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常平倉的十萬石糧食已經發放了三萬石,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但鳳陽府的災民還在不斷湧入,後續的糧食恐怕不夠啊!”
李東陽皺了皺眉。
“錦衣衛的驛卒已經出發五天了,按理說應該快到京師了。”
“陛下收到消息後,肯定會調運糧草過來,咱們再堅持幾天!”
他剛說完,一名親兵快步跑過來,躬身道。
“首輔,南贛、建昌的官員派人送來消息,說寧王府派了人去當地救災,給百姓發糧食、送藥材,還出錢掩埋屍體,當地百姓都在稱讚寧王是‘賢王’呢!”
“什麼?!”
李東陽猛地停下手中的動作,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寧王朱宸濠突然去南贛、建昌救災,這絕對不是巧合,分明是借著災情收買人心!
旁邊的陸完聽到這話,立刻上前一步,臉上帶著讚歎的神色,對著周圍的官員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位大人,你們聽聽!寧王殿下身為藩王,竟然如此體恤百姓,主動拿出王府的存糧和藥材救災,為朝廷分憂,真是難得的賢王啊!”
“是啊!寧王殿下此舉,真是仁心仁術!”
“比咱們這些朝廷官員還積極,實在是讓人敬佩!”
“有這樣的藩王,真是江西百姓的福氣啊!”
周圍的官員們紛紛附和,臉上都帶著讚同的神色。
在他們看來,寧王主動救災,確實是值得稱讚的好事,根本沒多想其中的深意。
陸完看著眾人的反應,心裡暗自得意。
他早就收到了寧王府的密信,知道寧王要借救災收買人心,所以特意站出來誇獎寧王。
既迎合了眾人的心思,又幫寧王鞏固了“賢王”的形象,真是一舉兩得。
李東陽看著陸完和周圍附和的官員,眉頭皺得更緊了,握著笏板的手微微收緊。
他太清楚朱宸濠的為人了,這個野心勃勃的藩王,怎麼可能真心救災?
他這麼做,分明是想借著災情,在江西樹立威信,收買人心,為將來的謀反做鋪墊!
可他現在根本沒法反駁。
寧王救災是事實,百姓確實得到了好處,要是他現在說寧王彆有用心,不僅會被眾人認為是“嫉妒賢能”,還會動搖救災的軍心民心,讓百姓覺得朝廷容不下“賢王”。
“算了,救災要緊。”
李東陽在心裡歎了口氣,壓下心中的疑慮,對著眾人道。
“寧王殿下救災之舉,確實值得稱讚。”
“不過咱們也不能落後,必須儘快把災情控製住,不能讓百姓再受苦了!”
他轉身對著王強道。
“王尚書,再從應天府的商號裡借五萬石糧食,先解燃眉之急,事後由朝廷償還!”
“另外,讓南贛、建昌的官員密切關注寧王府的救災情況,記錄下他們發放的糧食和藥材數量,以及接觸的人員,隨時向我稟報!”
王強躬身道。
“臣遵令!”
李東陽的目光掃過陸完,看到他臉上得意的笑容,心裡的疑慮更重了。
陸完一直以來都和江南籍官員走得很近,如今又這麼賣力地誇獎寧王,難道他和寧王之間有什麼勾結?
他不敢再多想,隻能先把精力放在救災上,等災情穩定後,再慢慢調查陸完和寧王的關係。
而這一切,都被站在不遠處的錦衣衛千戶沈煉看在眼裡。
沈煉是奉命監視陸完的,他從一開始就覺得陸完主動請纓來南昌不對勁。
如今看到陸完公然誇獎寧王,甚至帶動其他官員附和,心裡的懷疑更加強烈了。
他悄悄走到一旁,對著心腹校尉道。
“你立刻回驛站,把今天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陸完大人誇獎寧王‘賢王’,以及寧王府在南贛、建昌救災的事情,都要寫清楚。”
“然後用錦衣衛的加急通道,連夜送往京師,交給陸炳大人!”
校尉躬身道。
“卑職遵令!”
他快步離開救災現場,回到驛站,拿起筆墨,快速記錄著。
“……陸完於應天府救災現場,盛讚寧王朱宸濠救災之舉,稱其為‘賢王’,帶動眾官附和;寧王府調十萬石糧食、大批藥材赴南贛、建昌救災,宣揚寧王恩德……”
寫完後,他將密報密封好,塞進貼身衣袋。
找到兩名早已備好馬匹的驛卒,沉聲道。
“立刻出發,趕往京師,親手交給陸炳大人,路上不準停留,就算累死馬匹,也要在十天內送到!”
驛卒接過密報,躬身道。
“卑職遵令!”
兩人翻身上馬,朝著北方疾馳而去。
馬蹄踏過寂靜的街道,濺起陣陣塵土。
他們不知道,這份密報裡的內容,不僅會揭露陸完的內奸身份,還會讓朱厚照徹底摸清寧王的底牌,為接下來的收網,做好最後的準備。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