調十萬石糧食,再去藥材庫,調足治療瘟疫的藥材,派五十名親信家丁押送,連夜趕往南贛、建昌!”
“盧千戶,你帶領兩百名私兵,護送糧草和藥材。”
“到了南贛、建昌後,親自監督救災,務必讓每一粒糧食、每一副藥材都落到百姓手裡,同時讓手下人多宣揚咱們王爺的恩德,讓百姓們都知道,是王爺在救他們!”
“另外,告訴南贛、建昌的地方官,就說本王體恤百姓,主動救災,讓他們配合咱們的人。”
“要是敢從中作梗,本王饒不了他們!”
“末將屬下)遵令!”
劉養正和盧孔章齊聲應道。
轉身快步離去,安排救災事宜。
朱宸濠站在窗前,看著外麵漆黑的夜空。
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李東陽啊李東陽,你以為暫停查案救災就能贏得民心?
這江西的民心,終究是我朱宸濠的!
與此同時,應天府的救災現場,一片忙碌。
城外的空地上,搭起了數十頂臨時帳篷,作為災民的安置點。
李東陽穿著一身素色官服,沒有戴官帽。
額頭上滿是汗水。
正親自指揮衙役給災民發放糧食。
“大家不要擠,排好隊,每個人都有份!”
李東陽高聲喊道。
手裡拿著賬本,核對著領糧的人數。
旁邊的帳篷裡,幾名大夫正忙著給感染瘟疫的災民診治。
空氣中彌漫著藥材的味道。
南京戶部尚書王強快步走到李東陽身邊,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