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星火彙聚照前路_日曜南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日曜南明 > 第75章 星火彙聚照前路

第75章 星火彙聚照前路(1 / 1)

臘月將儘,金陵城迎來了入冬後的又一場小雪。細碎的雪粒灑在琉璃瓦上,覆蓋了禦道,給莊嚴肅穆的紫禁城平添了幾分靜謐。然而,皇城東南角的文華殿,此刻卻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這裡正在舉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江南士民代表大會”。與會者多達數百人,成分複雜:有身著儒衫、氣度沉穩的地方名流耆宿;有穿著樸素的庶民地主和自耕農代表;有功名在身卻家境清寒的學子;甚至還有幾位衣著體麵、在“清田”中表現良好或因捐輸軍餉受到嘉獎的工商界人士。他們按照區域和身份,分列而坐,目光都聚焦在禦座之上那位年輕的皇帝身上。

朱慈烺並未穿著繁複的朝服,而是一身較為輕便的龍紋常服,顯得親和而不失威儀。這是他力排眾議決定的,意在拉近與這些代表的距離。

“今日召諸位前來,非為朝會,實為谘政。”朱慈烺開門見山,聲音清朗,傳遍大殿,“朕登基以來,內憂外患,天下鼎沸。幸賴將士用命,忠臣輔佐,方得暫穩江南局勢。然,治國安邦,非朕一人之事,亦非朝廷一己之責,需上下同心,眾誌成城。”

他首先肯定了大多數士民在朝廷危難之際的堅守與支持,尤其表揚了那些在“清田”中主動配合、在肅奸中立場堅定的代表。隨即,話鋒一轉,談到了當前的困難與外部的威脅。

“北虜虎視眈眈,亡我之心不死。四川張逆,暴虐無道。朝廷雖暫得喘息,然危機四伏。若要光複神州,拯民水火,唯有變法圖強,革除積弊!”朱慈烺的聲音鏗鏘有力,“‘清田新政’,非是與民爭利,實乃剜肉補瘡,不得已而為之!國無賦稅,何以養兵?兵不強,何以禦辱?諸君試想,若清虜鐵蹄南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屆時,諸位之家產、田畝、功名、性命,又將何存?”

他沒有回避矛盾,而是將最殘酷的現實擺在所有人麵前。殿內一片寂靜,許多人麵露沉思。

接著,朱慈烺詳細闡述了“清田”政策的初衷、細則以及對主動配合者的優待,並公布了此次肅奸抄沒逆產的處置方案——主要用於安置流民、犒賞軍功、興修水利及支持格物院。他特彆強調,朝廷並非要打擊所有士紳,而是要將那些依附在國家肌體上、甚至通敵叛國的蛀蟲清除出去,保護大多數安分守己者的利益,共同壯大國家的力量。

“朝廷欲設‘勸農司’,推廣新式農具、選育良種;欲設‘市舶司’,重整海貿,與番邦互通有無;欲廣開‘格物學堂’,培養工匠人才……凡此種種,皆需諸位鼎力相助!朝廷願與所有忠貞愛國之士,共享太平,共築富強!”

朱慈烺描繪了一幅雖然艱難卻充滿希望的未來圖景。他沒有空談道德文章,而是用實實在在的利益和迫在眉睫的危機,來爭取理解與支持。

會後,皇帝還特意留出時間,讓代表們暢所欲言。有人對清田細則提出疑問,有人對胥吏執行中的偏差表示不滿,也有人對未來的商貿政策充滿興趣……朱慈烺或親自解答,或令相關部院官員記錄在案,承諾核查改進。

這場彆開生麵的“代表大會”,雖然不可能立刻消除所有隔閡與疑慮,但它成功地傳遞了幾個關鍵信息:皇帝重視江南民心,願意溝通;朝廷的改革方向明確,態度堅決;通敵叛國絕無出路,忠君愛國則有功必賞。

當與會代表們懷著複雜的心情走出文華殿時,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許多人心中都清楚,江南的天,確實變了。皇帝年輕,卻手段老辣,意誌堅定。與其對抗,不如順勢而為,或許還能在新的格局中,為自己和家族謀得一席之地。

“星火彙聚,亦可燎原。”朱慈烺站在殿閣上,望著那些遠去的身影,低聲自語。他知道,僅僅依靠雷霆手段是不夠的,必須建立起更廣泛的支持基礎,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動員起來,投入到抗清和建國的大業中。

這次大會,是他整合內部力量、構建抗清統一戰線的重要一步。儘管前路依然布滿荊棘,但彙聚了更多星火的前路,顯然比孤軍奮戰時,要明亮得多。凜冬雖寒,但春日的希望,已在這金陵城中,悄然萌發。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本無罪 竊竊私語你聽見了嗎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 僵屍:拜師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