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田楷請求見麵時,公孫瓚雖然憤怒,但還是讓他進入宮殿。
田楷身後跟著的士兵手持長劍,對準了他曾經的領袖。
公孫瓚質疑田楷的動機,並對他表達了屈辱和不屑的情緒。
然而,田楷傳達了劉備的信息:他已備好酒席邀請公孫瓚赴宴。
然而,公孫瓚憤怒之下決定驅逐田楷。
不久之後,田楷被逐出府衙。
劉備詢問田楷情況,田楷表示公孫瓚可能不會赴宴。
劉備聽後表示等待。
從下午到傍晚時分,劉備一直等待。
此時,嚴綱被俘的消息傳來,劉備命令給他鬆綁。
最終,嚴綱恢複了自由。
劉備吩咐道:“快將酒食擺上,好好招待。”
嚴綱麵前出現了兩份酒食。
正當他疑惑時,劉備再次開口:“這是給嚴綱兄與伯珪兄準備的。”
張飛提醒嚴綱:“大哥已經夠客氣了,你還擺架子?”
嚴綱被張飛訓斥後,才回過神,拿起裝有食物的盒子,快步進入府內去見公孫瓚。
劉備歎了口氣,他對張合的擔憂也有所反應,“公孫瓚會不會接受好意還真不好說。”
然後張飛向劉奮告彆,“我們已儘力了。”
不久後夜幕降臨,四周燃起了火把。
過了很長時間,當劉備快不耐煩時,帶著食物盒子的人出現視野中。
此人正是嚴綱,身後跟著公孫瓚。
“玄德!”
公孫瓚身披盔甲,身後士兵們紛紛圍上前來。
劉備示意他們退後並安撫了公孫瓚。
公孫瓚讚歎道:“玄德你的軍隊真是威武。”
他感慨道,“我輸得不冤。”
劉備立即邀請公孫瓚共同赴宴,酒席間未曾提及公孫瓚的投降之事,而是暢談當年一同求學的歲月。
晚宴結束後,公孫瓚準備離開,劉備則心胸寬廣,命張飛等人放行。
待公孫瓚回到府邸後,儘管有人不滿其態度,劉備卻毫無怨言,僅傳達命令明日全軍歡迎公孫瓚加入。
新的一天到來時,公孫瓚走出府衙,被劉備以平等的態度迎接。
兩人互相尊重,不拘身份之彆,宴飲中劉備更是欣喜公孫瓚的選擇,期待共同回訪老師。
宴會中,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
公孫瓚的歸順,讓劉備心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此時,一名士兵急匆匆進入大殿稟報:“趙雲將軍已攻克博陵郡各地城池。”
劉備聞訊大喜。
身為冀州牧,目前尚未到手的郡縣僅剩渤海郡。
公孫瓚聽後立刻表示願意率軍攻打渤海,將渤海郡收入囊中。
劉備對此有些擔憂,因為渤海郡由袁紹經營已久,要想快速攻克難度不小。
但公孫瓚鬥誌昂揚,決心利用當前兵鋒正盛的勢頭一舉拿下渤海。
此時,劉備轉向身旁的郭嘉征求策略。
郭嘉提出了一個智謀妙計——假道攻渤海。
具體來說,可以派人前往渤海宣稱幽州軍在博陵郡戰勝我軍,正在攻打中山郡,請求渤海出兵支援。
然後埋伏一支兵馬在外,待渤海援軍出現後一舉殲滅。
之後換上渤海軍的衣袍,偽裝成凱旋的將士,帶著冀州降卒返回。
這一計策讓在場眾人紛紛讚歎巧妙。
劉備采納了這一建議,並讓嚴綱負責前往渤海通知此事。
嚴綱領命而去,誓言不負主公重托。
劉備開始重新策劃戰鬥策略。
派遣張飛前往渤海埋伏敵軍支援部隊,派顏良偽裝成冀州投降士兵,又派張合作為接應部隊。
其餘將領在博陵待命。
在渤海郡南皮縣,逢紀和郭圖被召至郡守府。
不久後,他們進入議事廳,發現幽州公孫瓚的將領嚴綱已在,正在向袁氏三兄弟講述博陵的戰事。
嚴綱表示,公孫瓚的軍隊在博陵與劉備交戰多次並獲勝,劉備軍隊已經退回中山。
嚴綱請求袁氏兄弟出兵中山圍攻劉備。
此消息令袁譚眼前一亮。
過去袁氏軍隊多次敗於劉備,如今看到劉備被幽州軍隊壓製,他感到邊地士兵的戰鬥力更強。
袁譚立即同意出兵圍攻劉備。
袁尚咬牙切齒,對劉備的困境表示驚訝,並提出要先擒劉備再。
而袁熙則提出等父親袁紹從北海郡回來,再共同進攻中山郡的建議。
嚴綱聽到後感到緊張,因為如果袁紹介入,渤海郡的局勢將更複雜。
正當嚴綱思考對策時,郭圖表示反對立即出兵圍攻劉備的建議。
他轉向袁熙,詢問為何這樣做不妥。
當前是攻打劉備的好時機,為何不妥?郭圖分析道:“二公子,此刻出兵雖看似順利,但我們仍需考慮全麵。”
袁氏主公在北海郡有深謀遠慮。
設想三位公子聯手,攻克劉備,奪取冀州。
一旦成功,主公在北海郡振臂一呼,青州各郡便會紛紛歸降。
如此,袁氏便可坐擁青、冀二州。
大殿中,郭圖的提議令人振奮。
然而,逢紀提出了疑問,此前劉備兵馬在冀州所向披靡,形勢為何突然逆轉?他緊盯著嚴綱,試圖找出答案。
嚴綱回應,袁氏兵馬雖弱,但幽州士兵身經百戰,能在胡寇劫掠中存活,實力非凡。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